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四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自殘
據《國際郵報》Courrier international 周四11月6日更新報道,中國有數千萬兒童和青少年罹患心理疾病。近年來,各類研究持續警示中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堪憂。如果說教育部呼籲減輕學業壓力,未成年人過度使用手機也成為被關注的問題。
《國際郵報》這篇報道說,“每四名中國青少年就有一人自殘。” 這是中國科普網站“果殼 Guoke”在10月31日的警告。該網站觀察到近年來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家長開始討論一個棘手的問題——青少年的非自殺性自傷行為。”
一周前,10月24日,中國教育部也就中小學心理健康問題作出回應,並提出多項措施加以應對。據專注中國官方數據分析的博客“數據開放”稱,此次全國性反應“前所未有”,某種程度上也證實了事態的嚴重性。
報道續稱,中國教育部公布的“十項措施”著力為學生提供更有力的心理健康支持。具體措施包括:減輕學生學業壓力,嚴格控製作業總量,禁止“重複和懲罰性”作業,鼓勵每周實行“無作業日”,以及禁止按考試成績對學生排名。
2023年時,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與共青團中央聯合完成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已揭示,17歲以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三千萬兒童和青少年罹患不同程度的情緒與行為障礙。” 報道表示這是中國官媒央視報道的數據。
家庭壓力與手機使用
報道提到,同年出版的《2023中國心理健康藍皮書》也印證了上述情況。根據該研究,高中生抑鬱症患病率達40%,初中生為30%,小學為10%。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原因包括家庭壓力、父母對學習成績的高要求,以及缺乏對孩子的關愛。
此外,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2024年中國農村欠發達地區學生心理健康報告》也揭示了農村兒童的嚴重問題。據該報告指出,“有三成農村兒童麵臨抑鬱風險,這個比例遠高於全國平均14.8%。”
報道表示,手機成癮也被認定為重要影響因素。中國青少年網絡行為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12—18歲青少年每天平均花4.2小時在手機上。同時有超過70%青少年表示,如果離開手機就會感到極度焦慮。
報道提問:“為什麽手機危害如此之大?” 並引述“數據開放 ShujuKaifang”博客做出分析:“手機帶來情緒不穩定,過度使用導致睡眠不足也是心理健康惡化的重要因素。”
報道總結指出,據《中國青年報》援引中國睡眠研究會2022年發布的研究報告,調查發現小學生、初中生平均每晚分別睡7.65小時、7.48小時,高中生僅為6.5小時。而中國教育部建議三年齡段青少年每晚應分別睡眠10小時、9小時和8小時。這份中國日報同時警示:“超過六成受訪青少年會為了玩手機、打遊戲和看電視劇而犧牲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