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擇寶寶手推車

來源: ShaylaMccormick 2012-03-20 13:35: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3842 bytes)

寶寶出生後,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為寶寶選擇不同的推車,一般需要兩類。一類是坐臥兩用推車,一類是是外出用的便攜式折疊手推車。這兩類車各有用途,適用於不同場合。

坐臥兩用多功能手推車:在寶寶1歲以前非常實用。
這種車雖然也可以折疊,一般來說體積還是較大,但是它功能較多。車廂可以按不同角度調節靠背,既可以給寶寶當床、當搖籃,也可以把靠背扶起,讓會坐的寶寶靠坐玩耍。
它還帶有較大車篷和遮陽紗罩,寶寶小的時候,可以把車推到屋外,讓寶寶在室外小睡一會兒,曬曬太陽。
有的車還可以把臥墊掀起,下麵有一個小三角座墊,寶寶學走路時可以跨坐在上麵,扶著前麵的護欄,大人在後麵輕推,幫助寶寶學習走路。
這種車往往還備有雜物筐,外出時可以盛放一些寶寶用品。
但是這種車不便於帶寶寶遠途外出,如果中途需要乘坐公共汽車就更不方便了。而且如果家住樓層較高,用這種車帶寶寶出來玩也不很方便。

還有一種是便攜式折疊手推車:更適合於帶1歲以後的寶寶外出遊玩。價格較便宜。
這類車中有一款用鋁合金管製成的傘柄手推車就很好。它打開後是一個帆布座椅,下麵有四個車軲轆,兩個前輪可萬向調節,自由改變方向,有的還帶有一個小巧的遮陽篷,避免寶寶挨曬,折疊起來後就像一把大傘,非常輕便。
爸爸媽媽帶寶寶外出時,有了這樣一輛小推車,可以省不少力氣,也可以去更多過去不便去的場所。可以帶寶寶去逛商店、逛公園,去餐廳吃飯,也可以 帶寶寶方便地搭乘公共汽車和地鐵。寶寶既可以下地自己走走,累了也可以坐上小車讓爸爸媽媽推著,父母和寶寶都會感到很輕鬆愉快。去的地方多了,寶寶也可以 見識更多的人和周圍事物,促進智力發展。

在選擇童車時,一要選擇外觀質量,除了選擇車的顏色圖案是否滿意外,更要看看車架表麵有無油漆脫落、劃傷及各種瑕疵;再 檢查車身結構各接合處是否牢靠,有無螺絲鬆脫現象;還應該把寶寶放進小車中,試著推動小車走一走,看車身有無變形,車輪旋轉是否輕鬆自如。使用前還應仔細 閱讀說明書,避免操作不當造成事故,給寶寶帶來危險。 
***********************************************

推車大作戰 

 

說真的,在采購小人的所有物品中,推車是最令我們傷腦筋的一部分!從懷孕初期開始,做了無數的功課、看了無敵多的評價、問了許多使用心得。 
有人說推車不需要買太好的,等小人兩三歲會走路的時候,就不會想要坐推車了。 
但也有人說,小人之所以不愛坐推車,最主要是因為推車太擠又太小,輪徑不大走在路麵上會抖到小人頭暈,小人坐了不舒服就會番不想坐~(結果要大人抱會更累) 
又有人說買歐美的「穩重型坦克車」給小人坐,結果是爽了小人苦了老媽,光是推在樓下的收收折折,就不知道可以訓練出多少老媽強而有力的臂肌出來............
雖然眾說紛紜,但經過這些日子來的練功,我發現有的說法是站在小人的立場,有的則是站在媽媽的角度去想,同樣都是「用戶」,所以其實每種說法也都沒有錯。 
倒是個人的最大心得是;每個人對推車的需求都不同,從價位、功能、外觀喜好、小人個性、使用習慣、生活方式、居家大小,以致於大環境的條件等等 都息息相關, 所以不一定別人推薦的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隻有適合自己需要的才是最好的選擇,同理;以下我們所選定的品牌,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卻是最符合現階段我們需求 的。 
首先;美國的無障礙空間和人行道都規劃的十分良好,外出需要收折的機會,大概就隻有從車上拿下和收回的時候,所以推車稍微重一點點也無所謂,反而是收合之後的體積大小,才會是比較關鍵的問題。 
其 次;美國對於嬰兒的安全規範把關的十分嚴格,生產完要把小人從醫院帶走時,車上一定要裝有「提藍式」的安全座椅才行,所以「提藍」在美國是小人一出生就一 定會用到的裝備,雖然使用壽命短(看小人成長狀況可用到一到兩歲),但是想省也省不掉,不過我也不想為了省這幾千塊,把小人當做安全氣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啊!(當然美國法律也不會允許啦~XD 
嬰兒提藍其實蠻方便的,去哪裏都可以將小人提(推)著走,到大賣場還可以直接扣在購物推車上,去餐廳也多半會提供專屬的「桌子」讓你放,對於脖子還不夠硬的初生嬰兒,其實是最安全的選擇。 
 
根據以上種種主客觀因素,最後我們列出的訴求是:
1.
Travel System注(推車+提藍的組合)會是最切合目前需要的選擇 
2.盡量在小人的舒適度和老媽的負荷力上找到平衡點 
3.要好推好走、四輪可以360旋轉最好 
4.收折方式以簡單快速為主 
5.收合起來的體積不能太大 
6.最好是全配且多功能走向
不過.......美國有Travel System 的品牌眾多,光是去試推、 功能比較,又是花費了我們一段漫漫長路~~~ ORZ
我想很多人都猜到了博主心目中的推車首選,沒錯~就是Stokke Xplory,它同時也是許多好萊塢明星的最愛~
Stokke Xplory
Link點擊這裏 
STOKKE的最大特點是「它高」,加上「雙麵轉向功能」,讓媽媽可以不用彎腰駝背,就隨時可以留意寶貝的動向,而貝比除了不用吸汽車的廢氣之外,更高更寬廣的視野,也是其他嬰兒車所望塵莫及的(價位也是)。
其實博主我多想象圖片中的辣媽一樣..........優雅而又時尚的推著嬰兒車到處趴趴走啊!但 現實總是殘酷的~~~一來它收合起來的體積實在太大(因為輪子本身就很大),一般房車的後行李箱大概一放進去就滿了,然後它的價位也超級不可親,Travel System一整組大約要1200(未稅),若再加上其他選購的置物包,最後總價可能上看1500(未稅),應該可以買一台摩托車了吧? 




Bugaboo Cameleon
Link點擊這裏
  bugaboo

 

接著博主又看到和Stokke一樣很色彩繽紛、設計又很簡潔利落的Bugaboo Cameleon(又稱為圈圈牌),但也是同樣的問題,收合困難、體積又太大、且四輪不能360度轉向、底下沒有置物空間........同樣的簡配,價錢卻很「不簡單」,未稅前就要價979了啊!隻能讓視覺係的博主幹瞪眼了~~ 




Bugaboo Bee
Link點擊這裏
 

 bugaboo_bee_pink_z

退而求其次,看上同品牌的另個係列Bugaboo Bee,聽說是荷蘭設計,台灣OEM製造的,雖然外型不錯看,但它似乎沒有出Travel System的係列,重點是之後又發現它出產的煞車係統都有問題,雖然之後的或許有改善,卻也讓人對他們的質量感到存疑~



Quinny Buzz 係列
Link點擊這裏

 Quinny

然後是Quinny係列,同樣鮮豔大膽的明亮色係之外,它的油壓式收合是我最滿意的地方,對媽媽來說十分的省力, 不過缺點是下方沒有置物架,小人的踏板處也太小了一點,另外最大的問題還是收合之後的體積太大,而且老公一看到這種造型,馬上說長得很奇怪,一句話就被完全給否決掉了! 



看了這麽多種,終於要進入真正的主題,在比較過這麽多品牌的Travel System 之後,學機械的博主老公最鍾愛的是Pre-Perego 這個意大利牌子。說它的骨架紮實、價位合理,收折方便、重量適中、座椅都是五點式安全設計、布料質感舒適不會硬邦邦,功能配件一次到位,不需再另外添購其他行頭,不過光光這個品牌又分了很多款式,每種款式的功能、價位、屬性又各有優缺點,實在讓人很難抉擇~~ 



Peg Perego Skate
Link點擊這裏
 peg-perego skate stoller

 

Peg Perego的旗艦款,是我覺得可媲美Bugaboo的外型設計,可惜價位較高,下方又沒有置物藍(還要另外選購),原始設計上隻能用繩子交叉綁住......當場失去興趣~~~ 



Peg Perego Switch
Link點擊這裏
 switch-0


最大特色就是推車可以雙麵轉向,可惜是「兩段式」的收合法,得先把提藍或座椅拔起來,然後骨架再單獨收合,感覺很麻煩又占體積~




Peg Perego Uno 
Link點擊這裏
 peg-perego Uno stoller

僅次於SWITCH價格的款式,功能幾乎結合了PP3 Aria的優點,但是顏色選擇不多、骨架感覺沒有PP3來得紮實。
 

Peg Perego Pliko (P3)
Link點擊這裏

 peg perego P3
有比較多色係可以選擇,也是陷入天人交戰的款式之一,請繼續看以下的比較~



Peg Perego Aria
 aria

價位、重量、置物籃、收合性都比PP3優,目前陷入天人交戰的款式之二,請繼續看以下的比較~ 
 
 


 
怕大家已經看昏頭了,先來張各品牌的Travel System 比較表: 
展開尺寸
H x L x W
收折尺寸
H x L x W
推車 
重量 
可承重量 
配備 
價位 
Stokke Xplory
33.6 x 37 x 23
17 x 40 x 22.8
12.5kg
20kg
簡配 
 
Bugaboo cameleon
38-46 x 35 x 23
33 x 20 x 9.4
12.5kg
18kg
簡配 

Bugaboo bee
39 x 36 x 20
35 x 17 x 12
8 kg
17kg
簡配 

Peg-Perego Skate
44 x 34 x 23.5
33.5 x 19.5
15 kg
20kg
簡配 

Peg-Perego Switch
41 x 34.5 x 22
42 x 15.5
11 kg
20kg
簡配 

Peg-Perego Uno
39 x 35 x 22
31.5 x 13 
8.6 kg
20kg
全配 

Peg-Perego Pliko-P3
40 x 34 x 21
40.5 x 15.5
7.3 kg
20kg
全配 

Peg-Perego Aria
39 x 33.5 x 20
36 x 13.5
4.5 kg
20kg
全配




 
好不容易終於將範圍縮小到 Peg Perego PlikoPP3Aria,這兩個不但好折迭且重量和座椅舒適度都適中,但在細節上又各有優缺點,實在讓人很難取舍


pp3 & aria
高矮寬窄:從正麵來看,PP3 ARIA還要高、輪徑也比較大、視覺上座椅也寬敞了點(實際丈量後似乎沒差多少)



pp3 & aria 二合一

提籃推車二合一:卡上提籃之後的樣子(提籃一律麵向後方)
一歲以前可以把汽車提藍直接套上推車上麵使用,等小朋友比較大了,把提藍拿掉就是一般的推車了~可以一直坐到20公斤




pp3 & aria
遮陽罩:ARIA隻能遮到一半,PP3可以全部遮住(遮陽罩上方都有「觀景窗」)



pp3 & aria

平躺角度PP3可以完全平躺(175度)且後背的支撐度很夠,後背有四段式角度調整
ARIA不能完全平躺(165度)後背支撐感覺虛虛的,有點懸空,隻有兩段式的角度調整
一般推車的設計,是不允許新生兒直接躺在裏麵的(除非座椅可以調整躺平到 175 度以上)




pp3 & aria
側麵照,座位前方都有置杯架的護欄設計,感覺小人坐在裏麵會比較有安全感




pp3 & aria

後背支架ARIA很明顯的後背板隻有一個支撐點、PP3是一整個後背完整支撐,感覺比較牢靠
置物藍:下方的置物籃ARIA卻比PP3的設計更方便從後方拿取或放東西




pp3 & aria 把手

收合方便度ARIA可以單手收合、單手推(把手中央有控製按鍵),但手把不能調整高度

PP3無法單手收合,但手把可以調整高度,也可以單手推的十分順暢 ^^



pp3 & aria
ARIA的骨架比較簡單,Made in Italy 很重要~



pp3 & aria
PP3的骨架比較紮實有份量,結構設計也比較複雜,同樣是Made in Italy



pp3 & aria 呈重力
負重力:結構設計的關係,ARIA後方掛重物一樣會傾倒(不過應該比Maclaren 好一點),PP3則是怎麽用力下拉也不會往後倒



pp3 & aria
收合後單獨站立:兩台都可以,爸媽不用另外再騰出一支手來抓著推車,但PP3的體積顯然比較龐大



pp3 & aria

博主老公試推的高度:都還可以不用彎腰駝背的~ 但Aria顯然小號了一點 ^^
除了以上這些差異之外,所有Peg Perego的係列推車,全都具備有五點式安全帶設計、車輪獨立避震、四輪可360度旋轉、前後方都有置杯架,前方護欄讓小人更有安全感、收折後可單獨站立....等多項功能。
注:美國推車主要可分成四大類
Travel System:就是提籃+ 推車的組合
Full-size stroller:就是一般最常見的推車
Jogger stroller:通常是三輪式的大輪子推車,適合愛運動的爸媽推著小人一起去慢跑、兜風
Lightweight stroller:就是所謂的「菜藍車」或「傘車」,比較適合六個月以上的小人使用
終於買了真正好用,符合自己要求的了,就是:peg-perego,型號是Pliko P3,是我經過長時間比較研究之後又等待打折之時買的。

所有跟帖: 

Thank you. I like Peg Perego, too. I bought a Pliko Mini. -realcat- 給 realca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06:19:55

夠用就可以了,我打算買這個。 -莉莉百合- 給 莉莉百合 發送悄悄話 莉莉百合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03/21/2012 postreply 06:43: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