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無視美國製裁,預計營收將創曆史新高

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周五表示,由於代工產能緊張和供應鏈本地化,其晶圓廠保持滿負荷運轉,全年營收有望創下超過90億美元的曆史新高。

 

“供應鏈各環節的連鎖反應仍在持續,導致淡季銷售異常強勁。我們的產能仍然供不應求,”聯席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營收有望達到新高。”

 

他表示,持續的供應緊張,加上中國芯片設計商競相實現本地化生產,有效地消除了通常的季節性淡季,使中芯國際的工廠一直接近滿負荷運轉。

 

此前,該公司在周四收盤後公布了強勁的第三季度業績,營收增至 23.8 億美元,毛利率達 22%,原因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下遊客戶加快了向本土供應鏈的轉型。

 

季度營收環比增長7.8%,超過管理層此前5%至7%的預期。毛利率也超出預期。

 

中芯國際第三季度月產能擴大至1022750片標準8英寸等效晶圓,高於上一季度的991250片。產能利用率升至95.8%,比上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

 

作為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能夠加工 7 納米級芯片的晶圓廠,中芯國際在中國克服美國技術限製的雄心壯誌中處於核心地位。

 

雖然其技術比台積電等國際領先企業落後多年,但得益於本地無晶圓芯片開發商對先進芯片代工服務的激增需求,該公司正從中受益。

 

本季度毛利潤同比增長17.7%至5.228億美元,其中歸屬於中芯國際的利潤同比增長28.9%至1.9175億美元。公司表示,平均售價環比上漲3.8%,主要得益於產品組合中更先進工藝節點貢獻的增加。

 

從地域上看,中國大陸、美洲和歐亞大陸分別占第三季度銷售額的 86%、11% 和 3%。

 

趙先生特別提到消費電子產品類別時表示,由於“供應鏈本地化步伐持續加快,國內市場不斷擴張,導致客戶下單量增加”,中國市場營收環比增長11%。

 

按晶圓尺寸劃分,8 英寸等效產品占銷售額的 23%,而 12 英寸晶圓占銷售額的 77%。

 

今年前九個月未經審計的收入達到 68.4 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17.4%。

 

中芯國際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將與上季度持平或增長2%,毛利率為18%至20%。

所有跟帖: 

美國晶片賣不進來,隻好買國產晶片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10:28:31

政府對國產芯片支持 -cn_abcd- 給 cn_abcd 發送悄悄話 cn_abc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10:31:01

市場力量也很重要。 美國動不動卡脖子,國內廠家不敢用美國芯片了, -大洋bridge- 給 大洋bridge 發送悄悄話 大洋brid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10:33:21

營收創曆史新高除了中國政府支持外,還得感謝美國政府不斷督促 -21-C- 給 21-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12:20: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