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北克,加拿大土地麵積最大的省,人口人數僅次於安大略省位居第二,各種礦產,自然資源豐富。
其最大的城市是蒙特利爾,1980年以前,蒙特利爾在加拿大是絕對的排名第一的城市,在整個北美的排名也非常靠前,各種影響力都很大,舉辦過1976年的夏季奧運會,1967年世博會。城市很早就有了地鐵係統,經濟相當發達。
後來1980年和1995年的兩次公投,讓蒙特利爾的經濟情況一落千丈。就連蒙特利爾人最喜歡的冰球隊也從1993以後再也沒有得過冠軍斯坦利杯,而再次之前,蒙特利爾人的加拿大人隊一共得了23次總冠軍,無人能望其項背,也是蒙特利爾人津津樂道的驕傲。
蒙特利爾的曆史是一個典型的政治毀掉經濟的案例。
為了一些人的理想,文化曆史,語言優勢,或者權力,或者信念,或者是民族主義,一些政治領導人開始代表魁北克和加拿大聯邦政府進行長期的鬥爭,爭取法語的地位和魁北克獨立的政治地位。據說在以前,蒙特利爾很多大公司以及大公司的總部,他們的中高層領導人大部分是講英語的,職位偏低的農村偏遠地區的人隻會講法語。因為魁北克最初是法國人的殖民地,後來被英國打敗了,法國政府簽條約不管了,剩下的法國移民就一直留在了魁北克,人數上應該是占優勢的。但是因為後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很多高級官員和經濟方麵的高層都是講英語的,後來法語的政治家開始要求提高法語地位,加上1967年7月24日法國總統訪問加拿大在蒙特利爾發表的著名的“魁北克獨立萬歲”的演講,魁北克獨立運動從此走上了不歸之路。
其實作為一個在蒙特利爾的中國移民,我們可能無法評價魁北克是否應該獨立,但是魁北克的政治嚴重影響著蒙特利爾的經濟,語言法嚴重影響著蒙特利爾華人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兩次公投之後,蒙特利爾都出現了大量英語公司和英語人口外遷,房價狂跌的情況,這也是蒙特利爾中國人最最不願意看到的,而且肯定伴隨著工作市場疲軟。所以,作為蒙特利爾華人,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魁北克的政治發展,因為它真的影響到我們移民生活的方方麵麵,現在的法語語言法讓華人移民孩子上學都成了一個不小的問題。
對於獨立運動導致蒙特利爾經濟倒退,魁人黨的領導人從來不承認,他們說這個經濟發展情況會有很多因素決定,很難說是推動獨立造成的,當然社會不是一個數學公式,你永遠無法證明,而且曆史也無法假設,但我們的確可以看看出現的結果。
以前加拿大四大銀行,皇家銀行RBC,蒙特利爾銀行BMO,TD和Scotia Bank的總部都在蒙特利爾,後來擔心政治導致經濟政策不穩,全都把總部遷出,形成了多倫多的金融街。還有很多大公司的總部也是同樣的理由搬到了多倫多,這些高級職位的流失導致消費能力下降,影響了經濟的各個方麵,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是,多倫多迅速崛起成加拿大第一大城市,而且和蒙特利爾的差距還在加大,而且經濟方麵,靠石油產業興起的卡爾加裏也取代了蒙特利爾成為第二大經濟城市(這個消息不一定準確)。
回歸到語言法對於蒙特利爾的影響,語言法101法案是當時聯邦政府和魁北克政府談判妥協的結果。
這個法案確定了法語作為魁北克唯一的官方語言,要求有超過50個員工的公司必須使用法語作為工作語言,公交係統和路牌使用法語,你會發現作為一個旅遊城市,蒙特利爾的地鐵和輕軌是隻使用法語報站和發布緊急通知,那些不懂法語的遊客或者市民隻能靠猜或者問別人來值得公交係統是否出了問題。另外,對於蒙特利爾華人最為頭疼的莫屬孩子上學了,如何選擇法語學校,英語學校。因為根據語言法101,如果父母不是英語母語,孩子是不能上英語公立學校的(而且學校數目很少),這樣的話,中國移民的孩子要不上法語公立學校,英語私立學校或者法語私立學校,而私立學校的學費很高。很多蒙特利爾中國人為了孩子上學到處在比較學區,找好學區的地方買房。如果父母法語不好的情況下,連孩子的家庭作業也無法輔導,更不用提家長會了。
很多時候政府發給你的文件也是法語的,但是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政府服務如果要求的話是可以得到英語服務的,但是有些政府網站的有些資料就隻有全法語的版本。
回歸語言法對於蒙特利爾經濟的影響,其實最想說的一個觀點是,本來法語對於蒙特利爾是個優勢,但是由於政府過度立法,過度強製法語,導致好好的一個語言優勢變成語言劣勢。蒙特利爾有著來自世界上各個國家的人才,本來這些人都可以為蒙特利爾經濟做出很大的貢獻,而且員工會另外的一種語言非常有利於蒙特利爾公司的國際化,基本上所有國家的語言在蒙特利爾都可以找到,這樣就增加從這些國家得到客戶的機會。現在政府的語言法強製法語,很多新移民因為法語不行很難找到工作,隻能做一些體力活或者呆在家裏,浪費了太多的人才資源,也加重了政府的財務壓力。目前蒙特利爾移民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這些國家的移民都基本上英語是第一外語,本來大家做技術的就不容易,學習了很多年的英語,英語也不是母語,這個時候,你讓他再去學習法語才能融入蒙特利爾的就業市場,這個對於從事技術的中國移民,印度移民是非常不易的選擇,當大家看到多倫多或者卡爾加裏有工作機會的時候,很多人就選擇離開蒙特利爾了,由此,蒙特利爾失去了太多的人才,你說如此做法,經濟能變好才怪呢。
另外,對於留學市場來說,加拿大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的目的地,而且蒙特利爾有北美大學排名非常高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College),但是從中國直接過來到麥吉爾大學留學的留學生不是很多,一個是這個大學排名高,不好進入,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雖然大學是英語的,但是城市是法語的,校外的溝通會有些問題,而且如果留學轉移民的話,你還需要再學好法語,而在多倫多就沒有這個問題,留學之後直接可以轉成移民,技術再好點,用英語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應該不難。
蒙特利爾有不少比例人口是英法雙語的,加上各個國家來的移民,蒙特利爾人的語言本來是有巨大優勢的。
這就是為啥一個差勁的政府能把一個語言優勢變成語言劣勢。
不過稍微令人放心一點的消息是最近魁人黨政府放棄了加強101語言法的14法案,要不然蒙特利爾語言環境會變得更差。
原帖發表在第一蟹蒙特利爾中文信息網上,原帖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