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處

來源: 火風箏 2017-10-08 20:53: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989 bytes)

 



我心歸處
 
  我是在爸媽工作的大學校園裏長大的。 記得每年秋天, 爸媽的同事們,那些叔叔阿姨,都要到我家來會餐。與我同齡的小夥伴有好幾個,這個時候是最人來瘋的時刻。席間吃飽喝足,在桌椅間鑽來鑽去,追追打打,笑得雌頭怪腦。廚房裏忙忙碌碌的是我媽,還有幾個大廚阿姨,掌勺的,我媽隻能打個下手。她是采購部長,因為她力氣大,2隻手可以同時拎很重的藍子。五七幹校時,她是勞動標兵,跳到豬圈裏搞衛生,眉頭都不抬一下。 媽媽吃苦耐勞,是因為生長在勞動人民家庭,從小幫外婆外公打理小生意,放學後就坐在弄堂門口賣雞蛋。媽媽會檢驗雞蛋是不是新鮮,拿著一隻蛋在台燈下照一照,說,這個不好了,你們先吃掉。她不吃蛋,無論怎麽好吃的做法,她一口都不碰,因為小時候吃傷了。

  我沒有刻意學過做飯,小學時候就能在3家公用的廚房裏炒小菜了。 中學時候,最享受的時光,是每天晚飯前,看媽媽燒菜,媽在廚房裏,我站在廚房門口,嘴從不閑著,8卦當天班上發生的事,誰誰考多少分,誰又得了第一,誰被老師批評等等, 一會兒功夫就開飯了,幾菜一湯,吃!這時候門外樓梯上響起了腳步聲,“紅梅花兒開啊",抒情男高音飄進屋來, 嘿,我爸回來了。等爸爸端上碗,龍門陣才正式開場,從城南家事,到紅軍長征,從9眼橋到婆婆的拿手菜。媽不喊停,絕停不下來。

  媽媽常常教誨,女孩子家不會做家務,長大了會很辛苦。我怎麽覺得媽媽教反了,女孩子家會做家務,長大了才真心辛苦,沒完沒了地做家務,理所應當地做家務。

  大學時,同宿的4個女生,不知從哪裏搞來一隻電爐,硬是把宿室變廚房,不做功課做美食。炸春卷,餡是小衛從家裏炒好帶過來的,土豆色拉,還有羅宋湯, 就少一個炸豬排,恨不能把紅房子開進了宿舍樓。 材料是跑到閔行鎮上買的,路這麽遠,胃口實在是好。

  吃著吃著就到了寒假,回家哦。一整個寒假,天天忙進忙出,馬不停蹄忙聚會。 到某同學家會餐,我在廚房裏,此時儼然已是大廚的姿態,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廚房外是同學們的歡笑聲,廚房門口是號稱來幫我打下手的男同學,絡繹不絕。

  寒假快結束時,還在往外跑,爸忍不住了,皺著眉頭嘟噥,怎麽還沒聚幹淨??都幾周了??

  時光流逝,畫麵切換,這時候的我出現在加拿大東部的雪地上,開車上班下班。下班路上,在town center停一停,到超市買些菜和水果。回到房東家, 進廚房抓緊做飯,等房東回來時,我已經坐下來吃晚飯了,正好打個時間差。房東2口子會湊過看一眼,喲,夥食真好,胃口真好,一個人吃這麽多,哈! 等我吃完,他們開飯。我抱他們的新寶寶看新聞,安詳的晚餐,因為有我。感謝媽媽的教誨,因為會做飯,到哪都餓不著。

  生了老大以後,一輛車,car pool上下班,晚上3個人同時進門的狀態,緊張,8點才能吃上飯,喂完老大自己吃,吃好弄好,該歇了。於是又打起時間差,一個人下班坐bus, 搶先到家 30分鍾,做一個30minutes dinner,  老大進門時,立馬可吃不用等。 小2出生後,時間差流程需要更新,這時候有了2輛車,不用再坐bus. 嚐試各種打法,早打法,早起把菜洗好切好,米淘好定時。晚打法,晚飯後把第2天的菜洗好切好。可是無論怎麽打,總是覺得力不從心,夥食每況愈下。不斷調整,終於出台一個3+3+1流程,把廚房工作做了最優化的安排,那就是3天做飯,周日,一,二,3天外買,三,四,五,1天隨意,六。 這個 3+3+1流程實行了很多年,期間和周邊的夥伴們推廣,得到廣大北美群眾的共鳴,被普及。

  當鞭炮響徹2015年的除夕,我的新生活運動開始了。最先改觀的是我家的餐桌,全麵進入小康,勢不可擋。每天晚上到老大小2門口,收集民意,點菜。第二天上桌,力爭推陳出新,盡量不重樣,確保色香味,飯後再收集民意,點評缺點,油了,鹹了,太辣,下次改進。



  以下是近2年的晚餐儀式,菜式不算太多,但都是多年來沉澱下來的經典菜。再好的菜,不合孩子的口味,就上不了桌。

 



































































































冷麵。









           



湯麵。



















餛飩。






















幾款單品。








































湯。








































煲。










西餐。







參加美食比賽。










蛋餃
是從外婆那裏學會的,石庫門亭子間門口,一隻烽窩煤爐子,
一把鋼筋勺,一小塊豬油,一碗蛋液,一碗肉末。

有一個上海朋友說,幾十年沒吃過蛋餃了,心生憐憫,就做了這一盤,
拿巧克力盒子裝上,送給他。










八寶飯。



小手套。春節期間走訪朋友,送一個。



聖誕樹。



小雪花。



公司新辦公室,開張致喜。



水果笑八寶飯。




刻冬瓜。



           








           

           

         








2015年“蓉國府”年夜飯。













複活節。










火鍋。




臘味煲仔飯。










2016年夜飯。







有花蕊的百花齊開,名字取於《江姐,紅梅讚》。




原創,鍋塌豆腐,非常成功。老大的最愛。







媽媽的情人餐,2015年。




從農貿市場回來,隨手擺個心,取名“情人瓜”。




晚飯後去小公園走走,散一散身上的油煙味,拍一拍高壓線。














       







感謝媽媽,給我做飯的能力,
感謝孩子們,給我做飯的機會,
感謝我自己,認真做飯的精神。

寫在生辰之際,送給我的爸爸媽媽,我最愛的人。

謝謝收看。


 

所有跟帖: 

見諒,老貼。看看文字聽聽音樂吧。 -火風箏- 給 火風箏 發送悄悄話 火風箏 的博客首頁 (90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0:55:01

歲月的沉澱 -Manymore- 給 Manymore 發送悄悄話 Manymo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1:02:54

幸福美好的生活! -happybob- 給 happybob 發送悄悄話 happybob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1:03:46

巨片。妙壇兩巨廚,火總加米總。 -itistrue- 給 itistrue 發送悄悄話 itistrue 的博客首頁 (313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1:09:30

火總加米總,正好煮一鍋飯 -Manymore- 給 Manymore 發送悄悄話 Manymore 的博客首頁 (175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2:10:10

厲害,太能幹了,我也是校園長大,不過出國前啥也不會幹,當媽的也沒警告我去,所以吃虧不好幹活 -seattle.rain- 給 seattle.rain 發送悄悄話 seattle.rain 的博客首頁 (169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2:12:36

火總開盛宴,四時永不斷。可惜吃不上,光看亦解饞。 -房崇- 給 房崇 發送悄悄話 房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2:14:04

慧心巧手,見不凡於繁! -見鳴- 給 見鳴 發送悄悄話 見鳴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8/2017 postreply 22:14: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