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窗》古人認為,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對有的人來說是喜事,但對另外的人來講,卻成了人生之悲。古往今來、戲文話本裏,諸如陳世美一類的形象有很多,卻不是每一個女子都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更多的還是時過境遷、無話可說、徒留歎息、陌路相逢。創作者從中受到啟發,以燕子遷徙作為故事背景創作了該曲,講述癡心思婦與金榜題名的負心漢之間的故事
《赤伶》的創作背景中融入了昆曲《桃花扇》的故事。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隨著日軍槍聲響起,全中國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此時尚未受到戰火波及的安遠縣城內一片祥和,戲院的戲台上仍在唱著悲歡離合的《桃花扇》。日本人圍住了縣城,威逼戲院為他們演出,並點名讓男旦名角裴晏之出演《桃花扇》,若不從,則火燒戲院和縣城。裴晏之隻得應答,而在演出時,突然鼓聲急促,唱腔悲憤,隻聽裴晏之大吼一聲“點火”,整個戲院霎時成了火的海洋。歌名中的“赤”代表著紅,“伶”則指代唱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