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幸福感排271

港增長競爭力全國尾7

綜合競爭力6連冠 幸福感排271

 

【明報專訊】香港綜合競爭力雖然仍然連續6年保持全國第一,但內地追趕強勁,香港的「綜合增長競爭力」在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僅列倒數第七,其中科技 競爭力和基礎設施競爭力發展停滯不前,是香港的「軟肋」。在幸福感得分方麵,香港位居271,與經濟發展不相符。《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指香 港有必要重新定位,建議未來戰略為建設「全球城市」,深圳將與香港「聯合」,擔當高科技和創新中心。

 

特區政府發言人稱,香港麵對的是全球競爭,必須繼續發揮既有優勢,以及改善相對的弱項,才可持續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被指轉型慢 「有增長無發展」

中國社科院昨在北京發布《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下稱《報告》),這次報告由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博士牽頭,《報告》預定下周一在香港發布。

報告說,香港綜合競爭力多年來一直保持全國第一,連續兩年綜合競爭力指數為1,但縱向比較,香港與上海、北京、深圳、台北差距在逐漸縮小。報告認 為,造成香港優勢減弱的原因,一是內地發展潛力巨大,二是香港自身經濟轉型相對較慢,服務和金融業之外的產業呈現「有增長無發展」特點。

綜合增長競爭力方麵,香港隻有0.256分,比去年的0.280低,連續兩年位列倒數10名之內。報告稱,金融危機後香港經濟迅速反彈,亞洲崛起特別是內地經濟的持續強勁增長,為香港未來經濟增長奠定基礎,但香港作為成熟與高度發達城市,增速低於內地很多城市。

基礎設施停滯 科技明顯落後京滬

報告讚揚香港經濟效率和發展成本競爭力優勢明顯,值得內地城市學習;人力資源、資本競爭力優勢依舊,製度競爭力引領全國,政府管理能力強亦堪稱全國典範。但同時,科學技術競爭力僅排26位,明顯落後於北京、上海、深圳及廣州,「裹足不前,劣勢明顯」;地鐵 、機場、貨運碼頭等基礎設施停滯不前,政府對相關投資明顯不足;此外,香港的城市環境競爭力下降,2010年3月本港空氣汙染 指數超過400點,創下1998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水平。

報告指出,過去香港長期對自身定位不明確,帶來諸多問題和困惑,有必要重新定位:經過10至20年的努力,將香港建成匹敵北美紐約、歐洲倫敦的「全 球城市」。具體而言,大珠三角區內分工合作更明顯,香港成為大珠三角龍頭和核心城市,主要發展金融中心、管理中心、服務中心,深圳擔當高科技和創新中心, 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廣州為區域性國際城市,綜合服務南中國和東南亞的中端城市。

報告﹕港民眾要有危機意識

報告建議,香港民眾要有危機意識,反思政府角色,提供公共服務;為強化自身高端,應增加教育支出,擴大外地生比例,促進科技創新,成立科技發展局。報告又認為,香港的經濟規模優勢已不再明顯,貧富差距較大,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建議香港政府解決住屋問題,降低生活成本。

研究指出,香港人的幸福感指數亦相對落後,在內地500個城市排行271,比09年下降73名,下降明顯,與經濟發展不相符。

學者﹕入大學率低 難轉知識型經濟

香港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香港轉型緩慢,與本港勞動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偏低有關,特別是曾接受大學教育的,多年來仍維持17、18%,不僅大幅落後於新加坡、韓國,亦比不上內地。

他說,因為學識水平不夠,多年來無法轉成知識型經濟,現時本港亦仍以服務行業主導,而且集中與旅遊相關,屬較低技術工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