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日本人的長壽之迷

淺析日本人的長壽之迷

在中國的農曆新年之夕,謹以此篇拙文,作為獻給大家的禮物,祝大家新春快樂,身體康健! 工作順利!

根據2007年的統計,日本男人的平均壽命為79歲,位於世界上第三位,日本女人近於86歲,連續23年為世界第一,比較60年前的1947年,壽命延長了30歲。

年代  男    女

2007 79.19, 85.99
1947 50.06, 53.96

筆者參閱有關資料,對於日本人的長壽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 社會環境

1 醫療費
日本的醫療費相對於日本的國內生產總產值GDP位6%,在先進7個工業國家是最低的,英國為8%,但是據聯合國調查,醫療費公平地使用在國民的醫療方麵,日本是執行得最好的國家。

當嬰兒還沒有出世時,他已經在享受國民健康保險了。隻要是加入國民健康保險的,醫療費自己負擔30%,其餘由國家承擔。到了老齡,隻要負擔20%。

當孩子出生時,醫療保險金為38萬日幣,相當於順產的費用。如果生孩子時遇到醫療事故,造成腦有損害的,不管是否由醫生造成的,可以得到3千萬日幣的保險金,因為政府為產婦投保的,保險費用為3萬日幣。孩子每月的補貼為5千到一萬日幣,領到小學畢業。

成人每年免費全身體檢一次,以及定期檢驗各種癌症等疾病,都是免費的;

2 基本福利
孩子上幼兒園,國家補貼,自己負擔為每月1-3萬日幣;
小學到中學,全免費,自己負擔雜費等;
高中以上要自己負擔,國家補貼;
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可以申請生活保護,約為每月11-13萬日幣,相當於每月人民幣九千元。如果房費4萬沒有淋浴的話,剩下的足夠支付生活費了。也有人一邊領取保護費,一邊還在暗地裏工作呢;

二、注重性格修養

日本人有注重性格修養的傳統。日本自古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經濟的發達,日本人受教育的程度提高,民族素質大有增強。如講禮貌,待人和氣,提倡“安於本分、敬業重業”精神。不少人都加強內心修養,像儒家的“不動心”、文天祥的“浩然正氣”,處世的忍耐力增強,“不聽閑言,不說別人壞話,常存敦厚之心”的處世格言,幾乎家喻戶曉。這些精神調養,對一個民族的興旺發達,對國民的健康長壽,也有一定作用。

日本人經常為對方考慮的,比如兩輛汽車相遇,要麽讓對方插入進來,如果是對向的車,還會主動倒車,讓對方先通過; 在走路時不慎碰到一下,會主動說對不起。每一位國民就像每一個品質好的DNA分布在細胞裏,在國家這個人體內在運行。

三、高度文明的居住環境
  日本是個島國,人們多居住在空氣新鮮的海邊。正因為有良好的空氣和水等,才能培育出無汙染的動、植物,使人們食用不再受害。在綠化方麵,日本可在世界稱雄,幾乎到處是一片翠綠,空氣清新,負離子多,眼睛不易疲勞,精神易於放鬆。日本氣候溫和,冬暖夏涼,草木蔥鬱,四季常青,加上環境少受汙染,這一切都有助於日本人的健康長壽。

日本社會保障製度完善。由於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子女與老人分開居住的家庭的發展,老年人問題已經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日本為此先後製定了《老人保健法》、《老人福利法》等一係列保護老年人權益的法規。1989年12月,還製定了“高齡者保健福利十年戰略”,以加強老年保健福利領域的公共服務基礎建設,改善服務質量,為老年人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該十年戰略的主要內容是:推進在家老人的福利服務事業;設立長壽社會福利基金;促進福利設施建設;推進長壽科學研究;完善麵向老年人的綜合服務等。所有這些,為老年人醫療保健提供了保障,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為老年人歡度晚年創造了條件。

孩子從小起,就限製與禁止飲碳酸飲料包括可樂。外出時,比起隨便在自動銷售機買冷飲,一般自己攜帶自家製的大麥茶,既限製了孩子的浪費錢,
從小對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又保護了胃。通常喝的飲料為AQUARIUS, super H2O,都是運動員補充體液喝的,AQUARIUS 補充的是汗水失去的礦物質等;
盡量不吃或少吃油煎的食品。

日本人幾乎每天洗澡,泡澡堂。

四、酷愛運動
  日本國民視體育鍛煉為富民強國的重要手段。在日本每天清晨或傍晚,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奔向運動場、曠野,從事慢跑、打網球、棒球、羽毛球、踢足球等運動。老頭、老太太們還組成各自的球隊進行比賽活動。同時,日本人喜歡步行上街,若上班則乘地鐵,而地鐵往往須換2~3次車才能到達,這樣上下階梯次數及走路時間都很多。

日本從幼兒園到大學,都重視體育課,常開各種運動會,培養了頑強的拚搏作風,增強了國民體魄健康。在日本的一些幼兒園或中小學校裏,經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光著腳繞著操場或沿著走廊有組織地進行慢跑活動。這就是日本的“赤足”訓練。他們從小注重孩子們的體格鍛煉及吃苦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五 社會穩定
日本從二戰以後到現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麽政治運動與動亂的,人的考慮方法,思維要比中國人簡單,腦細胞損失也要比中國人少。比如在網上寫文章,如果政府暫時放鬆一下環境,經曆過「反右」與「文革」的人會擔心會不會以後來個「引蛇出洞」與「秋後算帳」,日本人怎麽會有這種擔心呢? 日本的法律,有一條明顯的紅線,告訴公民哪些是犯法的,隻要不觸及這條紅線,誰會來打擾你呢?

日本社會的大環境是民主的,小社會的公司是專製的,所以工作一天的員工,渴望離開這個小社會,而迅速融入這個大社會,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民主與自然。


六、合理飲食 多吃魚和大豆等營養食品

5年前,日本作為長壽之國,在全國範圍的長壽之縣為衝繩縣,可惜這幾年裏,衝繩的百姓一改以往的生活方式,經常吃油膩與鹹的食品,
從「長壽之縣」的寶座上跌下來,而被長野縣取代。

1 魚
  日本的長壽村多在海邊,日本人可以隨時吃到大量新鮮的海產品。海邊的魚類供應充足,是每餐不可缺少的高蛋白食物,魚類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DHA和 EPA,EPA可使血液不易形成血栓,具有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的效果;DHA占大腦細胞的10%,與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有密切的關係,對防治大腦老化有很好的作用。

日本人喜歡吃的鰻魚含豐富的維生素E,可避免不飽和脂肪酸與氧結合成有害人體的過氧化脂質。章魚、魷魚、蝦、蟹、秋刀魚、蠔等海鮮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牛磺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中性脂肪。“生魚片”是日本獨有的美味,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2 大豆

日本人日常生活中食用豆腐等豆類食品的頻率非常高,幾乎所有的超市中都有一個琳琅滿目的豆製品部分,各種豆腐、豆奶擺得滿滿當當。這幾年,隨著豆製品功能性的陸續發現,在各種媒體中介紹大豆的功能性的節目非常多,所以普通市民也對大豆的功能性有所了解,更促進了這類傳統食品的銷售。即使近年來日本人的飲食內容已產生變化,但大豆及豆製品的食用量很穩定,每人每天約攝取70公克。

與大豆有關的多篇研究,均以美日兩國為對照,突顯“多吃肉”和“多吃大豆”族群之間的健康差異,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尤其是乳癌、大腸癌,據統計,罹患率約為美國人的十分之一),降低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的效果更深受注意。美國人因此稱大豆為“miracle bean(神奇的豆)”,視大豆為東方人長壽的關鍵因素。

3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營養素最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日本人飲食中的三大營養素比例相對合理,尤其是脂肪的攝入量相對於歐美人要少得多,所以訪問過日本的人都明顯感受到日本的飲食比較清淡。日本人平日飲食不外魚、大豆、蔬菜、芝麻、綠茶之類的天然食物,都是些含低脂肪的食品,日本人平均脂肪攝取量是歐美人士的 1/4。

日本人食物中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的比例為1:1,而動物性蛋白中肉和魚的比例也為1:1,這是最理想的攝取量。從攝入脂肪的組成來看,日本人和歐美人也有很大區別:日本人攝入植物性脂肪多,而歐美人大多攝入動物脂肪,結果日本人攝入脂肪的組成中飽和脂肪酸、單價飽和脂肪酸、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的1∶1∶1,而歐美人飲食中的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明顯偏低。

日本料理被稱為“水料理”,而歐美菜則被稱為“油料理”。歐美國家的菜肴大多數都會放黃油等,咱們中國人吃菜更是無油不歡。而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飯、碧綠的生菜、紅色的魚片、橘色的胡蘿卜,無一不是清爽可口且盡量保持了食物本來的味道。

日本人的菜肴是低鹽高蛋白。由於這種飲食結構,就不易患中風,從而帶來長壽。日本人也愛吃泡菜。但是與中國的泡菜不同,日本的泡菜鹽分少、發酵時間短,所以口味清淡,而且促進消化。

4 發酵食品

中國人提起日本菜的時候,想起的就是生魚片、壽司之類的食物,可是實際上日本人並不會天天吃這樣的食物。真正每天的飯食當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是味噌湯、泡菜,在東日本一帶的地區不可缺少的還有由黃豆發酵而成的納豆。可以說,真正的日本食文化就是發酵文化,而日本人的長壽,也和每天吃發酵食品息息相關。

  近幾年來,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後,變得可溶並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於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的%、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係高蛋白滋養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後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複正常(《身體科學》雜誌1994年1月號,日本評論社出版,第4頁)。

  納豆適合日本的風土。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一般以粒狀食用。納豆也是粒狀,使日本人備感親切,而且食用納豆幫助消化米飯,並使愛食用精白米飯的日本人不易得腦血管病。食用納豆的方法很多。在買回的納豆中,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調味料,攪拌一下,即可食用,多和大米飯一起吃。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蔥末、紫菜等食用。由於其營養價值被揭曉,食用者日益增多。如今由於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發達,納豆也被製成許多不同的口味,個人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選擇購買。

  研究表明,納豆的保健功能主要與其中的納豆激酶、納豆異黃酮、皂青素、維生素K2等多種功能因子有關。納豆中富含皂青素,能改善便秘,降低血脂,預防大腸癌、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抑製艾滋病病毒等功能;納豆中含有遊離的異黃酮類物質及多種對人體有益的酶類,如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蛋白酶、澱粉酶、脂酶等,它們可清除體內致癌物質、提高記憶力、護肝美容、延緩衰老等有明顯效果,並可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攝入活納豆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預防痢疾、腸炎和便秘,其效果在某些方麵優於現在常用的乳酸菌微生態製劑;納豆發酵產生的粘性物質,被覆胃腸道粘膜表麵上,因而可保護胃腸,飲酒時可緩解酒醉的作用。

近年來,日本的科研人員經對發酵食品的長期研究及實驗得知,它的真正魅力在於其有與藥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故日本的保健醫師們建議:現代人應該提醒自己每天攝取一種發酵食品,這樣可以維持健康、促進長壽。

食品發酵後熱量會變低,是減肥人士的首選健康食品。

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來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纖維、生物類黃酮等對機體有益的物質,還能分解某些對人體不利的因子,如豆類中的低聚糖、脹氣因子等。微生物新陳代謝時產生的不少代謝產物,多數有調節機體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製體內有害物的產生。

我們現在常吃的發酵食品主要分為穀物發酵製品、豆類發酵品、乳類發酵品。

1) 穀物製品主要有甜麵醬及米醋等食品,它們當中富含蘇氨酸等成分,它可以防止記憶力減退。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多種氨基酸及礦物質,它們也能達到降低血壓、血糖及膽固醇之效果。

2) 豆類發酵製品包括豆瓣醬、醬油、豆豉、腐乳等。發酵的大豆含有豐富的抗血栓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液中的血栓等物,起到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之功效。豆類發酵之後,能參與維生素K合成,這樣可使骨骼強壯,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3) 酸牛奶、奶酪含有乳酸菌等成分,能抑製腸道腐敗菌的生長,還含有可抑製體內合成膽固醇還原酶的活性物質,又能刺激機體免疫係統,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有效地預防癌症。所以,經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營養,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膽固醇。利用乳酸菌來發酵的食品,其任何一種東西均可調整腸腔內菌群的平衡,增加腸蠕動,使大便保持通暢,預防大腸癌等的發生。此外,酸牛奶都能有效地控製血壓的“上揚”,防止動脈發生硬化,保護心髒,大家不妨多青睞這些食物。

在日本家庭,酸奶(yogurt),可以從廠家購買菌種,然後自己注入牛奶,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原料,一般存放一天就能生成酸奶了。

一般來說,每日選擇性食用1—2種發酵食品即可。但須注意的是,腐乳豆豉含鹽較高,高血壓和心髒病人應控製食量。

5 裙帶菜, 日語發音為 wagame,瓦嘎麽,有點像中國的海帶

  裙帶菜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據初步分析每百克幹品中含粗蛋白11.6g,精脂肪0.32g,糖類37.81g,灰分18.93g,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粗蛋白質含量高於海帶,其味道也超過海帶。裙帶菜不僅是一種食用的經濟褐藻,而且可作綜合利用提取褐藻酸的原料。

  日本裙帶菜栽培的曆史悠久,也是一個消費大國,在裙帶菜的營養和與人類健康的關係研究方麵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裙帶菜在歐美一些國家經常被稱為“海中的蔬菜”。的確如此,在大海中隨波漂動的海藻確實能使人聯想起陸地上的蔬菜。與陸地植物一樣,裙帶菜通過光合作用形成了構成自身骨胳的碳水化合物(陸上植物是纖維素,裙帶菜是褐藻酸、藻聚糖等多糖類),通過氮的同化作用直接產生蛋白質,這一點與蔬菜完全相同。但是,如果對它一生的生活史加以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裙帶菜其實與陸地植物存在很大差異。

裙帶菜主要是依靠葉片從海水中吸收氮、鈣和磷酸鹽等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然後在體內進行合成和利用轉化。另外,在光合作用合成的纖維素類型方麵,與陸上植物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有所不同,裙帶菜光合作用合成的主要產物是褐藻酸和藻聚糖等多糖類,這些多糖類在降低膽固醇、降低血壓?

裙帶菜中含有抗癌作用的維生素A。
  
  食物纖維具有吸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的特殊功能,如果將植物纖維含量豐富的豆類、蔬菜、蘑菇等混在一起食用的話,將會進一步強化食物纖維的功能。大豆中含有大量能夠強化血管的蛋白質,但這些蛋白質能夠妨礙碘的有效吸收,而碘又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必要原料。因此,如果食用碘含量豐富的裙帶菜的話,將會收到良好的補碘效果。

  另外,一些體色青藍色魚類的體內,含有預防血栓病的不飽和脂肪酸,海水中的魚貝類體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降低血壓的有效物質。如果將這些魚貝類與裙帶菜一起食用的話,可以大大地提高裙帶菜的藥效。


6 羊棲菜,日語發音為 hijiki,

羊棲菜是生活於海洋裏的一種藻類,隸屬於褐藻門、馬尾藻科、馬尾藻屬。它是一種富營養的食用藻,享有“保健珍品”的盛譽。羊棲菜,又名鹿角尖、海大麥,屬暖溫帶性海藻。我國北起遼東半島,南至雷州半島,均有它的分布;以浙江沿海最多。它喜叢生在浪大流急的礁石上,株高一般為30—50厘米,最高可達200—220厘米。藻體由假根、莖、葉片和氣囊組成。假根為吸盤狀的基部固著器,莖為直立圓柱狀的主枝,葉片、氣囊,北方呈鋸齒狀;南方則呈線形或棒狀。藻體鮮呈黃褐色,幹品呈黑色。羊棲菜肉厚多汁,食用價值高。據分析:幹品每百克含蛋白質10.6克,醣類47克,灰分18.3克,脂肪1.3克,鈣1400毫克,磷100毫克,鉀4400毫克,鐵5.5毫克,胡蘿卜索550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索。《本草綱目》對羊棲菜的記載:“昧苦、寒,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症下堅氣、腹中上下呢、下十二指水腫”。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羊棲菜對預防甲狀腺腫大,降低血液中服固醇,治療高血壓和大腸癌、胃癌,均有一定的功效;並對促進兒童骨路生長,保持皮膚潤滑,恢複大腦疲勞,防止衰老等,亦有顯著的作用。在日本與大豆,油豆腐一起煮,由於含有鐵的成份,此菜尤其對於貧血患者有功效。

7 味精

味精,其最佳解釋是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裏用的最多,也可用於湯和調味汁。有關專家指出,味精是安全的,從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慢急性毒性、致畸形性、突然變異性試驗等多種試驗中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安全的不一定是健康的,安全是以正確使用為前提的。

味精在高溫下會生成一種對物質對身體有一定危害。在日常生活中,炒菜、熬湯等高溫時刻不能加味精,否則會產生有害物質。食用味精過多超過人體的代謝能力會導致血液中穀氨酸含量增高,限製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經過科學的驗證,味精害會破壞網膜影響視力。同樣也會導致高血壓,生殖,智力,心髒病,癌症等各種病症。

以前到日本之前,以為日本料理就是變相的中國料理,因為日本的文化,習慣都是來自與中國,日本是沒有自身的發明的。到了日本以後才知道,
日本料理裏的一個底湯,是靠昆布與小魚煮出來的,日本料理是不用味精,僅管味精是日本人發明的,一般家庭也不太用味精,而是一種魚類產品。
相比之下,中國料理必用味精。味精的功能是有爭議的,少用為好。


8 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是一種獲準用於食物的防腐劑,可預防食物發黴,常見於汽水、醬油、蜜餞、零食內。在中國的商店裏,隨便買一袋零食,在包裝袋上明確寫的防腐劑就是苯甲酸鈉。中國人每天在津津有味地吃含有這致癌物質的食品。

去年有研究指苯甲酸鈉與維他命C結合,可產生致癌物質苯。去年3月英國食品標準局對市售150種飲料進行檢驗,發現某些飲料苯含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上限的3倍。其後,4種飲品因苯含量偏高而立即停售。由於苯甲酸鈉由肝臟代謝,過去認為肝功能不佳者應盡量避免攝取。另外,根據實驗,苯甲酸鈉可能造成懷孕小鼠的胎兒生長遲緩、出生後食欲不佳,不少先進國家已規範孕婦及孩童食品不得添加苯甲酸鈉。

英國研究發現碳酸飲料中普遍添加的防腐劑苯甲酸鈉可能傷害細胞功能,事實上,過去已有學說指出碳酸飲料和孩童過動有關,添加的苯甲酸納也有可能致癌。生物學家指出,腺粒體是細胞的「發電廠」,負責將氧氣轉化為能量,一旦遭受破壞,細胞便無法正常運作,很多神經退化疾病都與腺粒體受破壞有關,例如柏金遜症、神經係統退化性疾病等。而人體內的神經係統一旦產生退化,就立即影響肝臟功能,導致硬化,急劇降低人體抵抗力,令死亡機會率大增。

日本禁止使用,那麽日本的商社是如何進口中國的幹話梅的呢? 首先將取代苯甲酸鈉的防腐劑,由日本製造的,由日本寄到中國的工廠,然後使用日本的防腐劑生產,等到成品進入日本以後,唯一與在中國使用不同的就是不使用苯甲酸鈉的。

他們之所以長壽,跟嚴防“病從口入”的飲食衛生習慣有關。

他們很重視飲食衛生,餐具都十分講究,每個人的喝水杯、碗、筷都是固定的。大小宴會,都是自助餐,種類繁多的菜肴放在不同的盤子裏,夾菜從不用自己的筷子,全用公筷,以防別人把病毒帶進自己的飯菜裏。他們很少有七八個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請客都是吃份飯,各吃各的。喝酒也是自己用自己的酒杯,從不多人共用一個杯子。

筆者有時回國,非常難於適應的就是在吃飯時,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共筷。去年帶日本人去了農村,由於沒有共筷,隻好在取小菜時將筷子的末端倒過來使用,朋友覺得好笑,視日本人為怪物。

有人說,日本人是用腦子吃飯。蔬菜他們一般都是生吃,各種菜絲拌在一起,五顏六色,賞心悅目,富含多種維生素。雞蛋煮得半生不熟,有時幹脆吃生的,為的是不破壞維生素。他們隻吃海生魚類,不吃河魚。原因是大海汙染小,河水汙染大,盡管日本河裏的水清清亮亮,魚類繁多,但他們還是擔心受汙染。野生鳥類他們一概不吃,日本的野生動物都不怕人,在六甲山上,野豬在人群中大搖大擺地行走,河裏的魚蝦和廣場上的白鴿都和人相處親近,毫無戒備。他們隻吃豬肉、牛肉和雞肉,且上市前要經過嚴格的檢疫。

由於發現直腸癌與吃豬肉有關,所以豬肉還有其他四條腿的牛肉,羊肉也要慎用,改用「兩條腿」的雞肉比較安全,當然也有「四條腿」不如「兩條腿」,「兩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的說法,中國政府領導人就是按照這個原則,安排每天的食譜的。

日本人這種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把許多疾病盡量拒之口外,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做起,有效地防止病菌對人體的侵害,吃出了世界一流的健康,吃出了世界第一的長壽。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吃法是不是應該改變改變,甚至來一場吃的改革或吃的革命呢?我看是很有必要,越快越好,勢在必行了。


七 有待改進的地方

1 生食金槍魚與生魚片
由於受海洋的汙染含有水銀,孕婦慎用,當然一般人也要適當。

2 生食馬肉,“馬刺身”
馬肉裏含有大量的鉛,銅,砷,及其他各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不能生吃!

3 動物脂肪包括豬油是不能吃的,日本的飯店有使用舊的油煎用過的油及豬油炒菜,炒飯的,所以要上比較好的飯店去用餐。
不要反複使用同樣的油煎東西,如果不能用一次,倒掉一次,至少用的次數要越少越好。

4 生食雞蛋

日本人有將生的雞蛋倒在飯的表麵,然後拌著吃,還有吃“半熟”的。

雞蛋是家庭中最常用的營養食品之一。全蛋的蛋白質約占10-15%,其搭配組成與人體的需要非常接近,因此利用率很高。此外雞蛋還含有豐富的膽堿,被吸收後可進入大腦形成乙酰膽堿,對提高記憶力有一定的幫助。

但雞蛋一定要吃熟的,因為吃生雞蛋對人體的健康有害。

首先,在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種堿性的抗生素球蛋白,能與生物素(B族維生素中的一種)結合成難以消化的物質,從而使人體出現納呆、乏力、肌肉酸痛、毛發脫落、皮炎等生物素缺乏的症狀。生雞蛋裏還含有抗胰蛋白酶,能抑製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這兩種有害物質經過加熱都會被破壞。

其次,加熱可以使蛋白質變性,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所消化和吸收。另外,不少家禽的體內經常帶有沙門菌,生吃後可因細菌感染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無論是從營養學還是從衛生學的角度來看,千萬不能吃生雞蛋。

日本人如果不注意生吃的話,總有一天會吃出一身病來的,所以在中國一般都是煮熟的,有效地防止了「病從口入」,這一點日本應該向中國學習。

所有跟帖: 

日本油炸的東西不少吃呀~~ -小懶熊- 給 小懶熊 發送悄悄話 小懶熊 的博客首頁 (61 bytes) () 01/21/2009 postreply 20:15:04

這和日本人多吃魚有關 -小樂惠- 給 小樂惠 發送悄悄話 小樂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1/2009 postreply 20:39: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