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美國開國英雄及第一任財長漢密爾頓的遺澤

在美國建國初期,財政收入來源十分有限。作為首任財政部長的亞曆山大·漢密爾頓,不僅肩負著穩定國家財政的重任,也必須為新生的共和國尋找長遠的經濟發展之路。

 

1791年,漢密爾頓在著名的《製造業報告》中明確提出:關稅不隻是財政收入的工具,更是保護和培育本國工業的武器。他主張對進口商品征收關稅,一方麵為聯邦政府籌措資金,另一方麵則為美國“幼稚工業”提供成長的空間,使之不必立即麵對歐洲強大製造業的激烈競爭。

 

這一主張成為美國早期經濟政策的基石。整個19世紀,關稅不僅是聯邦政府最主要的財政來源,也是推動美國北方工業化的重要手段。雖然20世紀以後,隨著所得稅製度的確立,關稅在財政中的地位逐漸下降,但它作為國家政策工具的功能仍然延續至今。

 

從曆史的長河來看,關稅政策的確立和運用,體現了漢密爾頓對國家經濟的深遠構想。這不僅是財政製度的起點,更是他留給美國的長久遺澤。

 

延伸影響: 漢密爾頓的思想後來啟發了亨利·克萊在19世紀提出的“美國體係”,強調通過高關稅、內部改善與國家銀行來支持國家發展。這套理念推動了美國工業的壯大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