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日本的產業供應鏈上已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整個亞洲地區除了日本和韓國(日本的主要競爭對手)之外就數中國的整體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效率近幾年都達到相當水準。另外中國市場大,能夠取得規模效應從而降低成本。結果即使最終裝配在其他國家,其零部件也有相當部分來自中國。而這些零部件,從品質,成本和效率來看即使日本本土企業也很難替代。替代了,同時也意味著競爭力下降。
還有一個是開發設計人才的問題。中國人多,城市裏普遍教育水平高。現在日本企業有把部分開發設計功能移到中國的傾向。既確保開發人力(日本理工人才短缺),也降低開發成本。確實印度是另外一個選擇對象。但是印度的地理氣候以及文化背景對於日本企業來說挑戰要比中國大很多。最簡單的例子,日本開發人員和中國開會,中方往往會安排日語翻譯,或者中國方麵根本就會說日語。而和印度人開會,就隻好說英語。當日本英語和印度英語相遇,產生的就是火星語。。。
當然上麵兩點對中國也是問題。為什麽一定要往兩敗俱傷的路上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