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特別港務費

    反華的國務卿魯比奧在接受電視台采訪時承認了:中美關係進入戰略相持期。其實這也是當下中美之間少有的共識,表明了美國雖有共識:為確保全球霸權必須遏製中國,但在客觀的實力上,中美卻在趨向平衡,所以美國已無法阻止中國的發展,應當尋找新的中美相處之道。
    我國早已提出,相處之道就是中美平等相待。但由於美國還未接受平等相待的提議,因此我國最近就針對美國施行的一係列遏製打壓,采取了反製行動:稀土出口由域內管轄擴展到域外管轄;對進入我國港口的涉美國元素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對附庸美國尋釁我國的韓華海洋等5家韓國企業列入製裁。這些舉措具有明顯的進攻性質,顯示了我國今後在中美博弈中的新打法。
    美國對我國收取特別港務費的直接意圖,是想壓製我國造船業的優勢,所以我國的反製中含有一條瓦解美國意圖的妙招:對中國造的船舶,豁免進中國港口的特別港務費。
    比如美國的國際海運公司( international seaways inc)首席執行官Lois Zabrocky就這樣解讀:“你之前可能會說:我寧願要一艘韓國造的船。但現在如果你需要大型原油油輪,你就會希望能夠到中國去造,因為他們的進口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得多。所以,你最好做好轉型的準備。”   
     還有英國的液化石油氣船運公司(Navigator Gas)的主管Randy Giveans也表示:“這項豁免對我們有利,因為我們45%的船舶是在中國建造的。我們所有的乙烷和乙烯船舶都是在中國建造的,因此我們非常放心。”他還生動地描述了翻盤場景:“五六個月前,每個人都在說:‘我們沒有中國船。我們很棒。’但是現在你想要中國船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