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9歲半的兒子也一樣。吃日本料理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挑戰。他雖然在海邊長大,但是卻最不喜歡吃魚蝦,討厭魚蝦的腥臭味。然而日本料理都放かつお和昆布だし的,一聞這味他就惡心。剛開始吃學校的給食時,一回家就說:“學校給食太不好吃了。”我們聽了也沒在意,因為他從小就挑食。大約在他入學3個月後,有一天,他對我們說:“井上先生(教日語的老師)說了,不能說日本料理不好吃,那樣是失禮的,應該說我不喜歡吃日本料理,或者說日本料理不和我的口味。井上先生在中國留學時認識同在中國留學的法國丈夫,她非常不喜歡法國菜,可是她從來不說法國菜不好吃,而是說不喜歡吃。飲食也是文化,要尊重別國的文化。”從那以後他再也不說什麽不好吃了,我和他爸爸從此也改變了說法。
來日本4,5個月了,他還是不喜歡だし的味道,一天晚上,他氣呼呼地對我們說:“澤野先生(他4年級的班主任)非要我吃我不喜歡的東西,不讓我剩飯。”我們聽了後大吃一驚,我們不知道他常常剩飯,都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批評他說:“日本人從不浪費糧食,不好吃大家也都吃,你這樣做會讓日本人認為中國人都不珍惜糧食。”從此,每天回到家我都會問今天的給食好不好吃,都吃完了嗎?後來兒子自己主動匯報,不好吃時說:“雖然不好吃,但是我也堅持吃完了。”每當這時我都會表揚他:“我兒子真是好孩子,真可愛。”就這樣子過了一年半左右。
來日本3年後,兒子上初中了。我們這兒的市立初中是給食製的,私立和國立初中是自己帶便當。兒子上的是國立初中,自己帶便當。上初中時他已經1米72了,很能吃,我每天做便當,很辛苦,有一次,我對兒子說:“真羨慕給食學校的媽媽,不用做便當。”他說:“媽媽,帶便當減輕了我好多的痛苦啊。”聽這話我也很吃驚,他說:“澤野先生逼著我吃こんにゃく,他看著我,我把こんにゃく放到了嘴裏,當咽到嗓子眼兒時,我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我問:“我以為你都適應了,那不喜歡吃的東西你是怎麽吃的?”他說:“我都是和喜歡吃的東西一起吃,這樣就不覺得難吃了。”
兒子現在上高中了,修學旅行,同學聚會,party,常常吃日本料理,雖然不是特別喜歡吃,但是也都高高興興地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