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興民:舟曲之鑒,怨“天”亦憂“人”
8月7日深夜,在甘肅省舟曲縣城北麵的三眼峪溝和羅家峪溝發生了特大泥石流,導致舟曲縣城千餘人遇難,數百人失蹤,近半樓房被淹,造成震驚世界的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
目前,眾多分析認為地形地貌、地質、“5·12”汶川地震、長期幹旱及高強度降雨等是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發生的自然誘因。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類型之一。簡單地講,泥石流的發生有自然和人為兩大誘因。在分析自然原因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人類活動的不利影響。在怨“天”的同時亦應憂“人”。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時,應該尊重和保護自然,否則將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失或災難。
對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災害本人有幾點學術上的思考與認識。
認識一,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大麵積極易遭受侵蝕的山體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護,導致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泥石流活動加劇;河道被擠占,行洪河道上的人為建築物使行洪不暢,災情加劇。
植被在攔蓄地表徑流、削減洪峰、護坡護溝等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是防治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災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甘肅省舟曲縣曾經是一個森林茂密、林木資源豐富的地區。但據國土資源部網站關於舟曲縣的遙感資料,隨森林植被遭受破壞及耕地麵積的擴大,大麵積極易遭受侵蝕的山體裸露,山坡失去植被保護,導致水土流失日趨嚴重,泥石流活動加劇。
舟曲縣城作為區域人口聚集區,隨著經濟發展,縣城人口數量迅速增長,以縣城為中心的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日趨嚴重。就三眼峪溝小流域而言,亂砍林木、陡坡墾植、開山炸石、取土挖沙、修路建房等人類活動,一方麵使林地麵積在上世紀90年代就減少100公頃,40度以下的山坡林地已被大麵積農田、裸地或民房所替代,加劇了滑坡、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的活動。
另外,為了城市擴張和美化,河道城市化,大量侵占行洪河道也是舟曲“8·7”泥石流致災嚴重的重要因素。由於河道被擠占,行洪河道上的建築物一方麵使行洪不暢、災情加劇,另一方麵是建築物及其內部的人財物損失使小災變大災。
認識二,作為人口密集地,溝道治理工程標準低且不完善,留有隱患;開發建設項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地質災害的防範意識薄弱,預警機製欠缺。
甘南地區是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易發和多發區。在舟曲,泥石流衝毀公路、橋梁的事件年年都發生。三眼峪溝在1978年、1989年和1992年曾3次暴發泥石流災害。
從這次發生的災害看,目前水土流失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災害預防及治理措施滯後,現有措施治理標準低;重視工程措施而輕視生物措施;缺乏長期、係統的防災體係建設。對這次發生特大泥石流的溝道,舟曲縣1996年曾作過規劃,1997年也做過相關工程,2006年也做了一些攔防,因為後續資金的問題而沒有完成,因此留下隱患。開發建設項目不注意水土保持,導致流域存在大量鬆散堆積物;森林大量砍伐,耕地無序擴展,40度以下的坡地基本上都被開墾為耕地。
二是預警機製欠
龍蝦引發80 年未解的瀉湖病?
“龍蝦門”事件發生後,很多市民都關心元凶是誰,甚至就連遠在海外的一些專家,也予以了高度關注。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廖俊林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認為當前南京發生的“龍蝦門”事件,在國外80多年前就發生過,並希望將這些情況提供給南京市疾控部門進行研究。
昨天晚上9點,快報記者連線采訪了遠在美國的廖俊林博士。他告訴記者,這個病國外其實早就有,叫瀉湖病,80多年過去後,這個謎仍然沒有解出來,著實是一道生物“世界難題”。南京疾控中心專家告訴記者,兩個病確實症狀高度一致,但是否為一個病,還需調查。
□快報記者 劉峻
[最新提法]
“我認為適當的診斷應是瀉湖病”
破解致病毒素仍是世界難題
廖俊林是中國四川人,目前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工作,是公共衛生管理博士,曾就讀臨床檢驗專業。他昨天在網絡上發了一篇博文,指出“龍蝦門”的患者其實就是國外有報道的瀉湖病,這一發現頓時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廖俊林博士告訴快報記者,在食用魚類產品24小時以內發生的橫紋肌溶解症,在美國被稱為“瀉湖病”。1924年,該病在當時德國的波羅的海地區被首次發現,估計跟吃了瀉湖中的魚有關係,因此後來叫瀉湖病,英文名叫Haff Disease。在此後10多年中,共發現了上千例病例,但1940年以後,就突然消失了。瀉湖病直到1984年才在美國有報道,此後報道了20多例。總的來說,在美國、歐洲、巴西、日本都有發生。
瀉湖病在不同地區由不同的魚類產生。與南京龍蝦門最相似的,當屬2001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龍蝦中毒”事件,當地曾曝出一周內連續出現食用小龍蝦後發生橫紋肌溶解的九個病例,居民都是買龍蝦回去自己煮,吃了之後發病,最嚴重的患者,肌酸激酶最高是正常值的百倍。之後,這個病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廖俊林說:“這個病很偶發,總是發病一陣子後就消失了,從各種現象來看,我認為適當的診斷是瀉湖病,至於破解致病毒素,是世界難題,尚需生化學家努力。”
[症狀比較]
“瀉湖病症狀與龍蝦門患者相似”
診斷和治療都不難,但不能掉以輕心
廖俊林說,從現有的資料來看,瀉湖病一般是吃完魚類食品24小時內出現,有吃三文魚,也有吃龍蝦的,涉及到的水產品總共有11類,有淡水,也有海鮮。典型症狀就是肌肉痛,無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肌肉強直,震顫,觸痛,大汗,其它還有黑尿,全身不適,麻木,背痛,胃痛之類的症狀。最關鍵的一條,CK指標,也就是肌酸激酶往往增高幾十乃至上百倍。而在之前的報道中,南京龍蝦門的診斷“金標準”,就是這個指標。
鼓樓醫院專家吳建中告訴記者,一旦這個指標呈幾何倍增加,那就是橫紋肌溶解症。而在有的重病患者裏,確實存在尿液像醬油一樣黑的表現。瀉湖病的嚴重後果是腎衰或心跳驟停導致死亡。治療中,大量補液是關鍵,由於肌肉溶解導致大量鉀從肌肉釋放,高鉀血
8月15日,一名穆斯林兒童在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清真寺哀悼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8月15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並停止公共娛樂活動。新華社供圖
“我們如果總是把災害簡單地歸咎於自然,逃避責任、掩蓋矛盾,不注意問題的實質,更大的災難就不可避免。”
不能簡單歸咎於自然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歸因有很多客觀因素,諸如舟曲是“5·12”特大地震活動的影響區;舟曲是地質災害的高發地區;突發暴雨的影響等等。
但是8月9日,在蘭州,一個特別緊急會議上,部分參加“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的專家卻達成一個基本共識:生態破壞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類活動難辭其咎。
這個特別緊急會議,是在論壇已於上午閉幕的情況下,尚未離會的專家在下午又發起召開的,旨在以生態學者的責任回應白龍江泥石流災害的嚴峻挑戰,並對生態文明論壇下一步行動如何更加務實地開展進行專門研討。
“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得到了甘肅省政府的極大支持,由中國生態學會,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以及甘肅省環保廳、林業局、旅遊局、農牧廳、工信委等共同主辦,意在把甘南州建設成為“中國青藏高原東部的生態文明示範區”。同時使臘子口所在的迭部縣,建設成為“生態文明示範縣”。
由於舟曲泥石流災害,原定於8月8日開幕、8月12日閉幕的“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於8月9日上午便匆忙結束,去往甘南州和迭部縣的行動計劃被迫取消。
“以前總說生態危機迫在眉睫,現在確實體會到了。這對我們參會者無疑是一個警示和提醒。”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張正春參與了論壇的籌劃工作。
張正春在後來幾天裏又反思:2008年“5·12”大地震之後,他曾前往舟曲考察,看到災後人們踴躍捐款、政府忙於“災後重建”,對於盲目的建設和單純的熱情,他深感擔憂。
當時他就意識到:舟曲的生態破壞非常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已經不適於進一步的發展,如果大規模投資推動“災後重建”,對於這個城市隻能是帶來更加深重的災難,後果會更加嚴重。
張正春表示,舟曲泥石流災害既是地質災害,也是生態災害。“我們如果總是把災害簡單地歸咎於自然,逃避責任、掩蓋矛盾,不注意問題的實質,更大的災難就不可避免”。
生態破壞堪憂
迭部在白龍江的上遊,舟曲在白龍江下遊,迭部、舟曲相鄰。而白龍江是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最近有研究成果認為,白龍江是嘉陵江的正源。
“白龍江不是今年才發生泥石流、才截斷白龍江的,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多次發生泥石流,曾截斷白龍江兩次。”甘肅民族師範學院教授王文浩說。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王文浩關注這裏多一些,他記得,那時每年七八月份,動不動就有泥石流,動不動就會阻斷交通。
當時,沿江修建的公路,特別在迭部、舟曲兩縣之間的交接處,一遇暴雨,就會出現山體塌方或者泥石流,有時需要推土機推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全恢複交通。當時是事故現場兩邊的車輛交換著運輸來往的旅客。
浙江大學生態規劃與景觀設計研究所所長嚴力蛟團隊,剛剛為迭部縣完成了《迭部縣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規劃》。嚴力蛟曾在去年去過舟曲,當時發現,舟曲與迭部地貌植被相差很大,滿目所見,舟曲大都是荒山石頭,而迭部相對要好得多。“說明植被、植物對這樣的地區非常重要”。
在曆史上,舟曲森林茂密。迭部、舟曲與九寨溝相距不遠,以前植被狀況也相差不多。嚴力蛟表示,在20世紀70年代末,九寨溝停止森林砍伐,但是在迭部、舟曲,一直到90年代還在砍伐。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國家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才被迫停止森林砍伐。
“尤其是最近幾十年的砍伐,使舟曲成為荒山禿嶺,生態難以恢複,舟曲發生的泥石流災難,對迭部也是一個警示。”張正春說。
“如果舟曲依然是森林茂密,如果舟曲縣城的建設能夠科學合理規劃,這場泥石流難道就不能避免或者減弱嗎?誰能保證舟曲的未來不會發生更加嚴重的暴雨和更加慘重的泥石流災害呢?” 張正春追問。
舟曲的問題並不是孤立的。張正春表示,由於長期的森林砍伐和嚴重的植被破壞,全國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已經很差,無雨則旱,有雨成澇,自然生態係統的調節能力和涵養水分的條件已大部喪失,這是一個嚴重的生態危機。
前一段時間張正春去若爾蓋草原,發現以前的滿目清水現在正變得渾濁。30年前,甘南的草原還能蓋住牛羊,但現在遠看是青草,走近就發現草根早已裸露,黃土已露出,一遇暴雨,草原上就衝出無數的小水溝,也將大量泥沙帶入河流濕地。
由於上遊植被破壞,水源涵養能力很差,一旦下雨,泥沙俱下,現在在甘南州,洮河、白龍江一下大雨就渾濁,以前清澈見底的景象沒有了。
而以前黃河在甘南州境內也是清的,到了寧夏段才是黃色的,在草原很少有泥沙帶入。“現在我們的黃河在青藏高原的草原地帶就已經是黃的,說明草原退化,其水土保持能力已經非常差。以前水土流失是在江河的中下遊才有的,現在是在源頭。的確很嚴重。”張正春說。
舟曲同迭部比較類似的一點,還在於水電站建設、礦產資源的開發比較多。白龍江幹支流小水電密布早已遭詬病。“這對生態資源的破壞非常大,礦產資源開發、水電站建設大部分都是小企業做,其實政府沒有得到好處,農牧民也沒有得到好處。投資老板賺錢,生態破壞掉了。礦產已經開發的要改造,沒開發的要控製,盡量不要新建。”嚴力蛟說。
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表示,水利工程、水庫、水電站對於減少洪澇災害有好處,但也有很大弊病,諸如取石方、崩坡、植被破壞。同時,這樣的水利工程如果設計不好,會阻擋魚類洄遊,影響水生生物多樣性。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李文埕表示:“我就很奇怪,現在白龍江沿岸有那麽多水電站,但老百姓生活不能用電、用不起電。”
這就是所謂的“燈下黑”。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鍾林生在這裏調查發現,隻有一個村莊免費使用電,其他村莊都是買電,而且電費很貴,但所看到的草場、山地由於修電站遭到很大破壞。同時,當地村民由於缺少便宜的電能供應,也不得不上山砍柴作為生活能源而破壞植被。
怎樣才是建設性舉措
中國生態學學會秘書長陳利頂認為,生態文明,也是一種理想與境界。文明應該有很長的曆史內涵,經過很長的曆史沉澱才能夠形成,不是一個項目就能實現。“這就需要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步步去落實”。
張正春表示,從白龍江來說,剩下的最後一個據點就是迭部。如果迭部保護不好,對整個白龍江就是很大威脅,這也說明生態保護已刻不容緩。要開辟綠色道路,為建設生態文明找一個出路。
此次先期在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議程之一是審議《白龍江臘子口水利風景區規劃》,鍾林生任規劃組組長。
包括“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策劃者在內,籌劃申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希望對白龍江的水資源保護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法律法規保障,並進一步引起水利部的重視,把迭部段白龍江(緊接舟曲白龍江上遊)的生態環保問題納入到國家保護渠道。
“現在看來,這個規劃是真正保護白龍江、真正防患於未然的規劃,走到前麵了。這是對舟曲的很大貢獻。”鍾林生說。
當時在審議會上,水利部國家水利風景區管理處處長詹衛華表示,入選水利風景區,將在水利工程項目申請上被優先考慮,對下一步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複都會帶來便利,包括爭取國家投資,進行水土保持、水電站改造等都可以與水利工程資金相結合。
詹衛華提醒,水利資源不僅僅是水電站這樣的水能資源,它也包括防汛抗旱,包括水、土、漁以及水文化等等一係列資源。
“如果我們及早發現和重視舟曲生態破壞如此之嚴重,可以及早加以預警和防範。”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生態學係主任章家恩教授說。
章家恩是“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最早的發起人、創始人和推動者之一。
就在論壇在蘭州舉行的幾天時間,他也參與了幾個規劃的論證、成果發布與研討等活動,除了《白龍江臘子口水利風景區規劃》、《迭部縣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規劃》,還有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首席研究員董鎖成牽頭承擔的《甘南州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章家恩表示,圍繞甘南以及迭部的規劃,一定要考慮該地區的生態風險、生態敏感性和生態脆弱性,相關的建設規劃應包括怎麽使植被恢複和重建,應包括脆弱的滑坡體如何處置,以及必要的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等。
“在規劃中對生態環境的現狀評價和災害診斷也不可缺少。”章家恩說,隻有這樣,所製定的規劃才能落到實處,才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對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帶來好處。
在章家恩看來,在甘南,甚至整個甘肅省,最重要的是打造生態軟實力,進行植被恢複和生態建設,而目前在該地區狹小的河穀地帶進行較多硬質設施的建設,包括到處毀林挖礦、建築房屋、修水電站、進行遊樂設施建設等都是不足取的,應加以製止和防範。
這個軟實力,不一定要去做現代化的農業建設,也不應是簡單地追求工業GDP,而應把該地區特殊的自然生態價值、少數民族的生態文化價值和獨特而豐富的旅遊資源價值等,充分發揮和提升出來,這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軟實力也會得到提升,最終也會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大力發展生態生產力,創造綠色GDP,而不是大興土木。”章家恩強調。
對於生態學工作者的責任,章家恩認為,現在不是缺少生態理論,也不一定是缺少生態技術,更多的是缺少生態信仰和生態責任。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這樣,隨著工業文明的快速發展,“我們對自然、生態不是持有友好和諧共處的心態。如果我們不複歸對自然的敬畏和愛護,不能善待、善管和善用自然,不能樹立全民的生態信仰,我們的學術報告、生態規劃講得再好,也隻能是紙上談兵”。
章家恩提議,下一屆生態論壇不一定僅僅是開會,坐而論道,而應該是從概念到行動,需要生態學家到現場開展生態調查,解決實際生態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措施,才能給地方生態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實效。另外,可考慮在過去的“紅色長征”沿線,特別是在一些生態脆弱的地區,多點聯動召開下一屆生態文明論壇,以喚起全國和全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注,並付諸行動。
“我們在甘南迭部作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非常必要,迭部在生態功能區劃上屬於限製開發區。是生態脆弱區,也是生態敏感區,植被一旦破壞很難恢複。”嚴力蛟說,“如何防止舟曲這樣的生態災害發生,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生態文明規劃,規劃要有可操作性,可以落到實地。”
現在西部開發招商的很大問題是“饑不擇食”,隻要有資金進來就可以。嚴力蛟認為,應設兩個門檻:一個是資金準入製度,小企業不能進來,否則建設不好反倒是破壞;另一個是環保準入製度,汙染企業錢再多也不能進。
嚴力蛟建議,生態建設也要納入對地方鄉鎮領導政績的考核體係。
王文浩說,藏族有很好的生態觀和習慣,他們崇尚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藏族朝山拜水,山父水母,對山、水是真正的崇拜。把藏族同胞動員起來,不砍樹了,規劃保護起來就很容易。要引導、發揮幹部和百姓良好的生態觀和積極性。
鍾林生認為有幾個工作可以持續,比如針對甘南的生態建設,一些理論問題的研究,可以通過設立小基金項目,吸引大批年輕力量來做,“不是臨時補救性的研究,而應是長期研究”。
王文浩說:“保護好甘南長江黃河上遊地區,對於保護長江黃河中下遊地區的生態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意義重大。下遊地區應該反哺上遊地區。”
鍾林生同時建議,就一些問題在政府層麵形成提案和建議,也包括通過專家的谘詢意見,比如院士谘詢報告上報,這 “有時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