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1日,星期六,日本的橫濱—東京地區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車站上擠滿了準備外出度假的人們。
11點58分,一向寧靜的大地開始躁動不安,很快就演變成瘋狂的左右搖擺和上下抖動。人們仿佛成了置身於風暴之中的樹葉——無法站立,無法走動,隻能聽 命於大地的擺布。一棟棟高樓大廈經不住大地的劇烈抖動,紛紛搖晃、倒塌。許多人試圖逃出搖搖欲墜的房屋,可是搖晃的大地使得雙腳不聽使喚,最終被倒塌的房 屋砸死、砸傷,或者困在瓦礫之下,被隨後的火災吞噬。有些人僥幸逃出了即將倒塌的房屋,卻又掉到大地的裂縫中,被冒出的地下水活活淹死。
在日 本的田滬山區,一大片山林以每小時90多公裏的速度從山上滑下山穀,碾過一條鐵路和一個村莊,帶著一火車和一村莊的人衝入了海灣,方圓幾公裏的海水被染成 了紅色。更悲劇的是,許多幸存者逃到了海邊或者船上,以為躲過了這場浩劫,結果隨後到來的海嘯衝毀了東京、橫濱等地的海堤,直灌內陸,這些幸存者連同 8000多艘各類船隻以及各種碼頭、港口設施盡數被吞沒……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關東大地震,震級達到了裏氏8.3級。其襲 擊範圍之廣、受災麵積之大、死亡人數之多,為日本曆史上所罕見。這次地震對日本社會產生了很深的影響,日本全國約1/20的財富在這次地震中化為烏有。震 後日本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完了”。
關東大地震促使日本人對自身生存國土的安全感大大降低,生存的危機感大大增強,他們時刻擔心自己 所在的島嶼有一天會整個沉入海底。日本的統治階級也認識到,無論其現代化程度有多高都無濟於事,因為它所立足的國土是如此脆弱和危險。於是,開拓安全的生 存空間成為震後日本各階層的共識,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海洋對麵的大陸,那裏有個羸弱可欺的國家——中國。
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後,當時 落後貧窮的中國官方和民間一共撥款和募捐了34萬元(當時1元錢能買40斤大米)支援日本救災,政府還下令暫免食品、藥品、衛生材料等商品出口日本的關 稅,號召百姓忘卻甲午戰爭的前嫌,不再抵製日貨,以減輕日本人民的負擔。盡管善良的中國人如此以德報怨。但日本人還是將罪惡黑手伸向了中國。
地震剛剛結束,日本就發生了巨大的政治變動,軍人出身的強硬派開始取代明治維新以來的開明派掌握政權。為了轉移民眾視線,平息災後人心浮動的動蕩局麵,新 上台的日本政府將日本人對災難的恐懼轉化成了扭曲的暴力——為了生存空間不惜訴諸軍刀,他們開始磨刀霍霍,準備以朝鮮(當時日本已經吞並朝鮮)為跳板入侵 中國東北。
但這一時期日本正處於大地震後的重建階段,並不具備發動侵華戰爭所需的國力,隻能通過援助和支持中國東北的軍閥張作霖,換取向中國東北派遣“開拓團”以及開辦礦山的特權,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通過殖民開發一步步侵占這片富饒之地。
1931年,日本經過8年重建已初步恢複元氣,恰逢此時,日本本州和九州等地連續發生了77.5級以上地震,損失慘重。這再次激發了日本舉國上下的危機 感,蠢蠢欲動的日本軍部借機向政府施壓,並於1931年9月18日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的東三省。之後,為了實現其永久占領東北的野心,日 本政府不斷擴大在中國東北的移民規模,還成立了專門負責向中國東北移民的管理機構。
1933年,日本本州再次發生大地震,並伴隨著巨大的海嘯,造成3000人死亡,這又迫使日本加快了對東北的殖民和掠奪。而且日本還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了華北。
1937年,日本境內地震恢複活躍,再度陷入恐慌的日本軍方於是又將侵華提上了日程,終於在1937年7月7日發動了全麵的侵華戰爭。
總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係列地震,不斷觸發日本國內的恐慌情緒,對他們的侵華活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摘自《科學發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