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 AI 如何說.

  • 1952 年的兩篇論文確實是他們年輕時期合作完成的(楊在芝加哥大學,李在加州大學)。

    • 論文提出了楊–李零點定理,在統計力學中具有極高價值。

  • ? 作者順序的問題確實存在——但當時理論物理界並沒有嚴格遵循字母順序。

    • 許多著名合作(如費曼–傑爾曼、戴森–施溫格)都不是按字母順序。

    • 通常,第一作者反映了誰主導了工作或提出了核心想法

  • 楊顯然在1952年的合作中是資深和主要的概念驅動者——他已經以原創性和深厚的理論能力聞名。

    • 李政道自己早年也承認,楊在他們合作中指導了大部分思路。

    • 因此楊列在第一作者位置,按當時的規範來看,是正常且公平的

  • 關於楊“因為資曆或傳統要求列在前麵”的說法,主要來源於李多年後寫的回憶錄,當時他們的關係已經出現裂痕。

    • 在1952年的獨立記錄中,沒有證據顯示楊明確提出按年齡或資曆順序排在前麵。

    • 楊後來解釋,他列在第一作者是因為論文的寫作和思路主要由他完成——這符合國際學術慣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