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紀律、協調能力,以及超越選舉周期與季度報表的勇氣”就是稀土研究專業機構“稀土交易所”(Rare Earth Exchanges,REEx)開出來的藥方。如果美國與西方國家能夠秉持這些精神,再加上具體的投資建設供應鏈,最快2032年可以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正常的話則是2040年。不過,“稀土交易所”提醒,當美西方建立起稀土供應鏈後,中國可能會打“價格戰”,以低價搶市,讓美西方提煉的稀土被市場淘汰。

稀土礦工作人員。路透社
REEx指出,川普任內美國在稀土領域的努力已是數十年僅有,包括五角大樓投資並持有MP Materials公司15%股權(MP公司將擔負起建構美國本土的稀土供應鏈)、Lynas USA在德州擴建分離廠,以及多項關鍵礦物補助計劃。但美國仍有幾項深層結構性問題待解:
.礦源深度:除MP Materials與剛起步的Energy Fuels 專項外,整體稀土產能仍十分有限。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今年4月一篇分析指出,到2025年底MP Materials預計也隻能年產1000噸釹鐵硼磁鐵,還不到中國2018年產量13萬8000噸的1%。
.精煉基礎設施:美國化學分離產能極低,遠不及中國內蒙、江西、四川等地的產業聚落。
.工藝訣竅:將氧化物轉化為合金與磁體所需的冶金專業與技術勞工稀缺。
.政策整合:美國國防部、能源部與商務部的計劃彼此重疊,缺乏完整協調。
華爾街日報之前引述業界專家指出,若目前一係列計劃能持續順利推動,理論上可讓美國在3到5年內大幅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遠見、擺脫選舉與季報表製肘 西方成敗關鍵
REEx指出,西方若想建立完整的稀土產業韌性,需要真正的“工業政策”—結合國家戰略、國際合作與民間資本的整合方案。
.礦源多元化:美國透過與澳洲、加拿大、非洲的戰略合作,確保原料供應。
.精煉與冶金:仿效中國包頭市白雲鄂博礦區的“產業走廊”模式,建立起加工聚落,將分離、合金製造與回收集中布局。
.磁鐵製造:建立保證采購與國防采購支撐體係,穩定西方產品的價格。
.人力與技術培育:重建化學與冶金專業教育,將大學與技職訓練中心與產業基地結合。
重要的是若無美國主導的全球協調策略,西方的稀土雄心將持續分崩離析,並繼續嚐到北京每一次政策變動的苦果。
REEx報告最後強調,若想在稀土供應鏈迎頭趕上,西方需要的是比釹或鏑更稀有的資本:遠見、紀律、協調能力,以及超越選舉周期與季度報表的勇氣。而未來10年將決定西方能否重建起自身工業脊梁,或將永久淪為中國的“長期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