2006年9月6日,我正在Columbia, Maryland 接受一個培訓。Drummond 先生電話打到我的公司手機。我從教室裏出來跟他談了約20分鍾。Drummond 先生在電話裏告訴我,有同事向他抱怨 (complain) 聽不懂我帶口音(accent)的英語。他要我去上英語口語課程,並為我在網上找好了一門課,是在一所叫作成人教育學校開的美國英語發音課。
一聽這話,我就知道事情不妙。我當時在Drummond領導下的一個大項目裏參與開發一個C++ 伺服程序。我跟外公司的合同顧問(Contract consultant)Kin Yim 先生一個組。他是組長。Yim先生是從香港來的華人,是唯一跟我有技術交流的人。他中文說得還算流利。他在加州工作。我們天天要打電話,發電郵。還經常用中文聊天。但是,討論技術問題時一定是用英語,因為在美工作多年,技術術語都是學的英文。想用中文還不知道對應的中文術語呢。Yim先生就更不可能用中文交流技術問題了。那個C++程序不大,時間又很充裕,沒什麽壓力,Yim先生又是一個極好相處的人,所以那一陣子很輕鬆,幹得蠻高興的。說有同事抱怨我的英語,就等於說Yim先生在抱怨我的英語。Yim先生必須是世界上最陰險的小人才會每天開開心心地和我一起工作,背後卻抱怨我的英語有口音,盡管他的英語也有口音。我從未懷疑Yim先生,我立刻知道那是Drummond先生在杜撰。我當時心都涼了。而且電話的時機也頗為異常:1)即使我有英語口音問題,應該早就向我提出,不該在我工作了一年之後吧?2)要跟我談這個問題,也應該在我結束培訓,回到公司以後吧?談話時,我起先拒絕,但經不住他再三堅持,最後同意去上課。
晚上回到家,查看公司的電郵,發現人事部向全體雇員發了一封電郵,正式開啟年度業績考評(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我直覺這事跟年度考評有關。於是我決定,上課歸上課,但學費我自己付,免得在公司裏留一個學英語的記錄。
遵照人事部規定,在9月30 日之前,我向公司的業績考評網站上傳了自我評價(Self Assessment)。10月17日,我收到了Drummond 先生對我的業績考評:發展中/不穩定的貢獻者(Developing/Inconsistent Contributor)。這是一個低於平均的評級。據說百分之五的雇員給予這個評級,但我相信實際比例更低。2005年年底,Visa的CEO到弗州分部參加節日聚會,在發表演講時曾經說過,如果你的業績考評低於平均,你就應該當心你的飯碗了。這是一個請你走路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