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這些項目,學生們出於興趣或鍛煉意願,自願參加的。
課題不要求多大深度,跟大學的老師學查資料,學實驗技術或調查方法,過程中一直鍛煉要有自己的想法,最後還有花時間精力做poster或presentation,在項目驗收時發表收尾。
這些孩子大部分是優秀高校的優秀學生。沒錯,上課,部活,每周到大學接受指導,出國參加其他活動,還有課的塾,有的還繼續鋼琴芭蕾等。每個人都有schedule手賬,自己管理時間,跟老師約定下次會麵時間。
這些孩子大部分同時也是資質在普通範圍的優秀孩子,但有時能遇到幾個天生有學者氣質的學生,將來不做研究我都覺得可惜。他們不是都夢想當科學或社會學家,每個人都有切合實際的目標大學和目標職業。比如一個科研英語芭蕾樣樣優秀的非常聰明的女孩子,說她將來要當個獸醫。
現在還隻想著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等你的孩子上研或工作後,就會因為沒有動手能力或動腦能力,被排擠被鄙視的。
這裏明白我的用意和出發點的知音太少,這是我關於這類話題的最後一次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