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有化”釣魚島剛滿一周年。有兩則新聞比較有意思:一是,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理事長石毛博行在9月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公布了在中國主要城市實施的問卷調查結果:“有7成中國消費者減少購買日貨”。二是,最近,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日外國人數為198萬200人,按國籍來看,中國人總數為68萬3412人,占外國人口比例的38%,其中年輕人占到一半。
這兩個新聞放到一起是很有解讀價值的,尤其是,置於當前的語境下。一些專家從政治軍事的角度分析,這一年來中日兩國的博弈,誰贏誰輸。但結果大致差不多,就是中日兩國各有所得,誰都不是絕對的贏家——中國打破了日本長期壟斷的對釣魚島的管轄權,屢屢向日本“軍事施壓”,而日本也借此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論”,大筆增加了防衛預算經費,研究購買先進武器,可以說,找到了強軍借口。
中國的強硬姿態讓日本媒體驚呼“中國把日本逼向牆角。”而其實,日本也未曾示弱。兩國“硬碰硬”,自然會對兩國關係造成影響。自從2010年的釣魚島撞船事件至今,兩國的外交“鬥法”就沒停止過。我們知道,在小泉時代中日兩國關係跌入低穀,兩國在政治外交層麵曾“5年不來往”,但民間交往很是熱絡,整體上是“政冷經熱”。
所以說,測試兩國關係到底處於什麽狀態。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是民間交往。上麵兩則新聞可以作為解讀兩國關係的一個有趣切口。受兩國關係的影響,買日貨的中國人越來越少了,據調查,釣魚島危機影響中國消費者對日貨的選擇傾向。這是外交危機蔓延至經濟領域裏的體現。也就是說,外交危機引發的愛國情緒已經影響到了中國民眾對日貨的好感。
但近年來,去日本留學、工作的年輕人並未減少。從孫中山,黃興,李大釗到郭沫若,聞一多,鬱達夫等。日本在近代曆史上,就對很多中國的仁人誌士頗有吸引力。至今,也對中國的年輕人有吸引力。中國的很多大學乃至專科院校都開設了日語專業,想去日本留學的中國年輕人也有很多。
其實,這兩個新聞的反差,凸顯出很多中國民眾的矛盾心態。就像很多人對減少使用日貨的原因,所做的回答那樣,“其實想用,但優先愛國”。日本的產品有很多讓人稱道的特點,單純作為產品來講,使用價值很高。日本有很多世界知名企業,以及世界知名大學,很多中國年輕人當然想去日本工作、學習。
作為個體的人和代表國家利益或集團利益的政客不一樣,後者可以根據現實的利益作出理性判斷,而前者一方麵有理性的選擇與權衡,另一方麵卻又要考慮到民族感情、曆史恩怨。對於很多中國民眾來講,確實存在一定的糾結心態。日本對中國民眾還有多少吸引力?恰似一池既吸引又排斥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