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下狠手,中國汽車出口驟降58%

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官網的一則公告,讓不少中國汽車出口商都受到了衝擊。

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進口汽車的報廢稅率提高了70%~85%。尤其在二手車領域,發動機排量2~3升、車齡超過3年的汽車的報廢稅從13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1.4萬元)飆升至237萬盧布(約合人民幣20.8萬元),漲幅近83%。

作為俄羅斯汽車出口賽道的開拓者,王翔雨和天津盛泰仁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雷,都見證了中國汽車湧入俄羅斯市場的“狂歡”,也親曆了這場熱潮變得理性。如今,他們手機裏的俄羅斯客戶群不再討論“什麽時候能提車”,反而滿是“報廢稅會不會再漲”“西方車企什麽時候回來”的疑問。

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1月1日起,俄羅斯又將進口汽車關稅係數調整為20%~38%,中國汽車清關費用最高增加30000盧布(約合人民幣2637元)。

 

圖片來源:哈爾濱海關網站

“俄羅斯經濟結構性衰退,其戰時經濟依賴軍工投入,通脹率達10%,盧布匯率波動加劇,購買力持續萎縮;俄羅斯基準利率長期維持21%,汽車貸款年化利率飆升至30%,購車成本攀升抑製需求等,都是中國汽車對俄羅斯市場出口下滑的原因。”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

根據中汽數研近日公布的9月俄羅斯汽車品牌銷量榜單,在前十陣營中,中國自主品牌仍占據六席,但集體銷量下滑。

具體來看,9月,俄羅斯市場的銷冠仍是本土品牌拉達;第二名為中國品牌哈弗,當月銷量約1.7萬輛,同比下滑15.5%;第三名吉利,9月銷量為9741輛,同比下滑39.3%;奇瑞與長安分列第五、六名,兩家品牌在俄羅斯的銷量均有50%左右的跌幅。

中國汽車品牌已經注意到這一風險。據媒體報道,2025年一季度,俄羅斯關閉的274家汽車展廳中,約213家為中國汽車展廳,占比達到78%。

頭部車企也在收縮戰線。奇瑞汽車在其招股書中明確披露:“2025年,我們開始縮減俄羅斯的營運規模,並訂立協議以出售部分當地資產及經銷渠道。”要知道,奇瑞汽車近兩年是俄羅斯市場最暢銷的中國品牌之一,旗下EXEED品牌還一度成為高端市場黑馬。

“自從報廢稅提高後,我們就暫停了俄羅斯業務。”一位汽車出口商坦言。

 

2021年以來中國對俄羅斯汽車月度出口量走勢(圖片來源:崔東樹公眾號)

劉雷則向記者分析了另外一個原因。“現在很多俄羅斯客戶對豐田、寶馬等品牌重返俄羅斯市場是非常有期待的,他們會有觀望的態度,這對當地的銷售產生了一些影響。”劉雷認為,盡管短時間內外資品牌在俄羅斯恢複生產並不容易,但俄羅斯消費者還是願意“持幣待購”。

回歸到中國汽車品牌本身,在過去兩年時間裏,中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售後服務等方麵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早期,俄羅斯市場消費者沒有接觸過中國的智能電動車,他們十分新奇。但是他們購買以後,會發現售後還跟不上。比如,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出現了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維修,那麽對品牌和口碑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應該逐漸搭建起售後服務體係。”劉雷認為,雙方應該更多地交流,讓俄羅斯消費者更多地認識和了解中國汽車。

 

前兩年高利潤驅使下,數千家中國車商‘一窩蜂’紮進出海這門生意。可真做起來才發現,利潤遠沒預期高。風口一變,不少車商撤退了,也有企業會轉型,做汽車配套業務,甚至徹底脫離汽車行業。”在王翔雨看來,對中國汽車出口而言,投機賺快錢的想法不可取。

“今年,中國車企在俄羅斯更多是‘去庫存’和回歸充分競爭。”崔東樹認為,前兩年中國汽車對俄出口的高增長,更多是“外資撤出後的填補式增長”,缺乏長期競爭力。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同樣透露,自己最近在海外市場走訪時,既看到了中國汽車數量的增長,也感受到了潛在的危機。“中國汽車的出海浪潮正麵臨‘水土不服’的考驗:有的品牌在安全質量上‘栽跟頭’,有的品牌因本地化配套不足引發當地政府和用戶抱怨。”尹同躍說。

 

圖片來源:AUTOSTAT

所有跟帖: 

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又當爹來又當媽- 給 又當爹來又當媽 發送悄悄話 又當爹來又當媽 的博客首頁 (230 bytes) () 11/12/2025 postreply 10:22:4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