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平均40歲才買到第一套房. 首次購房者僅占市場的21%

美國人平均40歲才買到第一套房

NAR在今年7月調查了超過17萬名買家後發現,首次購房者僅占市場的21%,比去年的24%進一步下降。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這一比例接近40%。如今,這已經是自1981年NAR開始統計以來的最低紀錄

NAR副首席經濟學家傑西卡·勞茨(Jessica Lautz)表示:“首購族比例降至曆史低點,反映出美國住房市場長期缺乏可負擔房源的現實後果。自2007年以來,這個群體在市場中的份額幾乎減半,其影響相當驚人。”

受訪者普遍指出,學生貸款負擔與高額租金是他們難以存下首付款的最大障礙。根據LendingTree數據,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學生貸款總額已高達1.81萬億美元

平均每名聯邦借款人負債約 3.9萬美元。與此同時,租金持續攀升,全美租房人口已突破 4600萬。很多年輕人因此選擇“長期租房”,甚至幹脆放棄買房計劃。

 

盡管近年房價漲勢放緩,但仍維持在高位。根據Redfin數據,截至9月,美國房屋中位售價達到43.5萬美元。自2022年起,房貸利率從疫情低點翻倍後,一直維持在 6%以上

這意味著:即使房價不再飆升,貸款成本依然讓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哈佛大學住房研究聯合中心計算,以常見的首購族貸款條件(30年期、3.5%首付款)計算,平均每月需支付 2570美元,比1990年高出 40%

要負擔這筆支出及相關稅費,一個家庭的年收入至少需 12.67萬美元。但在全美4600萬租客中,僅有約600萬人達到這個水平。

根據NAR的長期統計,美國首次購房者的平均年齡在1980年代隻有二十幾歲。那時年輕人工作幾年、積攢一點首付,就能實現“安家夢”。

但如今,房價漲幅遠超工資增長。去年平均首購年齡是38歲,今年再度上升到40歲,意味著許多人要等到中年,才能買到第一套房。

 

同時,美國買房者的整體中位年齡也上升至 59歲,遠高於去年的56歲,這一變化凸顯了財富與資產積累的代際分化。

Lautz指出,美國住房市場正呈現明顯的兩極化趨勢

已擁有房產的人,憑借資產升值與股權累積,能以更高首付款甚至現金買下新房;

而沒有房產的年輕人,卻被高利率與通脹擋在門外,難以積累相同的財富。

正如她總結的那樣:“這不是簡單的市場周期,而是一個世代財富鴻溝的延伸。”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