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寧丟本州,不可丟滿洲”

曆史背景:為什麽日本如此“寧丟本土”?

日本本土資源匱乏(耕地僅15%,人口7000萬已超承載極限),而東北是他們的“生命線”

 
 
方麵 日本本土 中國東北(偽滿洲國) 日本的“算盤”
麵積與土地 狹小,多山 103萬平方公裏,黑土肥沃(是本土3倍) 移民500萬+,解決人口危機
資源 石油、鐵礦短缺 煤炭、鐵礦、石油豐富 支撐戰爭機器
工業 落後 亞洲第一(超日本本土),重工業基地 生產飛機、坦克
糧食 饑荒頻發 大豆、玉米豐產 養活全日本
軍事 關東軍70萬+ 後方基地,可退守決戰 轉移天皇,繼續抵抗
 
  • 1945年戰略:美軍轟炸本土、原子彈爆炸後,日本大本營討論**“放棄本土,退守東北”**計劃:
    • 將天皇、精銳部隊、工業轉移東北。
    • 以東北為“第二本土”,進行“百年戰爭”,等待盟軍崩潰。
  • 轉折8月9日蘇聯百萬紅軍閃擊東北,4天摧毀關東軍(死亡8萬、俘虜59萬)。這比原子彈更致命,直接促成日本8月15日投降

小結

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日本軍國主義“國運論”的縮影:他們視東北為**“大陸命脈”**,寧可本土成焦土,也要死守。 幸虧蘇聯及時出兵,否則曆史可能更曲折。今天回看,這提醒我們:資源與戰略要地,從不靠“仁慈”保全

所有跟帖: 

蘇聯紅軍“4天摧毀關東軍”?純屬忽悠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槍迷球迷 的博客首頁 (57 bytes) () 10/29/2025 postreply 18:40: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