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最早是從日本京都的寺廟中傳出來,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規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簡單清淡,但卻有些饑餓難耐,於是想到將溫暖的石頭抱在懷中,以抵擋些許饑餓感,因此有了“懷石”的名稱。演變到後來,懷石料理將最初簡單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傳了下來,發展出一套精致講究的用餐規矩,從器皿到擺盤都充滿禪意及氣氛。
新一代的創意懷石,延續原味烹調的精神,卻打破了過於講究的傳統懷石作風,首先在出菜順序上,傳統懷石必有的七點前菜(七種繁複做工的小菜)、碗盛(帶有湯汁的手工料理)、生魚片、揚物(炸的)、煮物、燒物及食事(飯或湯),過去一定得照順序上菜,新派懷石料理則謹守先冷菜再熱菜的順序,不堅持何種料理先出菜,讓師傅更能靈活調配菜色。
再來就是烹調上,也跳脫傳統日式調味,加入歐式料理風格,如歐洲香料牛膝草,就可以運用在海膽泥的調味,以及牛肉、幹貝的調味醬汁中;意大利白酒則可以加入梅子醬中,或加在枇杷中做成美味配菜;甚至直接以意大利紅酒醋調味,呈現歐日結合的創意懷石新潮流。
懷石來自於禪道;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製饑餓,肚子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就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後來有了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這裏麵琢磨一下很有意思,最後的美食在開始,是與抵製饑餓相關。
從饑餓到美食的演進在宗教裏麵很多。雖然其本義是講究節欲;但卻衍生出很多重要的享於口懷於心的美食;當然裏麵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例如素食。素食是很精致的,尤其是“色”的工夫一流。空空道人說紅樓,都是“傳情入色,由色入空”。兩個“色”差不多,都是表麵物質世界。到廈門後偶爾吃過素食,都是菜色上麵做足了功夫,模擬肉類更是一流,擺設和雕花也是不錯地,但是最終吃起來,終是感覺一般。這個其實很沒有意思。如果真的貼近自然,講究佛門清靜,何必模仿葷食。
另外很多隻是抵製饑餓的美食,本意上很原始,反而會有意外收獲。例子也有一些。印象很深的是美國國家地理的一期節目,講峨眉山凍豆腐。峨眉山金頂不到4000米,最近的上山路迂回為五十公裏。古代上下山極其費時費力。冬天大雪的日子,就進取材,自己製作的凍豆腐成為主要菜肴之一,味道也成為天下一絕。天府本就養豆腐,成都滿街好吃的豆花非外地的豆花可比。可惜去峨眉山的時候尚屬學生的貧困遊,未曾敢想過在金頂腐敗,沒有嚐到這道美味,下次一定補上。這種算是自然的境界,比仿葷的素食進了一步。但畢竟吃的有限,且對於自然和曆史都如此苛刻。
懷石料理卻從提供聽禪茶點開始,發揮日本料理取材為先的特長,更是把貼近自然卻同時享受人間美食的本領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生食的食物自然要鮮,取材時間和保存,取材部位和方法都會非常的下功夫;而生食本身也成為對新鮮考量的嚴格標準。祖先說美食,也是越人的“鮮”字代表最高境界;很有道理。熟食自然也占了很大的比重。烹飪的工具中,各種石材的選用最有意思,也有部分的鐵板,但是鐵板類的一般會墊以植物的葉子,避免和鐵板的直接接觸。各種裝盛工具也件件是陶製工藝品,非常樸素簡約,一般都是粗笨卻溫和的弧線,在手上有厚重和踏實的感覺。環境也真如同聽禪,一如餐具般的深色樸素裝修,沒有一點華麗之處,燈光也同樣低調到合適。然而菜色卻絲毫不掩蓋其本身的光彩,從沙拉的拚色到龍蝦的切割擺放,依次八道菜色每一道都會繽紛奪目,在視覺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享受。配之於熟食清淡適宜的香味,真正是做到了“色香味”俱佳,當然生食上頗有點“無色香味”的意思,因為其關鍵在選材好的生魚片的入嘴的口感~~~最有意思的是,懷石的正餐一套下來,仍然忘不了饑餓中聽禪的初衷,所以會在七八分飽,不會太飽。這樣才可以“神清氣爽”,或許吧。據說最正宗的懷石料裏,還會在四季種上不同的花草,配上不同的裝飾和燈光,並在菜肴中加上自種的花草作為輔佐。真的是難得的講究。美食並不要自虐~~也不隻是在食物本身上下饕餮的功夫……卻又盡量融合於自然。這個,或許才是美食最高境界的解吧。
不少日本人認為,要品嚐真正的日本傳統美味,隻有到京都的老店內,一邊觀賞美麗的
庭院,一邊享用茶懷石料理,才稱得上地道。吸收茶道文化典雅的“茶杯石”料理,體
現了日本食文化的美。
除了材料以外,懷石料理追求由食器、座席、庭園、掛軸畫、花瓶所塑造的空間美,加
之熟練的技術,才創造了日本人所說的“日本料理的神髓——茶懷石料理。”
春季茶懷石
以“春季茶懷石”料理為例,包括生魚片、大醬湯、白飯,用完後再端出的是煮菜、烤
食。茶懷石料理是三菜一湯。現在通常又多了一道小菜叫“寄放缽”。
用完了湯、飯,可飲一杯清酒。再進“寄放缽”,並以“洗筷”清口後再幹一杯清酒。
小菜“八寸”亦不可缺,“強肴”、“酒盜”等山珍海味更可助長勸酒風情。
然後是端上“湯鬥”和香物配上泡飯結束飯局。之後進入主題“茶席”。主人將珍藏的
茶具拿出來泡茶,客人邊稱讚茶具邊進入話題。茶懷石料理是與茶道配套的。因為空腹飲
濃茶會使人感到不舒服,所以為了達到愉快地飲茶需要適度地填飽肚子。
最高等級
此外,茶道的禮儀“間歇”的感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茶懷石料理,將人們帶入一種追
求美的氛圍,而茶道心境的舒暢,更增加了這種餐館的味感。
在各類日本傳統料理中,懷石料理的品質、價格、地位均屬最高等級。不少日本人認為
,在品嚐清淡可口的四季懷石料理的同時,更可獲得超脫的心境空間。
懷石料理早期稱之為會席料理,發展至後期以『懷石』取代『會席』一詞,料理形式也逐漸與會席料理有所區別,並在不斷的發展下,儼然成為高級日本料理的代名詞,得到上層人士的熟悉和喜愛。
懷石料理的“不以香氣誘人,更以神思為境”,更加體現了日本料理的美倫美奐。
日本料理注重新鮮,其中更以懷石料理為上乘。其每一道菜都是在客人點餐後,才開始現製作的,更加體現了其料理的新鮮度和口感,因為是現製作,所以客人在點餐後一般需要等上一段時間(通常情況下,點餐後到第一道菜的上菜時間是10--15分鍾;每類菜之間的過渡時間是5--10分鍾)。因此,客人在等餐時需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勿以煩躁之心進食而敗壞了懷石料理的神思之境。
由於懷石料理沿襲禪宗思想發展而成,也因此得來“淨心料理”之美謂。
*************************************轉自百度
回複:請教一下:懷石料理是什麽?謝謝!
所有跟帖:
•
謝謝!存了,看來是日本飲食的顛峰之作了,對吧?
--infos-
♀
(0 bytes)
()
11/01/2009 postreply
04:46:34
•
不好說,俺對日本的料理不咋有興趣。。。俺隻對中國料理有興趣~~
-小懶熊-
♀
(0 bytes)
()
11/01/2009 postreply
04:50:33
•
其實隻是想炫耀盤子碟子多
-司馬布-
♀
(0 bytes)
()
11/01/2009 postreply
05: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