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質疑關稅權力 預測市場下調“川普勝算”
同日,川普政府在最高法院也遭遇打擊。美國最高法院對其政府的關稅政策舉行了長達兩小時半的聽證會。多名大法官——包括保守派的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與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對川普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為依據征收關稅的合法性表示懷疑。
他們對政府辯護人D. John Sauer的陳述表示懷疑,指出此舉或侵犯國會的征稅權。
川普政府辯稱,這些是“監管性關稅”,並非稅收行為;但自由派大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反駁說:“你說關稅不是稅,但它們本質上就是稅——是對美國公民征收的收入。”
戈薩奇則指出:“總統單方麵宣布國際貿易緊急狀態並征收關稅,國會幾乎無法收回這些權力。這實際上意味著權力正不斷集中於行政部門。”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9月提交的法庭文件中警告稱,若最高法院裁定關稅非法,美國政府可能需要退還高達75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根據負責預算委員會的估算,截至2025財年下半年,美國政府從關稅中獲得1510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近300%。
目前川普征收的關稅起點為10%,部分國家(如印度、巴西)高達50%。若政策獲準延續,預計到2035年將為美國創造約3萬億美元額外財政收入。
受此影響,預測市場對川普關稅政策的信心大幅下降。在Kalshi平台上,與法院是否支持川普關稅相關的合約價格從近50%驟降至約30%。
Polymarket上類似合約也從40%跌至30%,顯示交易者普遍認為最高法院可能裁定川普敗訴。
下級聯邦法院此前已認定,川普對包括加拿大、中國、墨西哥等多國進口商品征收的“互惠關稅”及“芬太尼關稅”缺乏法律依據。最高法院尚未宣布判決日期。
川普正麵臨“雙重壓力”
從選舉失利到司法受挫,川普第二任期正麵臨雙重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輪選舉結果不僅削弱了共和黨的政治信心,也讓川普的經濟議程承受新的考驗。
在民意波動、法律風險和黨內不安交織的背景下,川普政府或將迎來最嚴峻的政治考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