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核電,談何容易?!
日本的核災給全球百姓帶來巨大的恐慌——在災難大片一樣的新聞報道鏡頭前,德國的民眾的反核運動一夜之間重新壯大起來,數十萬人走上街頭,對退出核能的要求不容質疑。今年3月,梅克爾總理宣布立即關閉德國17座核電站中最老的7座。誰知這一明顯討好民眾的措施,卻並沒有令執政黨獲得更多的民心,反而令其在聯邦選舉中節節失利。而由此帶來的政治、經濟甚至司法的糾紛,帶來了政界和經濟界更大的震蕩和恐慌。
能源公司損失慘重,政府成被告
隨著7座技術陳舊的核電站新近被關閉,德國近日成為電力進口國家。聯邦電網局負責人庫爾特(Matthias Kurth)周三(4月6日)在波恩表示,自這7座核電站被關閉以來,德國進口2500兆瓦電力,相當於兩座核電站的發電量。庫爾特承認,目前,誰都難以預計,今年全年的情況會有何種發展。庫爾特同時表示,認為核電站關閉後電價會上漲的憂慮並無道理。
為遵守巴登-符騰堡州政府的命令,Neckarwestheim一號和Philipp*****urg一號兩座核電站於17日關閉。據計算,關閉Neckarwestheim一號發電組,巴登-符騰堡能源公司(EnBW)每天損失70萬歐元,Philipp*****urg一號發電組不運作,每天帶給核電公司的損失至少為80萬歐元。
德國工業官員預測,7座核電廠關閉三個月將使德國四大能源公司損失超過5億歐元(約7.1億美元)。
4月1日,德國能源巨頭之一RWE康采恩向卡塞爾行政法院正式就比布利斯(Biblis)核電站被暫時關閉提出起訴,成為首間挑戰總理梅爾克核能政策的公司。該公司的CEO格羅斯曼(Jürgen Grossmann)強調聯邦政府做出的暫時停業的決定缺乏法律根據,要求政府為核電站停運造成的巨額損失買單,雖然格羅斯曼不願對公司損失發表意見,但電力行業專家表示,由於必須在現貨市場購買價格較貴的電力以履行電力交付合同,RWE的損失約為1億歐元(1.42億美元)。其他幾個電力公司,如E.on也將效法RWE對德國政府新征收的核電稅種提起訴訟。
“記錄錯誤”引發的政治危機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兩周前梅爾克核能政策急轉彎時,德國政府對未來核電的政策仍不清楚。不過梅爾克所屬基民黨與聯合執政的友黨自由黨上個周末在兩個重要的邦選舉中慘敗,讓反核的綠黨得勝,已讓這兩個政黨上緊發條。
梅爾克表示將在夏季提出逐步汰除核電廠的計劃,她說:“我對核能的看法已因日本核災而改變,我們絕無可能不做調整。”
而近日德國經濟部長Brüderle(FDP)關於政府暫緩延長核電站期限是為了即將舉行的巴符州和萊法州議會選舉需要的言論,在德國引起一片嘩然。 該言論最初由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的一份文件披露後,該聯合會出來澄清是文件“記錄出錯”,為此聯合會總幹事Schnappauf 已經引咎辭職。
基民盟(CDU)和自民黨(FDP)聯合政府極力避免關於核電廠隻是為了贏得選舉而暫時性關閉的印象。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委任17位來自退休政客、企業以及學術和宗教等社會各界的“高士”組成核能政策“倫理委員會”,並在周一正式開始工作。委員會將從現在到五月底為新能源時代的關鍵能源政策變革以及製定新核能法(Atomgesetz)提供谘詢和建議,其焦點是氣候保護、能源政策以及核安全。 委員會設兩位主席,其中之一是前德國政府環境部長Töpfer,(基民盟) 另一位是德國研究協會(DFG)主席Kleiner 。
前者認為:“我們不該貿然放棄核能,因為我們必須解決一個社會問題——能源價格對很多人來說,帶來了很多的經濟負擔。” 他表示政府急速改變核能政策將降低德國人福利水準 因此需三思而後行,不能讓經濟成果付諸東流。而另一位主席則說:“隻是關閉幾個核電站沒有什麽用,我們為此必須進口核電。” 從目前情況看,上述組成人員對是否結束核能存在著不同觀點。
海外市場——德國能源公司的希望?
據德國《明鏡》在線報道,德國國內掀起反核能熱潮以及聯邦政府徹底改變核能政策的同時,德國政府非常樂意看到海外核能的興起,因為這其中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根據阿瑟·D·利特爾谘詢公司的一項調查,目前全世界計劃修建和正在修建的核電站有170座,共安裝反應堆560 個。德國在其中有高達6280 億歐元的訂單。雖然2001 年紅綠政府決定,不再給予核能擔保支持。但是黑黃聯盟政府采取新的路線方針,推翻了這條決定。
外長韋斯特韋勒解釋說,德國政府出於“生態和經濟原因”支持出口核能技術。他還說:“關鍵是,很多國家由於環保原因,需要修建核電站,因此我們很樂意用我們的尖端技術參與其中。”這個方針被德國大型核能企業總裁視為基本條件,以便德國核工業在世界性核電站修建熱潮中獲利。德國能源大戶RWE 和E.on 打算和英國一家合資企業修建6 座核電站。
RWE 總裁格羅斯曼認為,世界能源供給的未來在核能。他還說:“這是RWE 戰略的重要部分。”RWE 是否會在日本核事故後改變這條戰略還不清楚。
德國核能在本國遭到強烈批評,可是在海外德國核技術非常受歡迎。在芬蘭半島有一座世界最大反應堆之一,參與其中的1600 個企業,有一半來自德國,除了跨國公司西門子和蒂森克虜伯,還有很多德國中型企業。他們訂單額估計達十億歐元。雖然聯邦政府沒有參與這座核電站的擔保,但是巴伐利亞州銀行作為主要投資人參與其中,該銀行94%的股份屬於巴伐利亞州。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麽要反核,德國人在本土反核,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之下,卻把核技術輸出到鄰邦和海外。難道鄰國發生核災的時候,德國人可以有本事抵擋住輻射和汙染嗎?
退出核電,任重而道遠
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德國人讚成關閉核電站。德國綠黨主席厄茲德米爾(Özdemir)日前表示,在一定條件下將可以與總理默克爾就核能退出問題展開談判,但總理應首先展現誠意,出台法律確保德國2017年前放棄核能,那麽聯邦層麵上基民盟與綠黨的結盟機會便會增大。由於日本日前的核災,德國總理已宣布要與反對黨及相關社會團體尋求能源政策共識。
聯邦環境部曾經做過一個2010 年指導性研究報告,全麵詳細分析了德國完全推行可更新能源的技術可能性和費用。弗勞恩霍夫風能和能源係統技術研究所(IWES)的史特恩爾教授參與了這個研究報告的工作。史特恩爾說,德國到2020 年退出核能,全麵推行可更新能源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按照聯邦政府的決定,關閉德國17 所核電站中的7 所,德國不會出現電力短缺。按照紅綠政府退出核能的時間表退出核能,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代價卻很高。
首先,這將大大改變德國的景觀。現在有 21300 個風能發電機矗立在由南到北的疆界內,還有一億三千萬平米的太陽能光電板鋪蓋在德國大大小小的屋頂和平台上。到2020 年,這些設備的數量要成倍增長:有一半的德國用上太陽能光電板,到處見到巨大的風力發電機,田間種植大量單一的用於生物能源的植物物種。其次,電費會大漲。去年至今年之交,德國因為可更新能源的調整,普通家庭如果一年用電4000 千度電,電費則提高了40 至80歐元。到2020 年這個費用的增加可能翻倍。第三,增加新設備需要的費用為2020 億歐元。其中860 億歐元給太陽能,460 億給風能,30 億給生物能。如果風能發電功率需要加大至14 千兆瓦,還會增加120 億的額外費用。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可能需要新的投資170億歐元。總的說來,如果德國要迅速退出核能,到2020 年,粗算需要2330 億歐元,如果加上風能的改進費用則需要2450 億歐元。
如今德國的核電站,7家關閉、5家電網調整、1家維修、還剩4家發電,德國五月第一周將步入無“核電”時代。但是這樣的好景能有多長?人們無核的夢想什麽時候才能實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