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暴利行業跌落神壇!曾利潤高達800%的躺賺生意,現也扛不住了
引言
利潤長時間高達800%,如今卻被爆出行業內普遍營業額暴跌50%,又一暴利行業不行了?

從2023年到2024年中,國內累計新注冊的餐飲關聯企業,就達到了551.4萬家,再加上早已經存在的餐飲企業,可以說餐飲這個行業已經被大家擠成了紅海創業賽道。
有成就有敗,盡管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裏,餐飲行業就出現了超過五百萬家的相關企業,而在另外一邊,由於餐飲行業低門檻性,不少人匆匆進入,由於各種問題又匆匆倒閉。
在新增超過五百萬家相關餐飲企業的同時,被吊銷或者注銷的餐飲企業,也達到了256.6萬家。

一個是550萬,一個是256萬,也就是說在餐飲行業,每兩家店新開的同時,就有一家店倒閉。
許多老板在店鋪倒閉的時候,都會把店內的餐飲設備賣出去,希望以此來挽回一些損失。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當“餐飲收屍人”上場回收相關設備的那一刻,這些老板卻變得更加絕望起來,這些二手設備回收商開的回收價,差點沒讓一種老板哭起來。
一家老板投資了300萬的店鋪,在回收商上門回收相關設備的時候,其開價竟然隻有5萬。原來還想通過設備挽回些損失的老板,看到這個價格差點當場“暈倒”。

然而在定價這方麵回收商有絕對的話語權,愛賣不賣。而這些回收商把二手設備買回來後,隻需要通過一定的清洗翻新,就可以以設備原價的七八成賣出去。
有些人甚至可以把利潤做到800%,可謂是暴利,許多等待回收的餐飲店老板,恐怕後悔莫及,為什麽當時不直接做二手回收商,而是要跑來搞餐飲。
但是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永遠輝煌,曾經站在倒閉老板麵前說一不二的餐飲設備回收商們,如今也遇上了行業寒冬。
曾經3天就能賺15萬的二手回收老板們,如今已經虧損到要每天打電話,求同行來把堆積在倉庫的設備給低價拿走,曾經的暴利行業,如今怎麽也變成這樣了?

1萬收7萬賣
轉手就賺6萬
2000平米的大店,宴會廳裏麵還裝有吊頂水晶燈,桌子也是當年大幾萬買回來的紅木桌,宴會廳裏麵還配有環繞音箱,整個店的投資當年不少於千萬。
拋開裝修相關的設備也是花了幾百萬。但就是這樣的店,在餐飲設備回收商麵前,也是顯得那麽“一文不值”。

在仔細查看了相關設備之後,麵對店鋪老板的滿臉期望,回收商直接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東西很好,但是價格接受不了。
回收商看著宴會廳的幾十套成套的桌椅板凳,以及相關的廚房設備,還有8台電視機加音響,再加上一些雜物,最後伸出了五根手指頭,給出了5萬的報價。
隨後老板便做出了送客的姿勢,這也難怪,畢竟當初幾百萬投資才拿下的設備,如今5萬賣出去,多少有些接受不了。
畢竟很多老板都想不通,當年幾百萬的投資,雖然經過幾年的使用,相關設備有折舊,但是也不至於隻有5萬的回收價。

但這樣的價格就是事實,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回收商無論是在回收的時候,還是出售的時候,對於開出的價格,往往都是說一不二的。
就算有討價空間,升價和降價的幅度也不會很大。在十年前的時候,整個餐飲二手回收行業被稱為不會倒閉的金礦,而回收商則是站在金礦上挖金子的人。
在信息還不透明的年代,這些回收商靠著老鄉圈,基本上就可以拿下一個地區的餐飲設備回收業務。
比如江西宜豐縣,就有不少老鄉在各地從事相關的回收生意,賺到了錢就回家裏蓋別墅。

由於競爭也相對較少,而業務又不透明,所以當時的餐飲設備回收,基本上躺著就能賺錢,最高峰的時候,有些人能把利潤做到800%。
可以說長久以來,這個行業的暴利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在早期這個行業基本上零成本,因為許多餐飲老板都急著清空設備,畢竟設備在一天就要交一天的房租。
所以很多老板都希望盡快處理掉這些設備,有人甚至願意倒貼讓回收商抓緊清理。
而回收商在按照原價的5%到30%把設備回收之後,他們隻需要通過簡單的翻新,就可以按照原價的70%到80%的價格,賣給另外一批想要開店的人。

如此一收一出,就可以創造出70%的毛利潤。要是遇上一些大單,幾天輕鬆賺上個幾萬那就是常態,甚至有人3天就能賺15萬。
在早年信息不透明的時候,很少人知道這個行業的暴利內幕,業內人士也隻是在老鄉圈子裏麵,傳播他們的造富神話。
但是久而久之,暴利內幕還是被越來越多人知道,許多人開始湧入二手設備回收行業。
小眾暴利賽道一下子暴露在了陽光之下,誰也沒有想到,這將是這個暴利行業跌落神壇的第一步。

3天賺15萬的暴利行業
跌落神壇
餐飲行業做為準入門檻比較低,而市場需求又比較大的一個行業,成為了許多想要創業的人的第一個創業選擇。
然而準入門檻低也意味著餐飲行業的競爭將會是高度白熱化的。有些人甚至在店鋪裝修到一半的時候,就忽然發現周圍商圈的店鋪在接二連三的倒閉。

等到自己的店鋪裝修完成的時候,周圍的店鋪都沒了,到時候來這個地段的客流到底還有多少?
於是有些懂得及時止損的老板,就會立即停止裝修,叫來回收商直接把設備進行回收。
這種及時止損的老板對於回收商來說,他們是最喜歡的。畢竟店鋪還沒有開業,設備也沒有使用幾乎是全新的,這樣的設備流通進二手市場肯定好賣。
基於此很多人都以為,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都希望餐飲店鋪倒閉的越多越好,因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最更低的價格回收更多的設備。

然而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於這些回收商來說,餐飲店鋪倒閉的越多,自然對於他們有好處。
但並不是倒閉的越多就越有好處,兩者並不存在正比關係,甚至當倒閉的店鋪數量達到一定閾值的時候,回收商就有可能受到倒閉潮的反噬。
當商圈裏麵有越來越多的店鋪貼出轉租,並且遲遲沒有人接手的情況下,當地的回收商就有點慌了,這就意味著這個地方的餐飲店鋪新生率將會減少。
由於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新人開店變得更加謹慎,沒有人新開餐飲店,那麽回收商手中的二手設備就賣不出去。

而當流轉率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流逝,相關設備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折舊和破損。
還有設備存放倉庫租金,這對於回收商來說都是成本,不論設備原價多少,回收價多低,隻要砸手裏沒賣出去,那對於回收商來說就是虧損。
在廣州的華南廚具城中,如今較之前來說,已經略顯冷清,往年6月7月的淡季都可以出70單左右的商家,如今一個月隻能出40單。
這還不是個例,多數的商家現在的營業額和往年比較,基本上都下降了50%。

另外一邊,更讓回收商難受的是,在新開餐飲店局部減少的同時,從事設備回收的同行卻越來越多,這又進一步擠壓了行業的利潤空間。
在2023年一套設備可能隻需要開價5000,商家就願意鬆口出售,如今隨著回收同行越來越多,同一套設備則需要八九千才能拿下,行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甚至有的回收商家直言,可能熬不到今年冬天的旺季,低價回收高價賣的行業紅利徹底消失。

告別800%暴利
餐飲設備回收隻會越來越難?
由於行業周轉率的降低,不少回收商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雖然在倒閉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餐飲店鋪倒閉,在早年行情好的時候,不少回收商堆積了大量二手設備。
但是隨著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新手入行變得越來越謹慎,大量二手設備堆積,這些設備都是回收商真金白銀收購的,丟掉又可惜。
隨著越來越多二手設備的購入,為了安放這些設備,回收商隻好繼續租更大的倉庫來放,生意不好,但是租金卻越來越高。

資金流越來越少,對於實力比較弱的回收商,甚至多次求助行業龍頭,希望對方回收了自己的設備,也就是說,回收行業如今已經出現了,同行為同行“收屍”的情況。
麵對這種情況,不想倒閉關店的回收商,便走上了艱難的轉型求生之路,而其轉型的內核,其實和其他行業轉型類似——卷服務。
隨著餐飲行業倒閉潮影響,與餐飲行業緊密相關的設備回收行業,在吃了一波倒閉潮的紅利之後,也開始被倒逼洗牌。
如今的設備回收行業,已經不複之前快進快出,資金迅速回籠的輝煌。不愁回收不愁賣的回收商現在麵臨客流減少的情況。

為了緩解壓力許多回收商在回收的時候,對於相關設備的新舊和質量把關上更加的嚴格,確保每一件產品收回來後能夠發揮最大價值。
另外一邊,昔日貨物出門概不退換的回收商,如今對於買家也做起了保修服務來,甚至有的回收商為了提高業績,承諾對二手設備終身免費維修。
而為了尋找更多的客源,許多回收商也紛紛在短視頻平台上做起了個人IP,同時請專業的主播在倉庫直播講解,實現端對端的服務。

寫在最後
在十年前,許多回收商基本上可以在當地靠著穩定的熟客,以及登門而來的線下的客流,來一輩子守著一家店。
然而現在無論是大店還是小店,甚至是集群的廚具城,你想要還靠著坐在店裏,等客人來找你,基本上很難盈利。

這種傳統的生意之道,如今已經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淘汰,為了生存,甚至許多中年老板都開始學著如何拍視頻,如何搞流量引流。
曾經靠著撿漏發財成為人生贏家的造富神話,已經成為了行業內一些老人回味的傳說故事。
如果不去轉型,不苦熬轉型陣痛期,等待這些傳統回收商的,也許就是在倒閉的第二天,同行上門回收他們之前回收來的設備。
對此,您怎麽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