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振寧-米爾斯、李政道-楊振寧、楊振寧-李政道,究竟楊-李誰的貢獻大?

其中:

楊振寧-米爾斯 於1954年發表了論文 楊-米爾斯量子場論;

李政道-楊振寧 於1956年發表了論文 宇稱不守恒;

楊振寧-李政道 於1962年獲得諾貝爾獎,當時李政道提出異議,認為他的名字應該排在楊振寧前麵。

楊李各自對自己的貢獻是有爭議的。記憶也不相同。

根據米爾斯自己寫下的(維基: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ng%E2%80%93Mills_theory):

As Mills himself describes: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1953–1954, Yang was a visitor to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 I was at Brookhaven also ... and was assigned to the same office as Yang. Yang, who has demonstrated on a number of occasions his generosity to physicists beginning their careers, told me about his idea of generalizing gauge invariance and we discussed it at some length ... I was able to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the discussions,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the quantization procedures, and to a small degree in working out the formalism; however, the key ideas were Yang's."[4]

中文翻譯:

正如米爾斯本人所述:“1953-1954學年,楊振寧訪問了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我也在布魯克海文……並被分配到與楊振寧同一辦公室。楊振寧曾多次向初出茅廬的物理學家展現出他的慷慨,他向我講述了他關於推廣規範不變性的想法,我們對此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討論……我為討論做出了一些貢獻,尤其是在量子化程序方麵,並在形式體係的構建方麵貢獻了一點;然而,關鍵思想是楊振寧的。”[4]

由此可見在楊振寧-米爾斯關於楊-米爾斯量子場論這篇論文中,楊的貢獻要大於米爾斯。

那麽,在李政道-楊振寧於1956年發表的 宇稱不守恒 論文中,楊憑什麽會同意把李政道的名字放在前麵呢?

現在兩位偉大的科學家都已經去世了。爭也沒有意思。曆史也已經排名。

但從上述比較中,似乎李政道當初的異議應該是有道理的。但問題是,諾獎委員會是怎麽排名的呢?理由又是什麽呢?

 

所有跟帖: 

兩人當時爭得翻臉斷交,楊贏了,這是事實。根據楊的精明(精致到極點的利己主義者),可以判斷他贏得不地道,李是忠厚人。。。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6:58:01

有傳說楊的理由是他年紀大過李,不知真假。。。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6:59:41

楊李大學同校,依照學校倫理楊是學長,你們如果念過大學應該知道這種事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8:57:03

諾獎聯名的多的是,為爭排名鬧得臉紅的也隻有中國人!丟人!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03:27

丟人倒沒有。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14:28

我們認知不同。。。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20:28

不是說那篇得獎論文李是第一作者嗎? -Uusequery- 給 Uuseque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6:58:55

https://www.osti.gov/servlets/purl/4326727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223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12:58

That’s not the paper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24:51

okay. that is not my tea...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8:11:16

李政道和楊振寧因1956年發表‘宇稱不守恒’,於1957年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獎金二人平分。論文署名李在前,楊在後。 -panlm_- 給 panlm_ 發送悄悄話 panlm_ 的博客首頁 (51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02:49

授獎時楊說服了李由楊先上台,那個是實在的。文章上的排名往往根據字母順序,不作數。。。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07:44

發表文章時的排名應該是根據貢獻大小決定的。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16:21

那頒獎儀式為啥楊要先上台?據說還雙手揮舞謝謝鼓掌,李默默跟在後麵。。。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19:11

貢獻大的先上台,這是頒獎規矩。。。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24:11

貢獻大小的客觀評判就是論文的排名! -5678910- 給 56789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43:49

你們都是不懂事理,誰的貢獻大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審查時不是考慮過了?洋人沒有這麽傻會依頒獎時誰走在前決定誰的貢獻大的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8:42:06

都平分了獎金了,還掙啥排名?除了在世人麵前丟人顯眼,還掙到了啥?有誰在乎他倆誰的貢獻稍大一點?大家在乎的是他們的品德 -紅辣椒66- 給 紅辣椒66 發送悄悄話 紅辣椒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7/2025 postreply 02:56:14

他們獲得的是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先把事實搞清楚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26:15

接受。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30:53

諾獎當時的排名是李前楊後。我昨天的帖子已經用鏈接說過了。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28:13

這排名已經是既成事實,兩人之後再鬧下去(從美國整到中國)其實毫無意義 -L- 給 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38:26

隻能說李振道太年輕,沒有認識的後果,吃一虧,當時應該告訴他以委員會排名為準,以免日後矛盾 -5678910- 給 567891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42:19

是這樣。這事一開始就應該義正詞嚴讓老楊斷了念頭,這樣對兩人日後都好 -L- 給 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17:50:07

撇開楊-米爾斯量子場論,楊隻拿一次諾獎的三理由:愛因斯坦也隻拿一次,楊拿一次後有引起爭議(諾委盡量避免),場理論是否夠格 -金筆- 給 金筆 發送悄悄話 金筆 的博客首頁 (129 bytes) () 10/26/2025 postreply 20:54:27

文章在這裏,Lee第一作者,可能具體工作多些,Yang通訊作者,可能是idea主要提出者並lead研究,同樣重要, -Tianpu001- 給 Tianpu001 發送悄悄話 (170 bytes) () 10/29/2025 postreply 04:45: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