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一周戰報總結:俄軍在過去一周共消滅烏軍10935人,比此前一周多了250人。

本帖於 2025-10-25 15:38:3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天青水藍 編輯

俄羅斯軍隊

其中,俄軍中部集群在過去一周占領頓涅茨克兩個村、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一個村,消滅烏軍3610人;西部集群過去一周消滅烏軍1610人;南部集群過去一周占領頓涅茨克兩個村,消滅烏軍1,485人;東部集群過去一周在紮波羅熱州占領兩個村,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占領一個村,消滅烏軍2365人;北部集群過去一周在哈爾科夫州占領一個村,消滅烏軍1375人;第聶伯集群過去一周消滅烏軍490人。過去一周,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共摧毀烏軍15輛坦克、85輛裝甲車輛、483輛汽車、105門身管火炮、1輛海馬斯火箭炮、89座電子戰基站、103座彈藥庫和物資庫。很明顯,烏軍在戰場上的損失是驚人的,盡管烏克蘭不斷向西方伸手要求各種軍事援助,但西方在實際援助方麵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下降,因為西方已經被烏克蘭巨大的消耗拖得精疲力盡。

上周,西方甚至把二戰時期的美製M114A1型155毫米榴彈炮提供給烏軍,說明新生產的武器裝備和彈藥已無法滿足烏軍的消耗,這也說明一個問題,為何一堆西方發達國家提供援助,卻無法讓烏克蘭在戰場上撐住?主要原因在於,過去幾十年間西方國家“去工業化”嚴重,真正還保留較強製造業的,隻有德國、日本、韓國等寥寥幾個國家。日韓由於種種原因,不敢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援;德國製造業主要集中於民用領域,軍工產能極低;美國雖然軍工基礎雄厚,但經曆數十年去工業化後,整體製造業水平低下,使其軍工業想要增產難度極大,俄烏衝突已持續近四年,西方雖然不斷強調要提高軍工產能,但至今整個西方的軍工產能增長連一倍都未達到。

此外,除美國、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外,大多數西方國家在資源和能源上嚴重依賴國外供應,國際能源與資源市場的任何波動,都會對這些國家的軍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例如,西方計劃大規模生產155毫米炮彈,卻發現炮彈殼還能生產,但所需的硝化棉、炸藥和其他火工品卻嚴重短缺。歐美多數武器裝備在技術上精密複雜,但造價昂貴,不適合大批量生產。以美國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為例,年產量僅500枚,哪怕美國每年全部援助烏克蘭,也不過是“塞牙縫”,而俄軍每天發射的“天竺葵”無人機,至少200架,多時可達500架。更何況,“愛國者”無法攔截俄軍的“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歐洲的防空導彈情況也相似,數量太少,麵對烏克蘭上空密集的俄軍無人機,幾乎無能為力。

俄烏衝突近四年,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現代戰爭的海量消耗,北約的武器庫存幾乎被消耗殆盡,而新的補給卻遲遲無法補上,於是烏軍在戰場上的裝備越來越少,處境愈發艱難。相比之下,俄羅斯軍工產能在近四年時間裏迅速提升,少的提高十多倍,多的提升四十多倍,俄羅斯不缺資源和能源,隻要有工人、有設備,就能源源不斷地生產,這就是俄羅斯能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北約援助的烏克蘭,並仍保持戰場優勢的主要原因。

 

 

所有跟帖: 

畝產上萬斤沒? -Penuium- 給 Penuium 發送悄悄話 Penuiu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25 postreply 15:40: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