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化已死 zt

時代周刊雜誌封麵:法國文化之死


  在《時代》雜誌11月下旬美國版和12月首期歐洲版的封麵專題中,駐巴黎主力記者唐莫裏森撰文評論當今法國的文化現狀,標題為《法國文化之死》,引起法國輿論界一片嘩然。

  11月下旬美國版和12月首期歐洲版的《時代》封麵專題中,該雜誌駐巴黎主力記者唐莫裏森撰文評論當今法國的文化現狀,標題為《法國文化之死》,引起法國輿論界一片嘩然。

  這篇6頁的專題報道強調,世上沒有哪個國家比法國人更看重文化,不僅媒體不遺餘力地長時段播放、報道文化活動,連時尚雜誌都開辟嚴肅讀物的專欄書評;龔古爾文學獎一經揭曉,頃刻間占滿全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而要知道,像這樣的文學獎項,法國擁有不下900個;此外,全國大小城鎮無不開展年度歌劇節和戲劇節,幾乎所有教堂都有周末室內樂演奏會。然而,盡管法國政府殫精竭慮地以補助、配額和減稅的形式扶植文化,這個曾經誕生過無數大師級人物、引得舉世稱羨的國度,如今文化影響力正日漸式微。

  文章引用法國評論家阿蘭哥曼(Alain Quemin)的話稱:"上世紀四五十代,法國毫無疑問是世界藝術之都,那些渴望出人頭地的藝術青年全都慕名而來,而如今,他們紛紛擁向了紐約。"唐莫裏森分析說,法國文化"死亡"的深層原因,是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日漸衰落,以及過度發達的文化保護政策。相比美國文化產業無需借助任何政府資助便能茁壯成長,法國情況要被動得多。法國作家馬爾特爾說:"要不是因為鋪天蓋地的文化部門,法國人的文化生活大概可以更豐富多彩。"他認為法國的文化補助政策保護庸才,限製創作者的視野和熱情,導致如今法國根本無力抵禦美國文化的入侵。

  這篇文章所配的漫畫中,裝載著各種先進攝影設備的"好萊塢"跑車駛進法國,把穿著工作服的雅克-路易大衛嚇得畫筆、調色板都飛上了天,而畫架上的作品正是這位法國古典主義畫派奠基人的代表作之一《馬拉之死》--革命家馬拉握著鵝毛筆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身體鬆弛無力,凝重的氣氛與右邊飛馳的火紅色美式跑車形成鮮明對比。而麵對這毫不留情的奚落,法國媒體紛紛怒吼:"沒有深厚曆史文化的美國,其媒體沒有資格宣告法國文化的生死。"

  頹勢明顯的法國文化

  《時代》的文章稱,秋天來臨,本應是豐收的季節,而對實行"計劃經濟"的法國文化界來說,藝術家們卻都忙著還清舊債,申請新一年的補助金。法國政府將GDP的1.5%用於文化事業,豢養了148個文化團體、26個研究中心、176個考古隊和11200名文化官員,數字比例高得離譜。而誓將"法蘭西文明再次發揚光大"卻隻懂得使蠻力的薩科奇總統,一上任竟又將文化部的預算增加了3.2%,達到110億美元。莫裏森辛辣刻薄地說,盡管如此"用力過度","法國文化牆內開花,牆外不香的現狀早就是國際文化舞台上心照不宣的共識"。

  文章指出,縱觀文學、電影、繪畫和音樂,如今的法國沒有一項拿得出手,隻能靠緬懷一度輝煌的曆史地位度日。從莫裏哀、雨果、巴爾紮克、福樓拜到普魯斯特、薩特、加繆、馬爾羅,這塊曾經盛產的文豪的土地,現在每年能夠進入美國的小說不超過一打,國內卻有近30%的小說譯自英語;新浪潮電影曾令法國電影達到巔峰,但特呂弗、戈達爾已成過去,法國每年出產的200部電影多為針對國內市場的"廉價貨色",占據全國票房一半的是好萊塢電影;曾是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藝術流派發源地的巴黎,地位已被紐約和倫敦取代。法國拍賣行的收入僅占當代藝術交易總額的8%。德國某專業藝術期刊指出:全球曝光率最高的10大藝術家,美、德各4位,法國一個也沒有。當今法國不乏蜚聲國際的作曲家和指揮家,但都無法與德彪西、薩蒂、拉威爾、米約相提並論。法國香頌曾獨占鼇頭,誕生了查爾斯阿澤納沃以及伊迪絲皮亞芙等國際一流歌手,如今卻風光不再,流行音樂市場受英美兩國主宰,除強尼哈裏代(Johnny Hallyday)之外,沒有任何法國歌手的名字具有足夠的知名度。

  捉襟見肘的法國文化現還剩什麽?莫裏森嘲諷道:法國時尚、法式烹飪和法國紅酒仍名列世界前茅。文章最後引用薩特感謝美國小說家海明威、福克納等人對"法蘭西小說的幫助和啟迪",稱"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法蘭西民族在痛苦反思和海納百川後,必將恢複其昔日的風采",而其潛台詞卻似乎是:隻有接受美國文化洗禮,法蘭西文化才有望複活。

  文化名流奮起反擊

  法國前文化部長、著名小說家莫裏斯德呂翁第一個站出來反擊道:"每隔4-5年,美國就上演一次反法熱,盡是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他在《費加羅報》針鋒相對地發表題為《不,法國文化沒有死》的文章說,莫裏森混淆了文化與娛樂的區別,文化價值並不決定於票房收入,一名藝術家的價值能用美元多少來衡量嗎?美國人的"票房思維"極其可笑、不值一提。

  法國著名"明星知識分子"、當代哲學家貝爾納-亨利萊維在《衛報》上發表文章指出,這位大牌美國記者長篇大論羅列的數據也許沒錯,但能讓此文見報的國家,也許更適宜討論"下半身"的"文化之死"。美國對文化"生"或"死"的判決,建立在極其傲慢而荒謬的理論基礎上,例如:文化是通俗化的;美國文化是優秀文化的標準;文化就是生意,賣得不好就不是好文化;藝術與科學一樣,是線性發展的;最為可笑的是,大張旗鼓要全球化的美國,還以為文化也應該是即時傳播的--要是這樣的話,都21世紀了,"神聖"的《紐約時報》讀書排行榜上,怎麽還有17世紀的著作呢?評論家雅各布則表示,問題源於美國人對法國文化的定義,他們認定"戴高樂+薩特+法國棍子麵包+索菲瑪索的乳房=法國文化"。來自法蘭西學院的德魯昂更是憤憤不平,認為這次《時代》周刊的抨擊文章尤其惡劣,使用了"葬禮式的語言",力圖"放光可憐的法蘭西文化血管中的每一滴鮮血";美國主流媒體這樣不遺餘力地唱衰法蘭西文化,會使法國兒童對本國文化感到絕望。法國網民則譏諷這位在法國待了4年的記者"根本不懂法國文化,對法國藝術家在世界上的活躍孤陋寡聞"。

  法國讀者冷靜反思

  老美的刻薄指控無疑會令心高氣傲的"高盧雄雞"不服氣,但法國也不乏冷靜辨析雙方論據和論證的人。有些讀者指出,法國政府的文化推廣,的確存在形式主義、效率低下、浪費驚人、人浮於事等弊端。知識界一向鼓吹抽象化和理論化,而當今法國最受尊敬的作家們過分抽象化和理論化的小說,在國外幾乎毫無銷路;電影一向自產自銷,幾乎從不改編國外小說,從而自動斷絕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藝術機構幾乎從不接受個人捐助或參與商業行為,文化活動一旦成了政府行為,那麽文化製度下單一體係的衡量標準,自然就限製了文化的自由發展;語言障礙也限製了法國文化的活力,因為大多數節目都是用法語製作,而說法語的人口現在隻占全球第12位。另外,法式思維方式一向抗拒排行榜,輕視所謂商業操作模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傳播。阿蘭哥曼指出:"美國人定義成功就是好,而法國人則把成功等同於平庸,認為是品位低俗的表現。"

  如今,美國肥皂劇、真人秀一類的電視專欄、美式八卦雜誌,以及美國人的思維定式和生活方式,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當代法國人,這是任何一個關注法蘭西文化前途者所必須正視的。同時這也不失為對其他國家的一種警示。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誰都不能否認自己是被一部分美國文化喂養長大的,難免會對本土文化產生質疑。比較而言,法國文化本身已足夠強大,依然受困於此,更遑論其他相對弱勢的文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