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一個管道工的成功移民經曆zt

來源: 小懶熊 2010-12-09 05:27: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08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小懶熊 ] 在 2010-12-09 20:34:0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一個管道工的成功移民經曆zt小懶熊2010-12-09 05:11:35
2006年9月15日晚8點,我們坐上了澳航的班機,除了三個大大的行李箱裝的是全家的衣物,我剩下的全部的積蓄8萬元錢兌換成的澳元,緊緊的藏在我的胸前,那是我的全部家產。我們全家懷著既興奮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跨入了那無法預知的夜空。那邊那個世界對我們意味著什麽?我一無所知,有多大的困難,我不知道。但我認定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嗎?為了妻子,為了孩子,再苦我都要扛下去。
9月16日上午十點,飛機到達了悉尼機場,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出關手續,我們我們終於跨出了機場的大門。澳洲的陽光灑在了我的身上,一陣和風撲麵而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裏說:“澳大利亞,我來了。”
.我的遠房親戚到機場接我們的,他沒有開車,因為他知道我們會帶很多行李,他的車放不下。我們在機場叫了輛後麵有高車廂的出租車,那種車上帶有一個小型升降機,可以把行李升到車廂裏,不需要人抬。

車子一路開,我也不知道東南西北,隻是看著窗外,隻覺得到處鬱鬱蔥蔥,全是草坪和樹木,與國內司空見慣的裸露的泥地或光禿禿的水泥地完全不一樣。路上看不到行人和自行車,隻有一輛輛的汽車川流不息。

司機一路上和我們說個不停,雖然我們交流起來還有很多障礙。但他也不厭其煩的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我們說話,說他到過中國,去過北京、新疆什麽的。

從機場到我親戚的家,車費是27澳元,我親戚要幫我給錢,我說我到這兒來已經麻煩你了,怎麽能再讓你給錢呢?我堅持自己付車費。我給了司機30元,司機說我今天是加快的,正常的到這兒是30多元。(我到現在我都沒搞清楚,澳洲的出租車是是算時間的還是算裏程的,還是兩者都算的。因為那是我在澳洲唯一的一次坐出租車。)我親戚也點了點頭,於是我說也爽快的說:那算了,你就不要找了。我心裏想:這就算是我給你的小費吧。 哈哈,錢還沒掙到,已經小小的瀟灑了一把。
.我親戚住的區在悉尼的內西區。悉尼除了市中心叫CITY外,它的外圍分成東區、北區、內西區、西區、西南區等,按照澳洲的住房標準,能看到海景的是屬於高檔區,由於悉尼東邊靠海,所以東邊屬於高尚區,房屋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另外北區也屬高尚區,其他的就稍微差一點了。我親戚住的內西區,裏邊又分不同的小區,不同的小區檔次也有所差別,這種差別主要是從房價上看出來的。我親戚住的叫LAKEMBA區,是屬於內西區裏邊相對來說檔次比較低的,主要因為這個區裏中東人比較多一點,其他國家的人不願往這兒靠。所以這個小區及它周邊幾個小區的房價相對是較低的。.

腳落下了,我便開始考慮我接下來的打算的。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我列了幾點必須馬上要做的事情:1、找房。雖然我的親戚說在我沒找到工作之前住在他家裏沒問題,但我認為我拖家帶口的老是住在他家裏也不好,我總歸需要找一個安身的住所的,親戚是救急不救窮的,他能在我初來乍到兩眼摸黑的情況下給我這樣的幫助我已經感激不盡了,我實在不好意思多麻煩他。2、買車。到了澳洲後,我發現這是個輪子上的國家,雖然有地鐵和巴士,但沒有自己的車子仍然非常的不方便。在澳洲,最便宜的1000多元就能買一輛舊車,照常可以為你解決出行的問題。
3、找工。這也是個要緊的事情。我必須要通過工作來維持我家庭的生計,靠我帶的這一點可憐的錢是熬不了多長時間的。4、辦理社會福利卡。從我們登上澳洲土地的那天起,我們就可以享受澳洲的醫療保障,基本上看病住院是不要錢的。至於失業救濟金,則必須要滿兩年後才能享受。

除了以上4件要事,其他的我都可以慢慢來解決。
.
我的親戚請了兩天假幫處理一些事。我們先去找房子。在每一個小區裏都有房屋買賣和租賃的中介公司,在他們的櫥窗裏張貼著很多房源信息。但很奇怪,在這些中介公司裏有時並不是你有錢就能租到房子的,他要看你的工資收入證明,要看你以前的租房經曆,最好有以前房東或中介公司的介紹,因為在澳洲租房住的太普遍了,一般來說有房不愁租不掉,而且房東把房子交給中介公司出租的時候中介公司在收取一定的月租費用的同時它也承擔了收不到房租時要向房東賠付的風險,所以它對房客要進行一定的資質調查,以免租出去了收不到房租。我的親戚告訴我,早期他們去租房,中介會把鑰匙交給你讓你自己去看房,看完後再把鑰匙交還給它,但現在租房的人太多了,中介就告訴你一個時間,到時想租房的人一起去看,根據你出價的高低或其他的一些條件再決定租給誰。在幾家中介公司,我填好租房表格,辦事人員看了一下,然後和我說:“我們考慮一下後再給你通知。”,當我們走出門口時,親戚和我說:“不會有通知了,你的條件不夠,因為你是剛到澳洲的,還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他們不會把房子租給你了。”我說:“我可以付一個月的定金給它。”親戚說:“付定金他們也不要。”
從這件事上我發現了澳洲人辦事的刻板。我腦子裏想:我好歹還有個親戚在這兒,要是沒有親戚,我不就要流落街頭了嗎?我把這一想法和親戚一說,親戚笑著說:不會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辦法,你可以在華人報紙上找華人的租房廣告,華人隻要你給錢,其他什麽都不管。
後來我親戚以他的名義幫我們租到了房子,那是個兩個房間的UNIT,周租200元。在澳洲不管是工資還是房租都是以周來計算的,每到周末,老外就查工資有沒有到賬,否則可能周末就沒錢瀟灑了,不像中國人要到月底才看工資卡。我們常說中國有些是月光族,但有些老外是以周為計劃的,要是一個星期接不上,他就有餓肚子之虞。但我在澳洲這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真的有人會餓死,這可能得益於澳洲較多的工作機會和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保證了這些周光族沒有後顧之憂。(關於澳洲的社會保障體係我會在後麵專門講述)。
在澳洲買房或租房不是以麵積大小來說話的,而是以房間的多少來說話的,如一房、兩房、三房等,象我租的房子,叫兩房,是兩個房間,一個廳,一個廚房,一個衛生間,洗衣房在外麵單設一間,是一個樓層四戶人家公用的,各人用各人的洗衣機。
但其實有時雖然房間個數一樣,但實際麵積可能是不一樣的,但老外並不重視這一點,他們一般看幾房,賣房的廣告上一般也隻寫幾房,但一般中國人還是比較重視實際麵積的大小,特別是在買房的時候。
在澳洲租房,不像國內一般都有家具,在澳洲隻給你一間空房子,並且和你簽合同,告訴你進去的時候是什麽樣的你出來的時候還必須保持什麽樣,連牆上有幾個釘子都給你寫清楚的,你隻有住的權利,沒有改動的權利。並且你住進去的時候是清潔過的,你出來的時候必須也有打掃幹淨,否則由中介公司在你定金裏扣款。反正條款一條條細致得很,沒事的時候就是一紙空文,有事的時候就要按照這些條文派用場。


我買了必須的床、床墊、還有一個衣櫥,飯桌、椅子等,然後買了鍋碗瓢盆,一個澳洲的家就此建立。
晚上,我買了一瓶瀘州老窖(15澳元),獨自小酌,並寫下來日記《澳洲成家記》,以示紀念。
第二天,去法拉敏頓大市場買了個二手的三星大冰箱,500升的,350元,到今天還在用,質量很好。沒看到合適的洗衣機,去斌李(一家華人連鎖家電超市)買了一台全新的NEC滾筒式的洗衣機,450元,由於這是台節能型的洗衣機,政府補貼我150元,所以我實際花費是300元。
下午,我和親戚去了二手車拍賣市場。在澳洲,買二手車有三種途徑,一是去二手車行,質量相對有保證,但價格較高。二、個別交易,在網上有很多個人賣車的信息,但由於比較分散,你必須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淘。三、拍賣市場。每周有幾次集中拍賣的時間,有很多車你可以挑選,但由於你無法試駕,拍到車子的好壞全憑你的經驗和運氣。
我們一開始在場地上仔細地看了好多車,還記了下來,但到正式拍賣的時候,由於一輛接一輛的車不斷的開進來,我們一下子有點反應不過來,就隨便拍了幾次,前麵幾輛都給別人叫價高的拍走了,到後來有輛車是我們叫的最高價,於是拍賣師指著我說:是你的了。於是我有了到澳洲的第一輛車。
這是輛豐田車,外觀很漂亮,隻開了11萬公裏,排量2.4,自動擋,我拍下的價格是2300,加上手續費等總共接近3000元,在國內這樣一輛二手車的價格估計要超出10萬人民幣。我後頭發現水箱和方向機油有點漏,雖然不嚴重,但這可能就是車主便宜賣的原因,我後來花了1500元修了一下,直到現在一直在開。很安靜,很穩,也很省油。
由於我在國內有駕照,按照澳洲的規定我可以用中國駕照開三個月,於是我就利用這三個月辦了很多的事情。
.
每周200元房租對我是個不小的負擔,找到工作才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應付家中的吃用開銷。於是接下去的事就是找工作。找工作的途徑有兩種:一是通過政府福利機構幫助,二是自己找。在澳洲,如果你失業了,政府福利機構會向你發放失業救濟金,失業的人隻要去登記一下都有份,同時政府福利機構開始承擔你技能培訓和為你尋找再就業的任務,培訓費用和尋工費用由政府承擔。如果你覺得政府為你尋找的工作不合適,你可以要求重找。但通過政府福利機構幫助找工的待遇必須要等我滿兩年後才能享受,所以目前我隻能自己去找工作。自己找工作也有兩種途徑,如果找老外的工作,就上幾個澳洲主流的招工網站去找,但一般來說這種工作對語言會有一定的要求,我也去找過這樣一份工,但最後語言關沒過,給淘汰了(我在國內考雅思5.5分,到了澳洲還是覺得差距很大,特別是聽力和會話方麵,可以說無法滿足工作需要)。另外就是找華人工,每個星期六的《澳洲新報》和《星島日報》等幾份主要的華人報紙上都有很多的招聘廣告,從臨時工到按摩女郎,種類繁多,對語言要求較低,但真正適合你的不一定很多。

我一開始以為管道工在澳洲政府的緊缺名單上,工作一定很好找,但到了澳洲,才發現事實並不完全一樣,其實管道工和其它的職業一樣,並不是我們想象當中的非常急需人員的行當,並不是你一下飛機就有人搶著要你的。如同我碰到的一些緊缺職業移民過來的,後來改行做其它工作的大有人在。如會計專業,也在緊缺職業中,但實際上在澳洲會計專業找不到會計工作的也同樣大有人在。

我一開始給自己定了個找個範圍:管道工、辦公室文員。但找老外工因語言問題碰壁外,我就轉向華人工,誰知這兩樣工同樣的不好找。
.
由於語言的問題,我放棄了做辦公室文員的這一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在澳洲即使是華人的公司,也必須和洋人打交道。於是我把注意力集中在PLUMBER和建築工以及工廠LABOUR工上,而且即使是零時工我也幹,我必須先把一個腳插進去再說。

第三天,我打的招工電話有了回音,一個做衛生潔具安裝的老板讓我去麵試。有了自己的車,帶著厚厚的一本悉尼地圖,我很方便就找到了地點。(這種悉尼地圖像一本書,它把悉尼及城郊的所有街道都清晰的標明在上頭,從一頁連到另一頁,上下左右都有關聯,我用了兩次就熟悉了這種地圖書的用法,我開車到外麵不知所在的時候,就找個小路停下來,然後到這條路與另一條路的交界處,那兒有路名標牌,我再根據路名作為坐標點,在地圖書上路名目錄欄中找出這兩條路名,再根據目錄的表示找到地圖的對應頁,很方便就知道自己甚至哪個區那條街了。)

我見到了老板,他簡單的問了一下我的經曆,沒說上太多的話,他就叫我下個星期一上班(他可能覺得我像個有點力氣能幹活的人)。工資為18元/小時,自己要備一雙工作鞋。這種工作鞋是政府規定的,鐵頭的防護鞋,可以在年度扣稅時抵稅。

我自己也沒想到第一次麵試就錄用了。但我知道這種錄用並不是跟你簽合同長期用你的那種,他覺得你不合適隨時可以辭退你。但不管怎樣,我算找了份工作,而且18元/小時的工資我已經很滿意了,我聽我親戚說的有時打華人工隻有十一、二元的也有人做。

我回到家裏和我愛人一說,她也很高興。過兩天就是星期六,我去了法拉敏頓市場買了一雙工作鞋,85元,工作服是我自己從國內帶的兩件,於是萬事具備,隻等開工。
.
很奇怪的是當時麵試時居然沒有讓我做做操作。我在網上看的澳洲找工要簽合同,要交養老金,那個老板也什麽都沒和我提到,我也不好意思問。晚上我親戚和我說有些華人工不是太正規的,我先做著,反正隻要有18元錢/小時就行。

星期一八點,我準時來到了指定地點。這是一個洋人的家裏,正在裝修。我們負責安裝浴缸、抽水馬桶等,我一看,幹活的是兩個人,老板和我。

於是二話沒說,老板就吩咐我幹這幹那,一看這架勢就是把我當個熟練工,甚至連看都沒看我幾眼。我暗暗吃驚這種澳洲的用人之法,根本連底細都不知道,他就敢讓我幹上了?

說實話,在來澳洲之前,我已經看過了澳洲的給排水操作規範,雖然有小異,畢竟是大同。特別是這種家庭裝修,沒有什麽太特別的地方。重點的地方老板已經在開始做,我作為輔助,更沒有什麽難的了。畢竟是初次在澳洲做,我也問了老板好幾次問題,老板也都一一講給我聽,沒有任何的不耐煩。

中飯是自己帶去的,老板也是自己帶的盒飯,吃好了,休息半小時,繼續幹。

下午四點半,收工。回家,第二天繼續幹。

第三天,去另一家。

星期四,我查了我的工資卡,工資已到賬。按照每天8小時計算,18元/小時,每天工資為144元,繳稅後,我實際拿到為100元出頭一點。我發覺我的工資比我實際幹的多了100多元,後來我才知道老板把星期五的工資提前發給了我。

星期五繼續幹活,星期六、星期天,休息。
.
說實話,工作強度比在國內時要大,除了中午連頭帶尾的一小時吃飯加休息以外,基本上是一直在幹活。最主要老板一直在我身邊,他的手裏不停我也不好意思停。我覺得老板比我更能吃苦,什麽重活累活一起幹,他的年紀比我還大,今年已經五十了,上海人,人挺不錯的,原來在國內是個機械工程師,到這兒已經有接近20年了。中午休息時我們也聊聊天,他原先在這兒洋人的工廠裏幹,做金屬加工,他說,這兒一般廠裏的設備先進程度還比不上中國。憑他在國內的一點底子,在這兒的機械廠裏遊刃有餘,很受老板的器重。他會自己加工模具,自己對設備改進,在技術上很有一套。到後來,自己也感覺老大了一點,結果和新來的一個經理搞毛了,最後他就離開工廠自己幹了。他現在幹的活其實是附屬在另一個中國老板底下的,那個老板是經營建築材料和衛生潔具、遊泳池之類的,自己有個工廠,他把安裝的活承包給了我的老板和另外一個人,業務上是合作的,經濟上是獨立的。
我的老板不算大款,但也積累了一點錢,除了在悉尼有個HOUSE以外,還在國內某個招商城買了幾個鋪麵作為投資。

就這樣,我就跟在他後麵幹,有時晚上趕進度多幹了兩個小時他也會多算兩個小時的工資給我,我聽有人說加班工資要按1.5倍算,但他沒有,隻按普通的算,我也不和他計較。工資他是每個星期四準時打卡,從不拖延。

剛來澳洲時我親戚和我說在澳洲做事是不講情麵的,釘是釘鉚是鉚,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的,但我覺得其實人情還是有的,比如我去上班的時候又是會帶幾瓶飲料大家一起喝,而老板有時因為時間緊,就在外麵買了盒飯帶給我,也沒和我算錢。

兩個多月後,他和我說他要回中國一次,放假一周。於是我就在家裏,這一周無所事事,去了一次悉尼市中心逛街,然後在家睡覺。這一周我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

一周後,他回來,繼續工作。

又過了一個多月,他國內又有急事要回去,這次放假兩周。

我突然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沒保障,一放假我就幹著急沒辦法。雖然說這個工作對我來說還算得心應手,但穩定性不夠。和老婆商量後,我利用這兩周時間重新開始找工作。我在幾家澳洲知名的招聘網站如CAREERONE、JOBSEARCH、MYCAREER等網站上尋找工作機會,我還去政府的有個專門負責找工的機構去登了記,雖然我還沒滿兩年不是他們必須服務的對象,但他們也為我登了記,那個女孩居然還幫我聯係了一家單位。

去了兩家單位麵試,一家是做垃圾箱的,是那種單位用的巨型的鐵的垃圾箱,是要電焊工,另一家是做包裝材料的,經營紙箱、塑料容器等包裝產品,需要一個倉庫工。這兩家都是正規的洋人工廠,在不同的地方有連鎖經營,我填寫了詳細的個人資料,還進行了麵試,我看到除我以為還有別人在麵試,在那家包裝材料公司,我看見在我的名字前麵還最起碼有五六個人。

兩個星期過了,沒有收到錄用的通知。老板回來了,工作繼續。
.

工作在繼續。大約過了一個月,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居然是包裝材料公司打過來的,我自己倒差點已經忘了這件事了。電話裏問我願不願意去上班,工資是試用期3萬3,三個月後轉正為3萬5。(年薪).

去,還是不去呢?我還是費了一番腦筋的。如果維持現狀,優點是以後可以往管道這條路上發展,另外我和老板的個人相處也不錯,在目前老板需要人的時候我走開有點難於啟齒。缺點是目前這樣的工作狀態不穩定,另外往管道方麵發展有兩條路,一條是進洋人的管道公司,另一條是以後自己獨立幹,但對於這種有點專業性的工種洋人公司一般都要求有本地培訓過的技工證書,對國外的證書並不認可,自己獨立幹,在短時間內也沒有可能性。另外,從目前來看,我在澳洲從事的管道工作也算是個高強度體力活,我也不想一輩子幹管道工作。如果我去包裝材料公司,工作基本上是穩定的,但發展的前景也不會太大。

我回去後和愛人及親戚商量,他們卻一致認為我應該去包裝材料公司,他們的出發點是:洋人的公司相對正規,以年薪算的話等於節假日都有工資,另外可以享受每年四個星期的帶薪假期。而且固定的按工資比例的9%交養老金,這在我原來的老板那兒是沒有的。而目前我所做的工作穩定性不夠,這是最大的弊病,而一家人吃飯生活都指望我,我的收入不能不穩定。
.

最後的決定是去包裝材料公司,最主要是目前的收入必須要有保證,另外也想見識一下洋人的公司到底是怎麽樣的。向老板辭工時還真有點好像是自己理虧的感覺,但也是按照澳洲的規矩提前了一個星期。老板明顯有點不高興,我知道他現在就是缺少合適的人手幫他幹,他要是真正多幾個人為他幹活的話,他的業務可以做的更多一點,但問題是他留不住人。在平時和他的交談中,他也曾和我透漏過,現在用人難,用有合法身份的,要麽就是生手,要麽就是隨時準備去找更好工作的人,隻不過是把他那兒當個臨時性的過渡而已。他呢,也發不起高工資,而且又不像正規企業那樣有固定的福利,所以更造成了留不住人。而那些沒有合法身份的人,工資要求是低的,但有風險。他以前用過幾個黑民,有一天他罵了其中一個黑民,結果那個黑民第二天不來了,下午就有移民局的人到他那兒檢查(有人舉報),抓了個正著:非法用工,罰款。結果到現在他都不敢用黑民。

他說:“別走,我給你加一點工資吧。”但我已答應了包裝材料公司,所以我還是謝絕了。

星期一早晨,我來到了包裝材料公司,與經理見麵,其實上次在麵試時就見過,他向我介紹了公司的一些情況以及我們的工作環境,他說的很大的一部分我都不甚了了,隻是連聽帶猜,但大致知道我是八點上班,10點到10點半morning tea時間,中午有一小時午餐及午休時間,下午三點有半小時afternoon tea時間,下午五點下班。每周有一個下午可以在2點下班。國定節假日休息,另有每年4周的有薪假期,另按工資的9%為我繳納退休金。我的工作性質為PERMENENT FULL TIME.
.
接下去我就跟在一個叫LEO的人後麵實習。他是個希臘移民,身高1.85,大塊頭,披肩發,滿臉絡腮胡子,看上去威風凜凜,我站在他旁邊真的是相形見絀。

但他人很不錯,他帶我參觀我的工作部門,然後告訴我我的工作流程,我的主要流程是:1、按采購部門的采購單接收采購進來的原材料,2、生產部門按生產指令單向我提取原材料。3、生產部門加工後的成品入庫。4、按客戶訂貨單發貨。

倉庫部門分紙包裝及塑料包裝兩部分,我屬於紙包裝部分,共有員工5人,按分工,我主體在按客戶訂單發貨方麵,但我們之間的工作並不完全固定的,當其他工作人手不夠時我會去幫忙,同樣,我這兒忙的時候,他們幾個也會過來幫忙,用LEO的話來說這叫TEAM WORK。

於是我就開始了我的新的工作。這個工作和原來的管道工作相比,工作量要小很多,因為沒有老板盯在你傍邊,你不需要手裏象機器一樣的不停的幹,你可以幹幹,覺得累了,你可以坐一會兒,可以休息一下,喝一口茶,沒有人會說你,在管理上相對還是比較人性化的。但你自己的工作必須要完成,不能依賴於別人,我必須自己搬東西,手搬的限製重量為25公斤,超過25公斤就必須借助於機械。我必須分門別類將各種材料放到固定的位置,必須填寫各種倉庫報表。由於一般貨物的進出都用PALLET(貨板),就必須要學會開叉車,按澳洲的規定,開叉車必須要有證,在我進公司的兩個月後,公司出錢委托培訓公司上門為我培訓,一個月後我拿到了叉車的駕照。

總體來說,這個工作的工作量為中等,不算大,也不算小,但對我這個經過幾年苦力活過來的人,就已經覺得很輕鬆了。

其實在倉庫裏和其它員工的交流也並不多,一則因為大家有各自的崗位,也不能隨便的串崗,二則語言溝通上還有障礙,除了工作上的溝通之外,其它方麵的溝通就相對較少了。
.

時間過得很快,我進這家公司已經近三年了,在這三年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我對澳洲的紙製品包裝從零開始到現在有了個初步的了解,我很驚訝自己居然又從一個管道工變成了一個紙製品包裝行業人士,什麽定量、緊度、環壓強度、施膠度、含水率等,什麽Single Wall、Double Wall,什麽ACBE,什麽A+B、B+C,我很驚訝人的可塑性居然是如此之大,所以我相信當一個人給逼到牆角的時候他所能激發出來的潛能是相當巨大的。

三個月後,我的工資如約定為3萬5,一年後,由於我工作表現好,加為3萬9,2008年12月,我升為WAREHOUSE MANAGER ASSISTANT,工資又升為4萬5。對於這個工資水平,雖然和一些高薪人士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對於我來說我已經相當的滿意了。2009年6月,我買了自己的房子,21萬,我首付4萬2,政府補貼了1萬4,雖然是個二手的房子,但畢竟我在澳洲已經有了個屬於我自己的家業。回想我從開始著手移民到今天已經差不多要十年了,這十年中我經曆了很多的困難與艱辛,但能有今天的收獲,我已經是十分的滿足了。在澳洲工作了幾年下來,我的感覺是中國人是能夠做好一件事的。在我的公司裏,其實我並沒有如何的拚命的去賣力,但中國人天生的吃苦耐勞能很容易讓你脫穎而出。至於種族歧視的問題,說實話我並沒有感覺出來,相反那些洋人包括公司辦公室裏的白領都對我們相當的友好和熱情,也許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如此,但從我所遇到的來說,大家都很容易相處,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一個地方。



接下去,如有時間,我會在這個帖子裏再寫一些關於我愛人的工作和我孩子的學習上的事,因為有些朋友想了解,但可能更新的速度會慢一些,因為最近我實在比較忙。

大溜再次向各位作揖致禮了。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所有跟帖: 

好文章。寫了澳洲移民的酸甜苦辣,挺真實的。 -老北風- 給 老北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9/2010 postreply 15:06:57

回複:好文章。寫了澳洲移民的酸甜苦辣,挺真實的。俺一介書生也在此做過建築小工 。 -老北風- 給 老北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9/2010 postreply 15:09:43

真的很棒. 非常真實. -urbb- 給 urbb 發送悄悄話 urbb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00:05:00

Nice! -R01grant- 給 R01grant 發送悄悄話 R01grant 的博客首頁 (16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0:49:10

要知道你出國時已經40了。很受感動。 我很喜歡這樣的分享,一個實實在在的人 -Merian66- 給 Merian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0/2010 postreply 14:12:34

管工在澳洲可是收入最高的職業呦• -墨老五- 給 墨老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1/2010 postreply 18:51:38

管工在澳洲可是收入最高的職業呦• -墨老五- 給 墨老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11/2010 postreply 18:51: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