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顫音不止,人生貴在折騰:讀史鍾麒自傳

來源: SUDreamers 2020-09-27 11:16: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447 bytes)

2019年9月,美國舊金山的一家中文出版社——壹嘉出版社出版了《革命時期的芭蕾》一書,其實此書大有名不副實之感,因為基本上是作者史鍾麒從出生到72歲這段人生的傳記,文革時期的芭蕾隻是其中一些章節而已。

70後出生的人估計都不知道史鍾麒,但是這個名字在我童年時期實在是太響當當了。首先我記憶力超好,兩三歲的事情很多都記得,有時候有些50後的人會覺得奇怪,道:“這些事都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事情,你怎麽會知道?” 比如說朝鮮老電影《摘蘋果的時候》、《看不見的戰線》、《賣花姑娘》等,跟我同時代出生的人恐怕聞所未聞,而我記憶猶新。其次,我出生在部隊裏,操場上隔三差五放電影,所以我們看電影的機會比地方上的老百姓多得多。

記得我還是六七歲的時候,有一晚,部隊家屬們像往常一樣家家戶戶興致勃勃地帶著馬紮、藤椅、板凳,趕集一般地前往部隊操場看電影。那時候電視不普及,看電影乃是人生大事。這一天晚上我問鄰居放的是什麽電影。鄰居可能是以訛傳訛,道:“今晚的電影聽說叫《生活的襯衣》。” 我那時雖然很小,但是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還問大人們:“怎麽還有這麽個電影?”

看了電影才知道是“生活的顫音”,而不是什麽“襯衣”,影片講的是1976年清明時節北京群眾自發組織悼念周恩來總理卻遭到四人幫爪牙阻撓的事情。回想起那晚,就像昨天發生的一樣——當時人們感到最震撼的是這部電影中的兩個主人公,可謂是俊男美女,男主人公叫鄭長河,扮演者叫史鍾麒;女主人公叫徐珊珊,扮演者叫冷眉。這史鍾麒,眉清目秀、舉止儒雅,那大鬢角和高領毛衣一度成為當時男青年追逐模仿的對象,在當年一群充滿革命英雄氣概的男演員中讓人耳目一新;而那冷眉,簡直是名如其人,濃眉大眼、氣質高冷,相貌氣質絕對在當紅影星劉曉慶、李秀明、張金玲、張瑜等人之上,令人過目難忘。

一部電影讓全國觀眾記住了他倆,所以自然關注他們後麵的作品。遺憾的是,史鍾麒隨後拍了《苦果》、《丹鳳朝陽》就基本銷聲匿跡了,而冷眉之後隻有《金鹿兒》等為數寥寥的作品,後來也淡出影壇。

再後來,史鍾麒這三個字再次出現在我視野中是在記者陳燕妮1997年出版的《遭遇美國》一書中。這恐怕是公眾第一次有機會得知史鍾麒的下落——原來他已經去了美國,竟然從事起了製衣行業,先是打工,後是自己單幹,褪下了明星光環,為生計奔波打拚,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而這部《革命時期的芭蕾》更詳實地以第一人稱介紹了作者從出生到入讀上海舞校、參與《白毛女》演出初次“觸電”,一直到1988年赴美留學後隨後二三十年的經曆。嚴格來說,作為我和我周圍同樣情況的讀者,我們更關注的不是史鍾麒如何參與舞劇《白毛女》的排演,因為一部彩色電影已經讓淩桂明扮演的大春深入人心,至於其他B角、C角,幾乎無人關注。史鍾麒進入億萬觀眾的眼簾是因為《生活的顫音》,很多人誤以為他就是小提琴手。看看他的回憶錄,先挑他放下明星姿態以41歲高齡前往美國鹽湖城大學留學的章節,然後再跳讀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吳天明、滕文驥如何選中他為《生活的顫音》男一號的段落。這些重頭戲看完了,再看看他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還有眼下的狀況。

讀完此書,總體感覺這真是一個能折騰的人。想當初,人已經是千裏挑一的上芭骨幹,又在文革後中國電影黃金期拍了名導的電影,星運蒸蒸日上,卻在41歲的時候帶著1600美元前往美國鹽湖城大學讀現代舞專業。以這個年紀和這個地位,當教授已經綽綽有餘了,卻跑到美國中西部偏僻小州從零開始,不知人生是進還是退?

現代舞專業還沒取得真經,又坐灰狗長途跑到了紐約,因為有做衣服的天賦和嗜好,放棄了舞蹈,開始在製衣廠打工,並得到韓國老板青睞。之後萌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殊不知打工有打工的辛勞,而當老板又有當老板的煩惱——外麵馬不停蹄跑訂單,坊裏則要麵對懈怠和刁蠻的員工,甚至還被一拉丁女工告到了勞工局,罰款數百美元。

當他關閉自己的製衣作坊的時候,沒有一絲遺憾,卻有說不清的解脫。他又回歸到了舞蹈上來,如今定居舊金山灣區,以教授華人華僑和他們的子女舞蹈為樂。有人說,創業要慎重,要幹你在行的;在你的專業領域創業,一創業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話是有道理的,史鍾麒既然是舞蹈演員,倘若很早就創業辦一所華人舞蹈學校,就衝著上芭和《生活的顫音》這些招牌,趁熱打鐵,豈不是一開局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嗎?

當年那個花樣美男如今已過古稀之年。對於他一生的評判,作為中國人會有兩種判斷模式,一種是已經移居美國的中國人,跟他會有更多感同身受,因此很難三言兩語蓋棺定論;另一種是一輩子生活在中國的中國人,他們對海外中國人的生活理解還是很局限片麵的。舉我自己的例子吧:我當初分配到的中直機關的出版社不久前迎來了70周年慶祝活動。我們學校裏有個老師前不久發郵件給我,道:“你要是當初沒出國,現在至少也是處級幹部了吧!” 言下之意,她覺得挺遺憾的。我看到暗笑,心想,“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她壓根都沒在國外生活過,一輩子都在北京,已形成的固有思維模式就是出國的人都很慘,錯過了中國發展的大好機會,可是她不知道的是:我眼下的人生其實是我已有的人生中最幸福的階段啊!

我相信,人們眼中拋棄了明星光環的史鍾麒,一樣不會後悔自己三十年的折騰。人生貴在折騰,而每一次折騰後,都有質的飛躍!生活的顫音不會休止,折騰還要繼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