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 聖馬力諾 走馬觀花意大利之二
次日晨6時起床,飽餐後7點40出發前往威尼斯,路旁的葡萄園長得高且茂盛勝過法國,可能這裏天氣更溫暖吧。9點到港口,稱小水的,比下麵的水的要小還簡陋,導遊換成一台灣牛女士,說起話來一句加一個ok,聽著別扭點,沒辦法,原來法國來的導遊到了意大利就不能再給大家講解了,這是規定。牛導帶大家先到此地著名的水晶玻璃島--穆拉諾--Murano,看了吹玻璃過程,以及眼花繚亂的水晶製品--不讓拍照,借用威尼斯城小巷的商店櫥窗留下這些昂貴物品的倩影。
水的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那裏沒有汽車行駛
水晶玻璃島上的穆拉諾,岸上首見
威尼斯商店櫥窗
“海產”豐盛
隻能看不能摸也不敢摸
10點多再次乘上原來的破水的,11時半到達聖馬可廣場前的海邊,這是被雲漫攝影師在“浪漫威尼斯”一帖中稱為“威尼斯標準像之二”的San Gio Maggiore 教堂景色
總想先上一張能全麵代表威尼斯的相片而未果,還是按順序吧,這是可以比較全麵地表達聖馬可廣場的一張相片
走得再近點,看得更清楚點,左下角兩根立柱就是聖馬可廣場的大門
左麵的圓柱頂端是威尼斯城徽,聖馬可的坐騎,飛獅;右麵的是威尼斯守護神狄奧多
再戀戀不舍地回望聳立於海島上的聖喬治教堂(Church of San Giorgio Maggiore)
對著首次來到聖馬可廣場都脫帽行禮以示他的讚美和敬畏的拿破侖稱其為“歐洲最美的客廳”,“世界最美的廣場”
咖啡座客人稀少
這麽優雅的咖啡座竟然空位很多,導遊說別輕易上去坐,服務生會向你介紹這裏曾坐過某某名人,要價多少多少,讓你要有精神準備能否承受付資。
早在十多年前曾拚過一個Puzzle,就叫“聖馬可廣場”,掛在家中牆上,這次出來前特地端詳了半天,在實地找到了這幅畫的地點,位於聖馬可教堂左側與舊總督府成直角的地方,正好一位女士靠在那個方柱子前,牆上的花紋都惟妙惟肖,可惜忘記這幅畫是哪位畫家的傑作,在其他地方也從未見過這幅畫。
午餐後乘坐貢多拉船沿著小巷遊走
來往船隻很多,但從未相碰過
過橋時船老大要低頭才行
這位是我們的船老大
有的船裝飾的很華麗
生活在水上不一定舒服
上麵露出半個的橋是著名的雷亞托橋,建於1592年前後,這個橋還出現在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水道旁的風格式樣各不相同的樓房五顏六色,據說每座樓都不一樣是由於房主要求建築師這麽做的,還申請了專利。精明得很,難怪沙氏能寫出這個城市發生的故事那個劇來。
狂歡節用的上假麵具
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San Marco)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它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聖馬可是耶穌的使徒,是《馬可福音》的作者。828年威尼斯商人將聖馬可的遺體運回威尼斯。公元829年為此修建了這個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建築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精華。教堂的祭壇下麵就是聖馬可的墓。教堂內部裝飾了很多拜占庭風格的馬賽克裝飾畫。
這幾幅相片是教堂頂上的雕塑及教堂門口上端的組畫,雕塑
十字架兩旁據說是耶穌的12個門徒,也沒顧得上數到底是不是12個
所見之雕塑,壁畫使人眼花繚亂,無法一一講述。
教堂外廣場上的聖馬可坐騎飛獅塑像
從兩根圓柱為大門處離開廣場向右看是安康聖母教堂
沒有組織帶領無法去參觀,遠近處看了看
岸邊紀念品小攤
大大小小的遊艇
海上小艇悠閑自在
到了集合時間,登上回大巴停車地點的水的,導遊說從右麵可以拍到聖馬可廣場的全景,盡看左麵的聖喬治教堂了,等到了右手邊,聖馬可已遠去,就看到這些漂亮的各具風格的小樓了
可惜風帆沒有升起
許多漂亮遊艇之一
藍天,白遊輪,碧海做成一個可飽眼福的三明治
告別威尼斯奔向聖馬力諾,晨8點半出發,9點半山頂上的聖馬力諾遙遙在望,10點多到了山腳下,原先在遠處看著尖狀的山變成了多峰的山。開始沿山路盤旋而上的大巴並未減低速度。這個山頂小國隻有61.19平方公裏,導遊說不用擔心小偷,這裏隻有一條路,不論上下山,幹了壞事想逃跑都不容易。每年有300萬人來這裏旅遊,很富的一個國家,WC卻收費很高,0.5歐元每次。還少得很,要排長隊。中國飯館倒有,跟著導遊吃了一頓廣式中國餐。
蒂塔諾山上的城堡,有點像咱們的長城,當然在氣勢上相去甚遠
從山上眺望
下午1點半離開聖馬力諾,又開始了盤山路,或懸崖峭壁,或高山深澗,兩旁山上樹木鬱鬱蔥蔥,間或田地,兩小時裏穿過了9個山洞,許多高架橋,行路難啊,亞平寧山,海拔2千公尺呢。6點多鍾,開始向羅馬進軍。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