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輻射服幾乎是每個孕婦購物清單上的必備物品,一件動輒五六百塊錢,甚至上千元。
然而,央視日前在其《真相調查》節目中卻揭穿了防輻射服的“謊言”。記者請來專業電子檢測實驗室的專家對防輻射服進行檢測,得出的結果顯示,防輻射服對來自於單一方向的輻射源確實有九成以上的屏蔽作用。但對於像現實生活中的複雜的、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輻射來源,防輻射服不僅沒有起到防護作用,反而會讓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變大。試驗得出的“防輻射服穿了坑爹”的結論在網絡上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
文/記者 黎蘅
試驗:多次反射輻射加強
據央視報道,記者通過中科院的推薦找到了一家國內具有領先水平的專業電子檢測的實驗室,對一件金屬纖維的防輻射服的防輻射能力進行了檢測。實驗結果證實,這種金屬纖維的防輻射服雖然沒有商家宣傳的高達99.99%的防輻射能力,但也足夠抵擋90%左右的輻射。
如此看來,市麵上的防輻射服對於單一來源的輻射還真是有效果的,但問題是現實生活當中輻射源都不是單一的,而且也不是一個方向的。那麽麵對複雜的現實環境,防輻射服還有效果嗎?
實驗室裏,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複雜的輻射環境,專家進行了第二個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現實生活中穿著防輻射服對於來自某些方向的輻射源不僅沒有起到防護作用,反而會讓防輻射服內的輻射強度變大,這是我們誰也沒有想到的。
對此,專家的解釋是,根據電磁輻射的原理,在不穿防輻射服的情況下,有輻射照射到人體,人體會吸收一小部分,然後把絕大部分的輻射都反射出去。但是如果穿了防輻射服,輻射會從衣服的下端、袖口等所有的縫隙射入,但卻無法反射出去,而是在防輻射服內進行多次反射後交會疊加,反而輻射強度增大作用於人體。
由此看來,防輻射服穿了比不穿的危害反而更大。
該調查節目播出後,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內幾家商場,發現防輻射服依然是各類母嬰產品中“熱銷王牌”。
記者發現,防輻射服之所以好賣,緣於人們“談輻射色變”的心態。據商場裏一位正在給妻子買防輻射服的陳先生說,她的太太在某金融機構工作,座位前後左右都是電腦,自從妻子懷孕了,他們倆都很擔心電腦產生的電磁輻射會對胎兒構成不良影響。“除了買件防輻射服,我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就當花幾百塊錢買個心安吧。”
專家:根本沒必要穿防輻射服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物理因素科的陳青鬆博士是研究電磁輻射方麵的專家。他介紹,在自然界中,輻射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能量的電離輻射,比如醫院的X光或者是核輻射,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較大,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接觸的,在生活中常見電器產生電磁輻射。對於這種電磁輻射,環保局在1988年就製定了相關的標準。“隻要是按照國家這個標準生產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無論是電腦、電視、微波爐和電吹風,即使把它們全開了,疊加起來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對健康的影響也可以忽略不計。”
沒必要如此怕電磁輻射
陳青鬆說,電磁輻射會隨距離衰減。例如電視機,如果我們坐在與它三四米的距離,那麽即使用現在最先進的檢測儀器去測,電視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在這個距離幾乎也是測不到的。所以公眾完全沒必要對電磁輻射如此恐懼。
而即使在開放式的辦公室裏,根據央視做的檢測顯示,電磁輻射值比國家規定的防護標準要低100多倍,可以說這種環境下的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此外,實驗還證明,一般家庭的電磁輻射強度也遠遠沒有達到國家的防護標準。而且目前我國對電磁輻射規定的標準上限為12伏每米,也遠低於歐美等國家的標準,也就是說對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根本無需擔心。
對於“防輻射服穿了比不穿危害更大”的說法,陳青鬆和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委員、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核醫學科主任陳萍均表示,目前廣州尚未有科研機構做過類似的實驗,從理論上講確實存在輻射疊加的可能,但即使是疊加,也需達一定的量才會對人體構成影響。兩位專家都認為,孕婦根本沒必要穿防輻射服。
至於孕婦擔心電磁輻射會導致流產的問題。有專家表示,1991年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篇文章就能消除這種疑慮。據該文,國外有研究人員找了幾千名女性作為誌願者,其中在他的研究期間,有800多人懷孕了,然後他們追蹤了這800多人,看她們懷孕的情況,她們接觸顯示器的情況,統計她們流產率是多少。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流產率的提高和接觸電腦顯示器是沒有必然的聯係的。
據記者調查,由於防輻射產品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相關的行業標準,所以既不屬於醫療器械,也不屬於工業產品。
防輻射服的生產、銷售等環節也都還處在一個無人監管的空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