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口研究報告?先看誰寫的和作者是否得益.

通常報告都是以一個很簡單的教育程度作為人口質素的指標,因為該指標客觀,容易測量.

拿香港人口教育程度低作為爭取利益的理由早就成了教育屆的常用武器.政府撥款拿到了,漲教師的工資.教育屆從中得益.

你可以預見所有的報告都會盡量誇大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報告的作者就是想讓政府多給錢.

怎樣定義人口素質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健康,年齡分布,職業教育等因素是不可能以一個指數代替.

但是,教育的錢如何分配?投入到中小學,幼兒園,還是全花在大學世界排名榜上?說到這,我又不得不說了,香港八大校長都是撈錢不幹事的.如果大學是上市公司,他們的年度報告沒有一個PARTNER敢簽.就去年八月,雷曼事件導致數所大學的財政儲備少了十億9每所平均).原來大學財務部是隱形的雷曼苦主,買的不是迷你債券而是正常麵值的雷曼債券.但是,校長們都不願把期後事項納入本年的報告.看,錢就是這樣被花掉的.

以我的觀點,教育適可而止就對了,不要讓社會感到尷尬就行了.在美國,汽車工人和長途貨車司機掙的錢有十幾萬USD,也不需要很高的文憑.非要拿個哲學PHD,在小學校教書,拿著3-5萬天天哭桑.這就是我說的令社會感到尷尬的例子,何必?

在香港二十幾年,我麵試了一代又一代的應聘者,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教育水平的趨勢."看,教育經費的錢就是這樣被花掉的."這是我每次REJECT一個麵試者之後說的話.

同時我也反對有了文憑就應該拿多些錢的觀點.說到底,要看這人為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不是他/她讀了多少書.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