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參照前輩的綠卡之路,對自己的綠卡申請做個小結
背景介紹:
Biomedical science field
30+ published papers, 5 first authors,
50+ abstracts, 10 first authors
500+ citations
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wards (1 first prize, 1 second prize)
2 journals reviewer
4 memberships
來美國6年多,前天剛收到綠卡。我是個挺懶惰的人, 不愛動腦筋和動筆。雖然看起來文章數不少, 大部分是跟別人坐車,即使是第一作者,代筆的是我的二老板。當然我有個優點就是動手能力比較強。大老板很欣賞我這點。在我申請綠卡的4,5年間,大老板一直都非常支持。幸運的是我的老板是很老資格的大老板,經費非常充足。我沒有對工作的擔憂。早拿晚拿綠卡對我來說,本沒有什麽,但是對我家人,就很麻煩。他們的EAD每隔1,2年要更新要花錢, 駕照也要換。
就因為我的懶惰,使我的綠卡遲到了至少3年。因為我非常頭痛自己準備推薦信和寫COVER STATEMENT。 我不知道怎麽才能把自己吹得美國缺我不行的程度,雖然我自覺我的硬件條件還不錯。 後來決定由雇主申請EB2。不用我自己操心,其實打廣告等事情是很繁瑣的, 幸好我們的秘書很有經驗。 反正怎樣老板都同意。其實,如果我要申請EB1, 大老板答應幫我找推薦人。可是我得自己寫好推薦信。就這樣,我申請的EB2 I-140班都批了3,4年了綠卡還看不到頭。直到去年勞工失業了,才感到有壓力和迫切想要綠卡。逼到頭上,下決心辦EB1。整理材料,弄推薦信(7封),申請會員和雜誌審稿人花了幾個月。從遞交申請到拿到綠卡共計6個半月。其中I-140 花5個多月,I-485用1 個月(其中可能因為我的排期早的原因),不管怎樣我算解脫了, 其實我一點也興奮不起來, 早已經麻木了,日子還是一樣的過。
在此,奉全有誌申請綠卡的人,能努力向EB1靠的還是努力吧。而那些等待EB2 排期的,如果工作沒有危機的,其實也不用太心急。象我這樣一來,勞民傷財(花了兩次申請費和律師費加上申請會員費,還死了很多腦細胞),其實我現在還有點LOST了。好象沒事可盼的感覺了(千萬別說我賣乖,是真實感覺)。
以上是我對自己申請綠卡的一個總結。不知道對別人有什麽幫助。你們隨便看吧。
Timeline:
EB2 labor certificate @TSC:
7/03, submitted, I-485
8/07, Notice received, I-485
10/07, Approved, I-140
EB1b, NSC:
Relink舊485到新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