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沒燒完?“下一把火”或針對持有美國工作簽證(H-1b)的外國人,此舉或影響大量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矽穀在移民問題上的鬥爭恐怕將會愈演愈烈。
就在特朗普針對中東七國移民頒布了新的入境限製令之後,包括穀歌、Facebook、Salesforce以及微軟在內的公司都對這一行動表達了不滿,稱其有悖美國精神,恐怕會讓這個國家的創新動力受到打擊。然而,特朗普的下一道移民改革之火可能會在國內燒得更加猛烈。
據彭博社消息,特朗普內閣已經起草了一份行政命令,旨在對工作簽證項目進行大幅改革,而美國的科技企業每年雇傭的數以萬計的雇員都依賴這一項目拿到工作簽證。
一旦貫徹執行,恐怕將迫使諸如微軟、亞馬遜以及蘋果等公司轉變他們的人才招聘方式,並迫使諸如Infosys Ltd.和Wipro Ltd. 等印度外包公司進行改革。各大企業將不得不首先嚐試雇傭美國本土的工人,而且如果要雇傭外籍員工的話,最先考慮的也將是薪資條件最頂級的那一批。
“我們國家的移民政策在設計以及執行上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為美國的利益服務,”彭博社看到的改革草案副本稱,“外國勞工工作簽證項目在管理上,應該保護美國工人以及現有合法居民的權利,這就要求優先保護美國工人--我們那些被忘卻的勞工階層--以及他們所從事的工作。”
美國最初設立外籍人士工作簽證項目是為了幫助美國企業在無法從國內找到合適人手的情況下從海外招募人才。很多情況下,企業雇傭的人才填補的都是高度技術性的崗位,包括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但近幾年,有一些批評聲音稱,工作簽證計劃被濫用,導致海外廉價勞工湧入美國,搶了本土工人的飯碗。收到H-1B簽證最多的是科技外包公司,主要都是印度公司。
“技術移民為創業公司的興起、專利獲取以及美國公司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公司的成功反過來又創造了數萬乃至數十萬的新的工作崗位,”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Gary Burtless稱,“限製這些人的簽證申請--我無法想象這如何能被視作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特朗普政府沒有回複對改革草案的置評請求。
還不太清楚一旦被總統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簽署後,該舉措會有多大的效力。美國國會同時也在就簽證改革開展工作,如果要通過新的法律,兩黨必須要合作。來自加州的民主黨議員Zoe Lofgren上周曾發起一份法案,要求收緊H-1B工作簽證的要求。
Lofgren在一則聲明中稱,“我的法案將讓H-1B重新回到它最初的原意上去--從全世界找尋最好的人才,用富有天賦、拿高薪、擁有高超技能的勞工來為美國勞動力大軍提供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