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獲本年度諾貝爾物理獎 (圖)

來源: 哈_哈 2009-10-06 04:59: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7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哈_哈 ] 在 2010-08-25 09:31:4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三人分享 香港光纖之父獲獎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委員會網站6日報道,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高錕(Charles Kao), 韋拉德-博伊爾(Willard Boyle)和 喬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三人分享。 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背景資料: 高錕,美籍華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區。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光纖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和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1957年畢業於帝國理工學院電子工程係。 1965年,高錕在以無數實驗為基礎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並提出當玻璃纖維損耗率下降到20分貝/公裏時,光纖通訊即可成功。他的研究為人類進入光導新紀元打開了大門。為此,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愛迪生電信獎、馬可尼國際獎、貝爾獎、巴倫坦獎章、利布曼獎和光電子學獎金等。 1969年,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維拉·波義耳(Willard Boyle)和喬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發明了電荷耦合元件(CCD)。當時貝爾實驗室正在發展影像電話和半導體氣泡式記憶體。將這兩種新技術結起來後,波義耳和史密斯得出一種裝置,他們命名為「電荷『氣泡』元件」(Charge "Bubble" Devices)。這種裝置的特性就是它能沿著一片半導體的表麵傳遞電荷,便嚐試用來做為記憶裝置,當時隻能從暫存器用「注入」電荷的方式輸入記憶。但隨即發現光電效應能使此種元件表麵產生電荷,而組成數位影像。 到了1970年代,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已能用簡單的線性裝置捕捉影像,CCD就此誕生。有幾家公司接續此一發明,著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包括快捷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和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其中快捷半導體的產品率先上市,於1974年發表500單元的線性裝置和100x100像素的平麵裝置。 2006年元月,波義耳和史密斯獲頒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頒發的Charles Stark Draper獎章,以表彰他們對CCD發展的貢獻。 .

所有跟帖: 

congratulations -雪映梅花- 給 雪映梅花 發送悄悄話 雪映梅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5:09:23

金山那個地方當時算是又窮又偏, -大蜜蜂- 給 大蜜蜂 發送悄悄話 大蜜蜂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5:29:53

他有三本護照,香港,美國和英國,不算完全的美籍華人 -小四妹- 給 小四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5:41:49

是的。搞光纖的時候,是英國人 -哈_哈- 給 哈_哈 發送悄悄話 哈_哈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11:07:01

什麽時候本土的獲得一個,沒海外留學背景的,那才叫民族有希望了。 -裸奔的情獸- 給 裸奔的情獸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5:48:38

啥時候裸奔情獸都變成衣冠禽獸,文明社會就有希望了 -H.323- 給 H.3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6:13:40

看你說這話的意思,你是來自文明社會的衣冠禽獸? -裸奔的情獸- 給 裸奔的情獸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09 postreply 06:41: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