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嘲諷克宮特使,俄股跌至年度低點,遭製裁公司拋售海外資產
俄羅斯宣布“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射成功,恰逢特朗普和普京的布達佩斯會晤取消,美國製裁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這被認為是克宮對西方威懾戰略的一部分。

奉命赴美談判的克宮特使德米特裏耶夫自然也在華盛頓大肆誇耀“海燕”的戰略威懾能力,但從現實來看,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德米特裏耶夫的華盛頓之行以失敗告終,至少是公開報道中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到現在,都不知道德米特裏耶夫的華盛頓之行到底見了誰,唯一公開跟他見麵的是親俄女眾議員安娜·保利娜·盧納,特朗普、盧比奧和貝森特都不在華盛頓,他們正在亞洲,德米特裏耶夫可能見到了維特科夫,維特科夫對特朗普有一定影響力,但就目前的美俄關係來說,雙方都沒有報告雙邊關係有任何進展。

事實上,德米特裏耶夫還在華盛頓受到了羞辱,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CBS電視節目《麵對國家》采訪時,稱俄羅斯正感受到美國製裁的痛苦,指出印度等國已經在減少購買俄羅斯石油;對德米特裏耶夫宣稱製裁不會影響俄羅斯的說法,貝森特直接將德米特裏耶夫稱之為“宣傳員”。

貝森特以高傲的姿態評價俄羅斯經濟,稱其正陷入困境,“經濟增長幾乎為零,我估計通貨膨脹率超過20%,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把普京推到談判桌前,石油為俄羅斯的軍事機器提供資金,而我們可以大幅削減其收入。”
美媒評論德米特裏耶夫的華盛頓之行,“在一位顯然心情不佳的總統麵前,表現得像是一場業餘表演”,德米特裏耶夫從華盛頓帶回的並不是白宮的提議,而是“一顆毫無意義的月亮”。
事實比美媒的評論更糟糕,《莫斯科時報》報道稱,在德米特裏耶夫的華盛頓之行以失敗告終後,俄股已跌至年度低點,與稍早前普京給特朗普打電話後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莫斯科交易所指數繼上周下跌6.5%後,再次下跌3.2%,至2457.87點,為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遭製裁的俄羅斯石油公司股價下跌5.6%,徘徊在2023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報每股368.4盧布;盧克石油公司股價則繼上周暴跌12.2%後,再次下跌6.5%,跌至每股5242盧布,為2023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相比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私營盧克石油已經開始動作了,該公司位於芬蘭的煉油廠已經停止石油供應,位於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煉油廠則可能會完全切斷石油供應。

周一晚間,盧克石油發布了一份聲明,為其海外企業尋找買家,包括位於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荷蘭的煉油廠,“由於一些國家對盧克石油及其子公司采取了限製措施,盧克石油宣布有意出售其國際資產”,競標程序已經啟動。

而因為美國製裁影響,俄羅斯石油出口也遇到了巨大問題,希臘航運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拒絕簽署運輸俄羅斯石油的合約,希臘航運公司的油輪之前運輸了俄羅斯大約三分之一的石油,每月1000萬到2000萬桶。

印度等國紛紛減少或不再購買俄羅斯石油,令人有些意外或者說感動的是,匈牙利仍在試圖從美國那邊獲得豁免以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歐爾班計劃下周為此與特朗普見麵。

美國駐北約大使馬修·惠特克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的時候,駁斥了匈牙利是內陸國隻能依賴俄羅斯石油的說法,“我們的匈牙利朋友有很多計劃要做,當然,作為好盟友,我們會幫助他們,讓他們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

關於俄羅斯能源行業、經濟乃至克宮麵臨的諸多壓力,我改天會抽時間專門寫一篇文章,因為篇幅以及平台審核等緣故,今天就先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