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感冒”這個詞在很多人頭腦中的“點擊率”就一路走高。雖然這是最常見不過的病,但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感冒一年四季都會發病,但冬季是高發季節。因為冬天天氣寒冷,人們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而感冒。下麵,用幾個數字來解讀有關感冒的真相。
90%
孩子患病毒性感冒的比例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就是感冒,另外還包括支氣管炎等。這些病中,90%以上屬於病毒感染。
引起感冒的病毒多種多樣,包括冬天流行最多的鼻病毒,占感冒的50%左右,另外還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細菌性感染隻占10%左右。即使是比較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也有7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有的肺炎開始是病毒性的,後來又繼發細菌感染。從上麵的數字可以看出,隻有10%左右的感冒是細菌性感冒,也就是說,隻有10%的感冒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因此看到感冒就服用抗生素類藥物的做法是錯誤的。其實,抗生素不僅對病毒無效,而且還有害健康。
白細胞超過15000
才能說明是細菌性感冒
那麽,怎麽判斷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一般感冒就醫時,醫生都會先讓做血常規檢查,確定是否有細菌感染。
在血常規檢查中,如果發現白細胞數量明顯高於正常水平,即高於15000個/立方毫米(正常情況下8000至10000個/立方毫米),才能說明確實是細菌性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有時白細胞不高,但中性細胞高,這種情況也不能用抗生素。因為在病毒感染的早期,中性細胞會出現偏高的情況。(提醒:如果白細胞不高,但發高燒,而且咳嗽得很厲害,這就可能是支原體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支原體感染的特點是發高燒至39℃至40℃,而且一開始就劇烈咳嗽,這時應該做一個支原體檢查以確定。)
38℃
這個體溫病毒不能繁殖
很多人一生病,就著急,恨不得吃一次藥病就趕緊好。但疾病有個恢複過程,就發燒來說,發燒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與病毒對抗的過程。病毒對溫度很敏感,當體溫升高到38℃時,病毒就不能繁殖,也不能形成新病毒。而38℃的體溫對一般人來說,是比較容易承受的,而且這個溫度也有利於抗體的形成。如果發燒到38℃,就急於用退燒藥強行將體溫降到38℃以下,病毒死不了,病程反而可能加長。但達到38.5℃以上,為防止出現高溫驚厥,需要用退燒藥。
前兩天後三天
感冒最容易傳染的時期
如果體內感染了感冒病毒,在出現感冒症狀的前兩天,就已經具有傳染性了。而感冒的前兩天到感冒後的三天這段時間裏,是病毒傳染性最強的時候。
所以,冬天最好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上幼兒園的孩子感冒後,要等徹底恢複後再送到幼兒園,以免傳染給別的孩子。
1、3、5、7天
感冒的康複周期
感冒發燒有這樣一個特點:遵從“1、3、5、7”的規律,也就是說,如果1天不好,就得拖到3天,然後是5天、7天,這和細菌繁殖的能力及病毒的毒性有關。每隔一段時間,細菌就會繁殖、增生,在這段時間內如果不能完全把它們消滅掉,一旦獲得繁殖機會,它們就會反撲而來。所以,用藥到病毒完全被消滅有個時間過程,中間也會有些反複。不要因為病了三五天仍不見好就又動了用抗生素的念頭。
6個月~2歲
最容易患流感的年齡
研究顯示,6個月到2歲的寶寶最容易患流感,其感染幾率甚至高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為流感屬於病毒性感冒,目前還沒有什麽針對流感的特效藥,所以,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即使身體健康,也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由於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不宜直接接種流感疫苗,為保護他們不受傳染,平時照顧寶寶的人或經常接觸寶寶的家人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5種情況
才可以用抗生素藥物
究竟什麽時候該使用抗生素,這是醫患雙方都感到頭痛的問題。據美國《健康》雜誌報道,美國克利夫蘭彩虹兒童醫院兒科感染病專家弗蘭克·埃斯帕博士表示,使用抗生素在醫生的經驗和科學的指南之間有一個“灰色地帶”,需要醫生綜合二者才能作出合理判斷。感冒患者在下麵5種情況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發熱、寒戰。既發燒又怕冷、打寒戰是細菌感染的標誌性表現,但流感病毒也可能引起這些症狀。感冒發燒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如果發燒時,周圍正處於流感流行期間,那麽可能並不需接受抗生素治療,但要記住,第二年務必打一針流感疫苗。
黃綠色鼻涕。一般來說,病毒性感冒患者通常會流清鼻涕,如果鼻腔分泌物呈綠色或黃色,則可能是細菌感染症狀。但要注意,病毒感染患者有時也可能流綠色的鼻涕。因此,單純靠分泌物顏色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做法,也是不科學的。
嗓子顏色發白,伴有疼痛感。很多人感冒時首發症狀就是嗓子疼,如果咽喉紅腫,而且咽部黏膜上有白點,這是細菌感染的又一特征。另外,如果除了嗓子疼,沒有流鼻涕、打噴嚏等其他感冒症狀,也要小心,因為這可能是鏈球菌感染。盡快做個咽拭子檢查,明確病原菌,進行相應治療。
十天以上沒有痊愈。病毒感染揮之不去,遷延時間太長會演變成鼻竇炎等更嚴重的問題,同時可能並發細菌感染。如果感冒症狀持續超過10天以上,使用抗生素的幾率就會增大。
化驗結果。實驗室檢查是決定是否真的需要抗生素治療的惟一“鐵證”。醫生通過提取鼻腔或口腔、咽喉黏液,經過實驗室培養之後得出化驗結果,但這需要1至2天時間。因此,醫生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綜合上述症狀更早地作出診斷,為患者爭取治療時間。
5個
認識感冒的誤區
著涼要食,發燒免食。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著涼要食,發燒免食”這種說法,意思是如果感冒了應該進食,但是如果發燒了就不能吃。事實上,這是完全不正確的認識。生病發燒時補充食物並沒有負麵影響,相反能夠為身體提供能量以對付疾病。所以生病後,應正確健康地飲食。雞湯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服藥治療感冒的症狀。許多人認為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是幫助人們快速克服疾病的,因此很多人不口服感冒治療藥物。但是,事實上這些感冒症狀,如不及時服用藥物製止,會將病毒傳播給他人。
鎮痛藥和其他感冒藥不僅可以有效控製病情,還將有助於阻止感冒病毒的傳播。
寒冷引發感冒。“剛洗完頭發別跑出去”或“穿多點免得感冒了”,多數人曾經都被這樣叮囑過。但是事實上,身體的溫度或周圍環境溫度,並不是感冒的重要原因。導致感冒的致病原因多是病毒或細菌。當病毒或細菌侵入身體,使你患上感冒。 “著涼”隻會使身體抵抗能力降低,使病毒得以大量複製。
親吻最易傳播感冒。普遍認為被患有感冒的人親吻會傳染感冒,事實上也並非如此。親吻並不足以造成感冒傳染,因為感冒病毒主要集中在鼻腔內。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唾沫中所含感冒病毒的濃度很低,一般不足以傳播感冒。和感冒患者最危險的接觸是握手。因為患者的手經常弄鼻子,所以沾有大量的病毒細菌。
此外,患者接觸過的門把手、電話等公共設施上,也有大量的感冒病毒。而且病毒在這些堅硬物體的表麵,能存活幾十個小時之久。因此,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是減少感冒傳播的有效辦法。
發汗有助於治療感冒。感冒了,很多人喜歡蓋上厚厚的被子或毛毯,或者額頭上貼上熱毛巾,希望可以通過排汗將感冒病毒排出體外。
遺憾的是,這完全沒有什麽作用,僅僅是能讓人感覺好受一點,隻能暫時緩解一下症狀而已。(美國《僑報》)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