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 朝鮮成為中國戰略負資產

來源: 誠實的中國人 2010-09-03 06:27: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1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誠實的中國人 ] 在 2010-09-03 07:09:4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朝鮮成為中國戰略負資產》,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薛理泰。文章摘編如下:

  時至今日,對中、朝關係的曆史和現狀,北京應該作一番全麵的評估。一言以蔽之,在國家關係的戰略層麵,朝鮮究竟是中國的資產還是負資產?性質定下以後,趁時猶未晚,在照顧曆史因素的前提下,因時製宜地作出若幹政策調整。

  今年5月金正日剛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時隔三月,這次突然再次訪問中國。他期待此行心情之迫切,自不待言。他接任朝鮮最高領導人以來,僅訪問過中國五次及訪問過俄國兩次。他每次訪華,朝方均要求中方對其行程嚴格保密,中方循例辦理而已。

  當前朝鮮半島周邊成為大國軍事力量抗衡的場所,國際背景之錯綜複雜,前所未有。個中隱情,當然不足為外人道。稍作剖析,仍可以發現蛛絲馬跡。

  金正日未逕赴北京訪問,卻就近取道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同中國領導人磋商。顯然他訪華不是應中方之請,乃是中方應朝方請求安排這次訪問,而且商議事項具有緊迫性、突發性和權宜性。可以對他訪華的性質給予定位:首先,商議事項涉及朝方利益,卻需要中方給予強力支持,並不涉及多邊國際關係;其次,商議事項不至於牽一發而動全身,卻是帶有緊迫性的局部事務;最後,金氏認為,這些是單憑兩國領導人之間的誠信度即可“片言而決”的事項。

  自從韓國天安艦在黃海沉沒以來,朝、韓關係降到冰點,雙方劍拔弩張。朝鮮半島軍事衝突呈現一觸即發的態勢。下列事件對平壤更加具有刺激性:

  其一是韓國總統李明博於本月15日提議征收“統一稅”。據稱這是基於“朝鮮可能突然崩潰 ”的評估。韓國正在加緊準備應付平壤政權突然崩潰的局麵,應急計劃可能付諸實施。平壤認為這就不僅意味著挑釁,而是現實的威脅了。

  其二是美、韓大規模聯合軍演。8月16日至20日,美、韓聯軍抵抗朝鮮進攻;23日至26日,聯軍反攻進占朝鮮境內。軍演假定朝鮮轟擊首爾,韓國在開戰首日死傷十萬人,縱使承受如此傷亡,韓國也要攻占朝鮮全境,並由韓國統一部官員接管朝鮮政權,並著手安撫朝鮮民眾。這樣設計軍演,令平壤怵目驚心。24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南作出回應,指出朝鮮“將隨時在核遏製力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報複聖戰”。平壤憂心如焚,略見一斑。

  其三,今年朝鮮經濟狀況急劇惡化,在國際上又十分孤立。稍後美國即將宣布對朝鮮實施空前嚴厲的金融製裁,對朝鮮經濟打擊之嚴重無以複加。至此,平壤也唯有寄希望於中國了。

  其四,朝鮮勞動黨將於9月召開全國代表會議,選舉最高領導機關。金正日健康狀況正在惡化,如果其子金正銀要加速接班,必須確保代表會議順利召開。倘若金正日得以向平壤各級權力機構“吹風”,表明北京對金正銀接班作出堅強承諾,宛如給平壤打了一劑強心針,減弱甚至免除在平壤政權內部出現反對勢力的可能性,有助於強化金正銀的接班體製。



  由此可見,平壤在天安艦事件之後處境尷尬,金正日在年內再次訪華,旨在希望北京傾力協助平壤維護其政治體製的穩定性。重頭戲則是金氏向北京“托孤”,頗有東方宮廷色彩。



  筆者覺得,時至今日,對中、朝關係的曆史和現狀,北京應該作一番全麵的評估。一言以蔽之,在國家關係的戰略層麵,朝鮮究竟是中國的資產還是負資產?性質定下以後,趁時猶未晚,在照顧曆史因素的前提下,因時製宜地作出若幹政策調整。



  中國近代史上為了朝鮮三次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甲午戰爭中,中國因朝鮮而同日本交戰,戰敗後割讓了台灣,又向日本賠款二億三千萬兩白銀,構成清廷一朝傾覆的原因之一;朝鮮戰爭中,中國又因援救朝鮮而承受了犧牲,還失去了統一台灣的機會。至於第二次承受的民族犧牲,就知者甚少了。



  甲午戰爭後,日本鼓勵朝鮮人往東北移民。1931年6月,鮮族、漢族為了爭奪水源,在吉林省長春縣萬寶山地區爆發大規模械鬥,參與者多達五、六千,久未平息,成為牽扯中、日關係的“萬寶山事件”。數月後,關東軍以此為借口之一,侵占東北,肢解了中國。張學良在口述回憶錄中,把“萬寶山事件”及“中村事件”並列為開啟日本侵華戰爭的重大禍端,導致中國再次付出巨大的民族犧牲。



  朝鮮戰爭以來,平壤同北京的戰略關係可謂“剪不斷,理還亂”。一旦強敵壓境,平壤的鍾擺就向北京靠攏,呈現“唇亡齒寒”之勢;渡過了緊急關頭,平壤的鍾擺再次回到原點,同北京刻意保持距離。總之,平壤對北京深懷戒心。



  即如在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平壤甚至連中國的麵子也置之不顧。平壤無視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執意製造核武器,終於在中國東北角又出現了一個核武器國家,使中國置身於核包圍圈中,從而導致中國在核大國中處境尤為險惡。



  再說朝鮮兩次進行核試驗,地點離中國僅一百公裏,事先卻不知會中國。地下水源被汙染,嚴重影響到中國民眾的健康。豈不是損害了中國利益嗎?



  至於美、韓在黃海進行的聯合軍演,鬧得中國人群情憤慨。追源禍始,其源蓋出於韓國天安艦在黃海被魚雷擊沉。否則,美國航母十多年沒有進黃海軍演,這次又何至於被韓國硬扯進黃海淌渾水呢?假如各方爆發軍事衝突,中國豈不是又要為朝鮮的冒險行徑而承受民族犧牲呢?



  況且,國家要統一,民族要複興。這個趨勢不但適用於中國,也適用於朝鮮半島。從曆史的角度著眼,朝鮮半島遲早要統一;從朝鮮和韓國的現況看來,多半是統一於韓國之手。當前中國給予朝鮮巨大的經濟援助,屆時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嗎?

www.stnn.cc

所有跟帖: 

回複:聯合早報 朝鮮成為中國戰略負資產 -高楓大葉- 給 高楓大葉 發送悄悄話 (42 bytes) () 09/07/2010 postreply 22:26: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