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南極旅遊,11天的,看個新鮮。先轉個帖子熱身。
最偉大的失敗
“若想要科學探險的領導,請斯科特來;若想組織一次快速而有效率的探險,請阿蒙森來;若是你處在毫無希望的情景下,似乎沒有任何解決辦法,那就跪下來祈求沙克爾頓吧!”
Raymond Priestly 爵士(南極探險家,曾參與沙克爾頓和斯科特的南極考察隊)
在去南極的船上,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聊天。 說起為什麽來南極,國內的朋友大多說是因為這裏遙遠而神秘,或者是因為帝企鵝日記,或者是這裏的美景。
而在國外的朋友中,包括船上的探險隊員們,最常見的回答是一個人的名字,最常見的句式是:“我小時候讀過關於沙克爾頓的冰海求生記。。。。。。“對於很多西方人來說,沙克爾頓就是南極的符號。在曆史上,從沒有一個人像沙克爾頓這樣:他每一次的探險都沒有達到目標,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以失敗告終,而他的影響力卻如此深遠。對於我們這樣崇尚成王敗寇的國度,這實在耐人尋味。
• 1901年-1903年,他跟隨斯科特率領的”發現“號南極探險隊嚐試征服南極點,因為準備不足,他出現了嚴重的壞血症,全隊不得不放棄目標而返回。
• 1907-1909年,他自己組織並領導了”獵人號“英國南極探險隊,目標還是南極點,在南緯88度23分,離極點不過100多公裏的地方,為了探險隊的生存,不得不放棄目標。
• 1914-1916年,他組織”堅忍號”準備徒步穿越南極大陸,這次也沒有成功,由於浮冰困船,他們甚至都沒有能踏上南極大陸。
如果以目標是否實現來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的話,沙克爾頓幾乎所有的探險都是不成功的。可是,為什麽他能夠贏得如此多人的敬重並在無數年輕人心中撒下南極的種子呢?這個人,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2000年,英國克裏斯蒂拍賣行以以4935英鎊的價格拍出一塊保存了九十多年的餅幹。據說,競得者是英國一位歐洲糕點曆史研究專家,他買的不是餅幹,而是這塊餅幹背後的故事。
那是在1907-1909年的南極探險活動中, 沙克爾頓所率領的隊伍來到了距南極點隻有100多公裏的地方。此時大家饑寒交迫精疲力盡,為了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近在眼前的南極點。回程是和饑餓進行的賽跑。當時他們每天上午的口糧就是1塊餅幹。有一天,隊員懷爾德病了也很虛弱,早上饑餓的他狼吞虎咽了自己分到的那塊餅幹。此時,沙克爾頓把他自己的那塊遞了過來放在懷爾德手中。
”老板,這是什麽意思?“懷爾德問
”你比我更需要它。”領導回答說。
在南極的冰天雪地,在被迫放棄目標的失望中,在冰冷而殘酷的環境裏,在近乎彈盡糧絕山窮水盡的情況下,一塊餅幹也許關懷生死,一塊餅幹可以超越生死。懷爾德被沙克爾頓的無私所深深打動,他把這個故事溫暖地記錄在了自己的日記裏:
“沙克爾頓私下裏逼著我收下了這塊餅幹,如果我同意,他甚至要把晚上那塊也給我。我懷疑,除了我自己之外,世界上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完全了解這塊餅幹代表著怎樣的慷慨和關懷。但我深深地理解,以上帝的名義,我會永遠記住這塊餅幹,它是無價的,上千英鎊都不賣。”
當時懷爾德沒有舍得吃掉這塊餅幹。沙克爾頓爵士於1922年去世後,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探險家,他把這塊餅幹珍藏了起來。懷爾德於1933年去世,時隔60多年,他的孫子將餅幹連同相關日記一起委托給克裏斯蒂拍賣行予以拍賣,價值果然上千英鎊。
在那次旅途中,懷爾德曾發誓再也不來南極了。但是,很快,有一天在帳篷裏,沙克爾頓問他是否要一起再嚐試一次極點。懷爾德寫道“我在日記裏清楚地寫著這次探險終結了所有我對極地探險的夢想和欲望。沒有什麽能讓我再來麵對這裏恐怖的冰川和可怕的高原。但是對老板的敬意和崇拜讓我毫不猶豫地說了yes,然後我們接下來開始討論細節。” 後來懷爾德參與了”堅忍“號遠征並在冰海求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堅忍“號這次遠征是沙克爾頓最為人熟知的一次探險,這段英雄史詩後來被寫成小說,拍成電影,編進MBA領導力教程,成為人類在極端環境下求生的典範。
1914年探險隊從英國出發一路南行來到隻有少量挪威捕鯨人的亞南極島嶼南喬治亞島。從這裏,“堅忍”號揚帆駛向威德爾海。威德爾海是風暴和冰山橫行的地方,捕鯨船都望而卻步。這裏是人類活動的禁區,鯨魚的天堂,人稱魔海,船隻幾乎無法航行。一個半月後,為魔海而特殊設計的“堅忍”號在冰山與冰海的間隙中頑強駛過了近2000公裏,在距登陸點還剩大約100多公裏的地方被大片流冰群包圍,急劇下降的氣溫凍結了海冰,“堅忍”號寸步難行。 從此它隻能隨著浮冰從1915年1月一直漂到了10月。10月,巨大的冰山又纏住了他們。28名船員中有的是海軍水手,另一些是拖網漁民,還有一些是剛從劍橋大學畢業作為科學家參加探險的學生。船上最年輕的人則是一名叫做布拉克波羅的美國少年,他是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偷偷搭船混進來的,沙克爾頓被其決心打動而帶上了他。所有的人都懷著不同的希望和相同的夢想聚到一起,而現在,已經看見了南極大陸,這些希望卻化成了泡影。
對沙克爾頓來說,他為了這次遠征準備了5年,耗去了大量精力財力,放棄意味著債台高築;他如今年屆四十,歐洲正忙於一場大戰,往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探險機會了。人生夢想就此破滅,他內心的失望乃至絕望可想而知。
10月24日,大塊流冰向船首船尾同時襲來,在前後左三麵夾攻下,船腹被撞穿,海水向裏倒灌。深知大勢已去的沙克爾頓在進行了最後的努力後痛苦而果斷地下令棄船。
他召集大夥一起商議,鼓勵大家振奮起來,然後指出求生的路線去600公裏外的坡雷島。 介紹完當前的情況。他把口袋裏所有的金幣都扔在雪地裏。然後他拿出英國女皇送給他的聖經,撕下兩頁帶在身邊,然後把聖經放在雪地裏,轉身離去。
領導展示出的決心鼓舞了大家,但在冰麵上拉著給養長途跋涉則被證明是徒勞的。他們最後決定在浮冰上紮營過冬並生活了6個月。後來浮冰開始裂開,28個人帶著基本口糧和露營設備擠上了3艘小船。氣溫降至零下10度,海浪傾瀉在毫無遮掩的小船上。他們夜以繼日,時而穿過漂著流冰的危險海域,時而穿過大洋上的驚濤駭浪,在幾次改變方向後,沙克爾頓下令朝正北方挺進一塊小小的陸地——大象島。
到達大象島之前是連續七晝夜未能合眼的可怕航行,在寒風中,他們的衣服全都如同一層厚厚的冰甲,船旁是環伺的虎鯨。經驗老到的漁夫此時嚇得哭泣。年輕的學生們則不停歎息。沙克爾頓也感到筋疲力盡了,但他每日每夜都麵帶微笑堅持站立在船尾,為的是讓大夥看到希望。登陸後他們驚喜地發現這個島上有海象海豹和企鵝,至少食物不用發愁了
沙克爾頓明白,在這座孤島上根本等不到來營救的船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由他和幾名精銳帶上最大的救生船“凱亞德”號,劃過南大西洋上這1300公裏號稱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一段海路,前往南喬治亞島上的捕鯨站去求救。
從出發後的第二天起,長不足15米,寬不過2米的“凱亞德”號便陷入了困境。在2周多的航行中,大多數日子都遇到了8至10級的大風。但是“凱亞德”號依然堅持著穿過一切狂風激浪,他們堅持做飯,堅持將艙裏的積水舀去,堅持揚帆落帆,並始終把握著方向。 終於,16天後他們穿越大西洋上的風暴來到了南喬治亞。後來的極地曆史學家亞曆山大認為這是航海史上最了不起的一次壯舉,沒有之一。
好不容易到了南喬治亞島,登陸地點卻是島的西岸,由於捕鯨站在島的東側。他們幾個必須要翻山越嶺穿越內陸。 沒有地圖,沒有帳篷,沒有睡袋和任何其他登山設備,他們的工具就是一個木匠斧。經過種種努力和不眠不休的36小時跋涉,他們跨過了危機四伏的冰川,雪原,崎嶇山嶺,在5月20日下午3時幾個人終於到達了斯特姆尼斯捕鯨站附近,臉又黑又髒,纏結的亂發沾滿鹽漬拖到肩膀,他們的麵目猙獰可怕。 第一個見到他們的挪威捕鯨人被嚇跑了。但是認出他們後,挪威人還是熱情地接待了這幾個落難者,他們把沙克爾頓等扛進了捕鯨站。此時距離他們從南喬治亞島出發已經一年零五個月。之後沙克爾頓又不顧他人勸阻,親自率船,在多次失敗的嚐試後,終於把困在大象島的所有船員全部救了出來。
在他率領小隊駛往南喬治亞島之前,沙克爾頓曾經秘密寫下一張紙條交給一位留守在大象島的船員,相約20天後如果他還沒回來就打開看。紙條上寫著:“我一定會回來營救你們,如果我不能回來,那我也已經盡我所能了。”而事實上,由於多次嚐試失敗,沙克爾頓4個月後才帶領營救船趕回,留守隊員們毫發無損,而那張紙條卻始終沒有被打開過。一位船員說:“因為我和所有人都一直堅信沙克爾頓一定會成功,他不會丟下我們不管。”
讓我們把鏡頭切回到在浮冰上困了10個月後棄船的那一刻。對於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在那樣一個時候,遠離文明世界,沒有家人,被困在數百公裏的海冰中,沒有了回去的交通工具,徹底失去了安全感,缺乏足夠的淡水和食物,這是絕對是最令人絕望的境況。在曆史上,無數的海員和探險者都在這種情況下向命運和恐懼投降,喪失了勇氣乃至生命。在今天,一個遠在2000多公裏外的核泄漏就足以讓這片土地的人們在恐慌中一天之內搶光所有城市所有的鹽。但對於沙克爾頓來說,絕望和恐懼根本就不是一個選項。他展示出的勇氣和希望如史詩一般把這次跨越南極的失敗變成了一次堅忍求生的傳奇。所有28人在一起,在冰上,在遠離一切文明的地方,度過了兩年艱苦的日子,沒有一個人喪生。他的這次探險被稱為“最成功的失敗”。他500多天危機四伏的冰上漂流更是永留南極乃至人類探險史冊。 在看起來讓人如此絕望的困境中, 沙克爾頓能一直不斷喚起並激勵他的隊員堅持下去的願望和勇氣,最終帶領著他的團隊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出埃及記,沒有劈開的紅海,沒有神跡,他憑借自己卓越的領導力挽救了所有人的生命。這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奇跡。
作為探險家,沙克爾頓沒有到達過他夢想中的極點,也沒能穿越南極大陸,而且他還經曆了阿蒙森斯科特和其他所有探險者所沒有遭遇過的危機和困難。然而,作為一個領導者,他帶著他的隊員們屢屢死裏逃生。他對探險隊隊友的無限尊重,信任和關愛都閃耀著人的光芒。他的一位隊友稱他為“世間最偉大的領導者”。
他的隊員對他無比熱愛:當大象島被困四個月的船員看到一艘陌生的智利船上走下來的是沙克爾頓,他們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我們得救啦”,他們當時高聲歡呼“感謝上天,頭兒還活著!”
有個隊員 Frank Worsley在回憶錄中寫道:
“我記得在堅忍號沉沒後他是如何帶領我們穿過冰海,他是如何用他天才的領袖才能讓我們大家保持健康,他怎樣用他人格的巨大力量讓我們鬥誌昂揚。命運的骰子一直在和我們作對,而他,則用榜樣的力量帶領我們逆風而行走過這樣的人生考驗,帶著我們最終戰勝了自己 ,贏了這場賭局。“
8年以後,沙克爾頓又踏上了去南極探險的征途。但他在踏上南喬治亞島之後的一天因心髒病突發而死去,時年47歲。 應他妻子的要求,他的遺體埋在了南喬治亞島的Grytviken地區。今天,他依然安息在島上小小的墓地 。
在他的墓碑上刻著他的座右銘:我相信,人的一生,應該竭盡全力去獲得生命最好的獎賞。
他還曾經說過:“我們的確沒能到達南極點,但後來者可以追尋我們的足跡,如果他們失敗了,人們還會繼續。因為我相信,探索未知之地是人類的天性。唯一真正的失敗,是我們不再去探索。”
極點,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終極。對於每一個勇於挑戰自己的人來說,每一步都是自己的極點。或許這種生命自身在麵對強大自然時候的堅忍和頑強,才真正體現了微小生命個體的偉大。成功,也許不在於是否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而在於你是否真正突破了自己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