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作為一種商業模式的大規模興起,根本原因是適應美國人工過於昂貴

來源: LiveForToday 2017-09-13 12:57: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2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iveForToday ] 在 2017-09-13 13:14:4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房崇:論DIY之一——觀念之辯房崇2017-09-13 12:50:30

美國人確實比較喜歡自己幹活。這是一種習慣,美國才200多年曆史,祖上一邊圈地一邊建房的習俗依然還在,就像中國今天依然沿襲了很多100多年前就已經倒下的清朝滿人生活習慣。

但是,DIY作為商業化模式在70年代末的快速興盛,是跟那時候社會勞動力成本提升有關的。才導致很多商店大規模生產自己可以組裝的家具,改造工業用的工具適應家庭需要。。。。經濟原因是DIY大規模興起的主要動力。

試想一下。如果美國的“勞工”的價格與辦公室工薪階層收入的差距像中國那樣大,很多人恐怕就不會自己做那麽多事了。誰不想下班回家就看見白天自己上班時候園丁來家裏以付得起的價格修好的花園?如果保姆那麽便宜,誰不想回家就有人做好飯菜等著?

再舉例,有小孩子的人都明白,你周末經常矛盾的選擇就是你是花時間陪孩子還是花時間修整花園。中國人以孩子為天命,選擇結果就是大多數北美華人家裏的花園沒有花。

美國勞工的貴,主要是消除了城鄉差異。不像中國農村人進城提供了廉價勞動力蓋房幹體力活。

美國勞工法和雇傭法以及勞工保險法的嚴格保護也是一個原因導致勞工很貴。雇一個保姆還要付“nanny tax"(別忘了你花的錢已經是你納稅之後的錢,但是雇保姆就還要再次納稅),雇一個修花園的人最好他們自己買保險以免受傷告雇主。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費用最終由雇主出錢。

看看這壇,華人大量自己做家裏手工和體力活的,基本都是孩子大了和自己工作不忙的人。孩子小,或者事業工作忙的人,基本都選擇雇人做事或者幹脆不做不必須做的事(例如花園可以沒有花)。是吧?

一孔之見,隨便聊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