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究竟誰更傻:中國人排隊出國VS老外蜂擁來淘金

[轉帖]究竟誰更傻:中國人排隊出國VS老外蜂擁來淘金

馬王爺的三隻眼

本來這幾天來個朋友,外地的。他的兒子要去澳洲留學,以後也並沒打算回來。前些日子說,不來北京了,手續辦完,直接從當地走。他要喝的五糧液,隻能等下次了。

送子女出國,似乎是當前父母的任務。你看那留學谘詢展,黑壓壓的人群喲...很多父母,為了子女,不惜以身試法。不是有個“無恥的”的貪官說,他貪汙是為了把子女送出去,為國家培養人才嘛。夠黑色。

為什麽要送出去?答案五花八門--有一點其實就從根本上說明了問題,他決不會把子女送到某些國家,而隻會送到某些國家。而出去的,相熟的,是不主張他們回來的。有一些朋友回來了,我們也歎:為什麽回來呢?陳丹青回來了--不是又走了嗎?當然,北大的張某回來了,過得似乎很好,我問了他的一個前輩,老人不屑道:人品不好...在外麵也混不下去了...

有一些人辦完移民,繼續在國內工作--這個策略讓很多人認可,背後的東西其實不需要多解釋。

昨天剛好看了一篇文章,有點類似於以前《參考消息》上國際友人對我們國家的重視。這個國家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並不是誰幾句讚揚就會變得更好,但很多時候,不知道是領導還是群眾,更喜歡捧。文章是中新社轉的聯合早報的,大意是:美國商界現在常提的一個話題是,去年你去過幾次中國?舉例說明要在職場有所作為,首先要了解中國雲雲。文中提到了很多著名的投資機構的CEO等等,一年來中國好多次。

這話我相信。中國發展到今天,做生意的,忽視這個巨大的市場,那簡直是自己跟錢找別扭。但這也隻是證明了資本的逐利性罷了--中國的商人不是去越南、非洲、中東甚至朝鮮做生意嗎?一年去很多趟啊。其他的,似乎並不能直接引證出來,就如同經濟學書籍上的說的,某地環境汙染嚴重,某地某種病發病率高--也不能就說此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我倒是道聽途說了一些所謂的國際高層友人,被我們的中介公司花大價錢請來,明星般四處演講,說些主人愛聽的話,拿走哢哢響的綠票子--不過我們隻是評論,人家這些也是合法的,就是不要把那些桌麵上的話太當真。

有點慨歎的是文中最後一部分,高盛一個退休副總裁:“讓他不解的一件事情是,中國最好的大學畢業生的“第一誌願”是出國進修,然後是加入外企,其次才是留在國內工作和念研究生。”他認為,在全球最聰明的頭腦都在拚命往中國跑的時候,中國年輕人的目光也應該放得更為長遠。

我理解他的“不解”,他肯定不解啊--就跟城裏人說鄉下人,你們那裏山青水秀,吃的都是營養雜糧,為什麽要跑到城裏打工受罪?你看,我們一有時間都去你們家鄉呢。

這個比方不完全合適,有點意思就是。我理解城裏人去鄉下,也理解青年人出國的想法,甚至理解他們不願意回來的想法。群體有時候是盲目的,但群體並不傻,每個人都會算自己的機會成本。還有,真正能出去的,畢竟是一小部分,看看北京每一個招聘會門口,那擠得東倒西歪的鏡頭--那還隻是為了要買一張10元錢的門票!

突然想,如果宣布各國之間可以隨便移民--那,會是什麽樣的情形?不過這個想法一部分的回答,總設計師以前就用來回擊過西方國家對於我們計劃生育政策的指責。

中新社轉這篇文章,人民網登了頭版,自然有他們的想法。我呢,也有我的想法。看完文章,看看身邊,想想大眾(嗬嗬),突然就想起那著名的一句:何不食肉糜?雖說事不同,但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所有跟帖: 

利益使然,有何可怪?出國的中國人的利益在外國, -klop- 給 klop 發送悄悄話 klop 的博客首頁 (50 bytes) () 07/19/2007 postreply 09:37:54

回複:社會需求決定的 -springjeremy- 給 springjeremy 發送悄悄話 springjerem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9/2007 postreply 10:04: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