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福利我覺得並沒有錯。不過這個福利是要有一個前提的,就是有足夠的年輕人足夠的工作以來維持。但實際上,按照目前的生育率,以及孩子的養育狀況,即人口質量。已經有人寫過書了,維持目前的福利,是不可能的。因為以後就不太會有年輕人來養了。
現在法國吃的還是二戰之後嬰兒潮的人口福利。以後必定會越來越艱難。沒孩子的時候,你可能很少回去想到這一點。總之,我是不指望到我老的時候,社保還發得出退休金的。法國的老人也都知道,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當年隨便找份工作就可以在saint germain租個公寓,每天吃餐廳,現在,夫妻倆人都是工程師在巴黎也買不起房子。所以不要去奇怪為什麽那麽多人要恨窮人拖垮了自己。雖然,他們確確實實的把怒氣發泄錯了方向。
再想得長久一點。到我們下一代的時候,如果按照民主製度,按人頭一人一票,到我女兒這一代,法國人還有多少投票權我都不知道了。看看現在學校裏,年紀老大才生孩子,隻生一個,或者隻能生一個的法國人多的是。我不是鼓吹生孩子主義者,不過現實就是人口數量和質量始終是個矛盾,而且如果不靠著外國人的話,我估計現在班裏恐怕隻剩下一半的小孩子,以後不要說質量,數量都保障不了。私立的學校不討論,那基本是法國人自己的小圈子。
這裏我還沒有考慮法國目前根本不利於競爭,不利於走進社會的學校教育問題。也就是說,以後咱們的孩子養出來,有多少能夠開開心心工作好,生活好,把社會福利製度繼續下去,這還是個巨大的問號。反正看著目前的學校(我這還不是在壞學校,多好就不說了,反正是家長為了在這裏讀書買房不可以離開這個學區的地方),我個人的態度,不是很樂觀。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嚴重滯後。美國教育這方麵或許會好些,但美國麵臨著同樣人口問題。而且美國沒有那麽重的福利負擔,福利這東西,本身就是隻能多不能少,人性的貪婪哪裏都是一樣的,隻是美國目前的製度還是各自管各自,想要那就自己掙。你去美國當個全職媽媽,絕對不會有法國這麽放心,最起碼在文學城上,美國全職媽媽擔心的問題,我都沒有擔心過。這裏還是有點曆史的原因,美國當初要靠自立而生存,歐洲這塊土地沒太大這種需求。富二代比不過窮一代,差不多的道理。
至於你說的富人,也許你在美國待的時間還不夠長。我在美國待了10年的同學過來,最失望的就是他的美國夢和他開始接觸到的美國表象和美國的現實是差異巨大。用他的話說:很多事情,美國就是不承認,說這麽說,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麽回事。所以政治的東西,就不要太信了。人性都是一致的,把美國的富人放到法國來,隻怕也就是那樣子。再退一步,恐怕我做了富人,我也是這樣子。給要給,但也不願意白養。稅我目前都已經不是很支持了,法國的中產階級,在巴黎的話,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夫妻一人工作,再買得起房子,養得起兩個孩子了。我也不行,所以我一樣反對,10年前真不是這樣子的,你看這裏有些人說自己怎麽怎麽買房子,放到今天,想都別想。我周圍朋友裏夫妻倆人都是律師的,都放棄在巴黎買房子了。誰還會支持再給錢給窮人?中產階級自己的日子都要保不住了。但是沒辦法,這稅肯定是必須要漲的,不漲大家的日子都不過不下去了,漲遲早也 是過不下去,隻是說看看之後還有沒有解決辦法。
下麵有人說極右。這跟目前誰上台都沒關係。隻要經濟走不出來,下一個是極右上台,幾乎是必然。目前的經濟,換誰上台都是這樣子,不是靠那幾個經濟政策就能改變的,所以極右的曆史存在是個必然。希特勒還不是民選出來的。不要去責怪民眾,人性從來就沒有理智一說,隻要日子過不下去,過不好了,從來就是攻擊最容易攻擊的,人最少的,最和自己不同的。我一向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彪悍,甭管經濟好不好,他們都一定會是學校裏最容易受到那些psychologiquement maltraite的小孩子的攻擊,就因為他們與眾不同。這倒不是什麽種族歧視,人性就是這樣子,也不是說就攻擊外國人,法國人裏麵也一樣,哪個法國小孩子稍微不一樣一點,照樣是攻擊對象。隻不過外國人裏麵這個現象更集中和明顯。
不要總是寄希望於明君。雖然關鍵時候得靠有魄力的人掌舵,但這樣子的人,可遇不可求,更不是靠民選。我沒有選舉權,不過看了學校門口的人選,隻能歎一聲:朝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