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行車通過路肩被罰。

來源: bomber 2010-03-10 08:46:2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74 bytes)
今早送太太上班時,走多倫多404高速,過了Finch,準備在Sheppard下高速。由於前麵一直到Sheppard的出口,堵了很多車(大概因為前方上401高速,幾乎天天上下班時間堵車)。為了搶點時間(太太公司早晨要開會),走了一段路肩(大概20米左右),剛好能接續到高速出口的通道,卻被前麵早已等在那裏的一個穿黑色製服的黑女士逮個正著(連前麵的另一輛車和我後麵的一輛,一起抓三個。也真奇怪,第一次見到執法人員乘坐非警車,專門候在那裏)。被她截停後,搖下車窗,她問我是否走了路肩,我說是的。然後要我出示駕照,保險和車主證件。等了大概10-20分鍾,給了一張110元的罰單,可以選擇認罪交錢和出庭。

在這裏想請教各位大俠的是:
1)如果我選擇出庭,要不要認罪。
2)出庭結果能好些嗎?(能少罰點嗎?)

這兩年真夠倒黴的。先是09年初被公司解雇,然後一直沒能再找到工作。雖說有EI,但錢不多,而且今年4月EI馬上就到期了。幸好我太太在去年年底剛找到一份薪水很低的工作,但也還是杯水車薪,眼見著銀行存款一天天銳減。。。

本來家計已經是風雨飄搖,偏偏又被罰款。唉,不說了。。。

首先謝謝各路好心的大俠!

所有跟帖: 

1 - yes 2 - no -Aidanmom- 給 Aidanmo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0:10:59

就是說出庭也沒用,是嗎?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10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1:25:50

you could get lucky if -xxhhwxc- 給 xxhhwxc 發送悄悄話 (35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3:10:29

This trick doesn't work anymore. -aidanmom- 給 aidanmo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4:28:44

保險會漲嗎?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7:21:36

警察經常埋伏在此守株待 -wxc0210- 給 wxc02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0:38:03

回複:警察經常埋伏在此守株待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179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1:29:49

我走了多次了?? -xxhhwxc- 給 xxhhwxc 發送悄悄話 (75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3:08:57

回複:我走了多次了??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211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7:20:28

認罰8,以後小心。上法庭就是浪費時間和多付些停車費。堅強點嘛 -移民大法師- 給 移民大法師 發送悄悄話 移民大法師 的博客首頁 (81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0:53:38

請繼續按摩,拉動內需。嗬嗬!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85 bytes) () 03/10/2010 postreply 11:24:53

運氣不好啊。 俺也讓逮過, -usabc2991- 給 usabc2991 發送悄悄話 (133 bytes) () 03/11/2010 postreply 08:23:47

出庭會給你減輕罰款的,但你要有點理由,如。。 -主管- 給 主管 發送悄悄話 (286 bytes) () 03/11/2010 postreply 13:00:37

謝謝回帖!我會選擇出庭的,無論如何為大家賺點經驗回來匯報 -bomber- 給 bomb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11/2010 postreply 22:06:2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