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不再喜歡移民了! 一位華人擔憂: 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
近日,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一位華裔作者(Kevin Yin*)發表了一篇文章,闡述了支持加拿大移民的一些觀點。以下是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自己觀點):
加拿大民眾對移民的支持度,正在大幅下滑。
自1996年以來,渥太華就開始調查加拿大人對移民的看法。根據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的數據,去年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多數加拿大人認為“移民太多了”。


而最新的Nanos民調顯示,現在有71%的受訪者希望減少移民人數。如果政府無法重新贏得公眾對這項國家核心政策的支持,加拿大的長期經濟增長與國際影響力都將麵臨風險。
我先承認,疫情後創紀錄的高移民數量,確實加劇了原本就嚴重的住房危機。在貧困率和無家可歸人數都上升的情況下,加拿大人對“先照顧好已經在這裏的人”表示擔憂,這是完全合理的。
疫情後的移民政策確實管理不善,加拿大人的擔心有其道理。然而,從長遠來看,要讓經濟增長、維持社會福利、提升國際影響力,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的移民。
這份Nanos民調是在9月份進行的,而今年新移民人數其實已經急劇下降。平均季度人口增長率創下曆史最低紀錄——包括疫情年份在內。在公眾輿論逐漸轉向反感時,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
加拿大在多個方麵都很依賴移民
從人均生活水平提升的角度看,經濟增長依賴於移民。日本的“失落三十年”,幾乎完全是因為退休人口迅速增加,而日本又拒絕通過引進新移民來平衡結構。如今歐洲也正麵臨類似的問題。
加拿大人都知道,移民往往創業更多、創新能力更強,他們的子女在教育上也表現更優。因此,解決加拿大生產力疲軟、創新率低、人才外流美國等問題,都有賴於我們吸引海外人才的能力。
我們為低收入長者提供保障的能力,也同樣依靠移民。加拿大的老年保障金(Old Age Security)是由普通稅收支撐的,這意味著“今天的年輕人”在為“今天的老人”買單。要維持這個體係,我們必須確保有足夠多的勞動人口在繳稅。
然而,加拿大的生育率隻有每名女性1.26個孩子——遠低於七國集團平均水平,也與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日本差不多。如果沒有新的移民加入,支付養老金的年輕勞動力人數將每年急劇下降。
在如今這個加拿大無法再依賴他國保障安全的世界裏,人口規模也是地緣政治實力的關鍵。貿易協定的簽署往往取決於市場規模——這正是中國和印度影響力巨大的原因之一。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各國爭相迎合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因為美國的人口幾乎是加拿大的十倍。
軍事實力同樣依賴人口數量:現役軍人隻能占總人口的一小部分,而加拿大軍隊目前麵臨近14,000人的兵力缺口。
如果我們希望加拿大在國際舞台上更有分量,就必須讓國家“變得更大”。
此外,我們所擔心的許多問題,其實並不完全是移民造成的。
失業率問題
以青年失業為例,加拿大人對移民的反感在上升,但麥吉爾大學的法比安·朗格教授(Fabian Lange)指出,當前的失業問題主要是因為經濟疲軟(例如關稅問題),而不是移民。
從時間上看也對不上:在新冠限製放寬後,即便移民人數激增,青年失業率仍迅速回落;而今年人口增長驟降後,失業率才再次上升。
另外,網上常說“隻有高學曆移民才有貢獻”“我們不需要更多Uber司機”,其實並不合理。從經濟增長和生活成本角度來看,海外勞動力的加入能讓物價更實惠,同時填補勞動力市場中迫切的缺口。
住房問題
必須承認,移民確實沒有緩解住房短缺問題。但我們更該問的是:為什麽加拿大的住房市場反應如此遲鈍?很少有其他市場像房地產這樣“運作不靈”。
開發商想建更多房子,那他們為何建不了?住房短缺不僅僅是建房速度慢造成的,嚴格的分區規定、開發商融資困難,以及建築成本上升,都在阻礙住房供應。
本文的目的並不是製造恐慌,也不是忽視人們對移民的真實擔憂。而是提醒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正確看待當前的爭論。短期內,我們確實應優先解決住房問題;但從長期來看,大規模移民始終是加拿大持續增長的關鍵。
-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business/commentary/article-canada-immigration-government-support-economy-ott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