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兩者我想兼得,難!

好學區=高檔住宅區=住民對教育關注度高

先有“高檔居民”,然後監督學校質量,按照這些“高檔住民”的要望塑造出“好學校”。有了“好學校”這顆梧桐樹,自然招來了重視子女教育的住民,地價升值,集聚“高檔住民”。住民整體素質高了,地域的小學也不得不順應這些住民的要求了。公立小學的風氣絕對就是那個地區居民狀況的反應。有這樣一個現象:公團住宅的公立小學裏,考私立中學的可能一個年級也就倆仨的,可這樣有名的公立小學裏,考私立中學的大概一個班級都過半數。這就是說,家長的教育方針與經濟狀況和家長的知識層次密切相關。

名學區可以保證的受益隻是小學階段,中學或者也不錯,但高中你還得去自己考的。其實,孩子的小學階段學習成績好壞真的不是很重要,沒必要S盯著非私立小學就是有名公校不可。按你的計算,兩個孩子小學私立1200萬,那你中學和高中就從私立轉公立了?如果接著念私立,倆要再加一倍吧?大學就算你送國立,也不是免費的,每人再來N百萬,外加其它教養開銷,N千萬,甚至一個“二房”的價錢你就等著往裏砸吧。沒必要盲目投資,“學習中學也不晚”。

置辦房產也好,子女教育也罷,量力而行最可靠

所有跟帖: 

厚厚,講得是滴水不漏!!100分!!! -華灜- 給 華灜 發送悄悄話 華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19:54:18

量力而行(父母),因材施教(孩子)。 -czhanks- 給 czhanks 發送悄悄話 czhank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20:38:33

多謝回答。難在選擇,這選擇不僅僅對孩子,也是針對自己的 -小小蜜蜂- 給 小小蜜蜂 發送悄悄話 (20 bytes) () 08/30/2010 postreply 23:09: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