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很長的詳細報道,其中專門談到了這事。福建艦原來定位是常規動力,蒸汽彈射,隻能彈射中型飛機(殲35)。殲16T因為太

有一個很長的詳細報道,其中專門談到了這事。福建艦原來定位是常規動力,蒸汽彈射,隻能彈射中型飛機(殲35)。殲16T因為太重,不能彈。福建艦生不逢時,計劃趕不上變化,在設計完成,開建之即,兩項關鍵技術有了重大突破,第一是電彈,第二是釷基核反應堆。釷基核反應堆大概還需要10到15年才能上艦,但是航母一代的時間是40到50年,所以福建艦在有生之年改裝核反應堆是不可避免的事。而電彈是按照福建艦原來的要求設計的,評估後全麵壓倒蒸汽彈射器,如果隻是把蒸汽彈射器換成電彈,航母甲板根本無需改動,但是這時又殺出一個陳咬金,海軍發現這電彈雖然是按照福建艦原來的要求設計的,但是尚有很大餘量,稍微把起飛跑道加長20米(記不清具體數字了),就可以彈射殲16T,這樣海軍為航母準備的“三件套”就齊全了,另外電彈對控製彈射各種重量的飛機易如翻掌,於是就臨時決定把起飛跑道加長了20米,這樣一來中間那條跑道就與降落跑道相交了,也就是說第二條起飛跑道隻有在沒有飛機降落時才能使用。大概的意思就是,因為現在並沒有急迫的作戰任務,而且今後福建艦肯定要大改(等於是福建艦剛一下水,已經計劃對其最初的設計要求進行三項重大改進:蒸汽彈改電彈,常規動力改核電,隻能彈射中型飛機改成能彈射”三件套”),這事得花好多年才搞的清楚,所以不如現在加長跑道,讓海軍的“三件套”都可以上艦訓練,積累經驗,以後設計成熟後再一起改裝。據那個報道說,一架重型戰機(殲16T)的作戰能力比幾架殲35都強。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