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是中國幫助美國度過了最艱難的建國時刻

美國建國初期,在與中國貿易中走出封鎖困境
 

200多年前,是中國幫助美國度過了最艱難的建國時刻。

1784年,國運如日中天的大清皇帝乾隆所主持的《四庫全書》編撰成功,在江南遊山玩水的時候,他邊喝著極品綠茶,邊盤算著還要清除掉那些對大清不利的思想;巴麥尊在愛爾蘭出生,多年後他策劃了二次對大清的鴉片戰爭,並成功把中國拉入最貧窮國家行列。

這一年,英國國會通過了助長茶葉銷量的“抵代法案”[1](Commutation Act),茶稅從以前的119%直降到12.5%,自此之後,輸入英國的茶葉呈現幾何級增長,諸多貿易公司除了茶葉外,什麽都不從中國運出[2];這一年,英屬印度總督哈斯丁在加爾各答聽著印度版的莎翁劇《愛神的春夢》,喝著上好的中國茶,正享受著退休前最後溫柔,他的入侵西藏計劃因為不成熟而擱淺;而這一年,美國獨立革命正式結束,百廢待舉,打仗欠下的巨額戰款如何賠付,讓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倍感煎熬,他已經受夠了喝黴茶的日子。

好消息終於在華盛頓55歲生日這天傳來,財政部長莫裏斯和其他三位美國商人投資的木製帆船,終於下海起航了。這艘可以裝載360噸的木帆船,裝滿了各種奇怪的美國製造,他們駛向的地方,隻能是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中國。他們諂媚在船上寫道:“中國皇後號”。

中國皇後號

《中國皇後號》

美國人對中國一無所知,他們以為中國像英國一樣,女人會有很高的地位。這種無知,一定程度上,延續到了現在。

多年後,最早抵達北美洲那些黑人奴隸的後代——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奧巴馬也把同樣的諂笑帶到中國,他說:“美國與中國的紐帶,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追溯到美國獨立的初期。1784年,喬治·華盛頓組織了皇後號的下水儀式。這艘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華盛頓希望看到這艘船前往各地,與中國結成新的紐帶,希望中國開辟新的地平線,建立新的夥伴關係。”胡錦濤2006年在白宮與布什也說過這段曆史,隻是奧巴馬後來隻說了美國對中國的幫助,卻沒有說中國對美國一直的幫助,更不好意思說,中國現在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獨立後的美國可謂四麵楚歌,國內通貨膨脹,國外被海上霸主們經濟封鎖,陷入無錢、無貿易、無朋友的緊張局麵。“中國皇後王”可謂是美國人的第一次遠征,此舉會影響到這個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他們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這天不僅是華盛頓總統的生日,也是船長——海軍上校約翰·格林的18歲兒子的生日,他也要隨船遠行。[3]

報紙上的小道消息卻說,為了阻止美國人遠程,英國人用上好的“春熙茶”換走了這張船上價值1.5萬英鎊的貨物。這樣的故事有很多,英國人千方百計阻止美國人出海,1750年,他們就上演過同樣的事情。美國人多少還是了解中國對外夷的態度,從葡萄牙、荷蘭、英國等對中國的貿易史來看,中國並不是一個很好打交道的國家。

美國人尋找可以去中國銷售的貨物,大費周章,美國在歐洲受歡迎的朗姆酒、木材、醃魚、麵粉,中國人都不感興趣。但西洋參,就完全不一樣了,除了是野生外,這玩意還是中國民間的靈丹妙藥,中國東北出產的人參,幾乎都被皇家包攬,民間難得一見,它神奇的藥效大受中國歡迎;而且美國人發現,中國喜歡人參的另一個理由是,人生可以增加性欲,這人參與鴉片傳入中國受歡迎的原因,幾近相同。

美國人第一次來到中國,就運來了重達30噸的西洋參,為了推銷,他們送來的幾乎都是上品,一點雜質都找不到。兩年後,西洋參輸出到中國的超過了1800擔,從1804年到1829年,美國輸入中國的人參有43602擔。為了向中國賣人參,美國報紙上幾乎天天都有收購人參的廣告,而美國民眾也漫山遍野地去挖人生[4]。

美國一開始準備了龐大的毛皮計劃,當時美國流傳著約翰·萊亞德(Johnledyard)講述的那個令人激動的財富故事,在美國價值6便士的毛皮,在中國可以賣到100美元。當時美國隻有兩個人到過中國,萊亞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大清對毛皮的喜愛,與他們在關外生活分不開,俄羅斯主要輸出到中國也是毛皮,乾隆對俄羅斯貿易製裁,一嚴禁毛皮入口,俄羅斯就招架不住,雙手投降。所以,俄羅斯人斷然不希望他國來搶生意,負責收購毛皮生意的約翰·萊亞德後來在西伯利亞被俄國的葉卡捷琳娜女皇下令逮捕了,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獲得間諜罪的人。皮毛生意雖然沒有萊亞德鼓吹得那麽好,但一張在廣州還是可以賣到25美元,從1800到1811年,美國平均每年有25張毛皮輸往廣州。

為了確保順利,美國精心準備了貨物和人員,473擔西洋參、2600張毛皮、1270匹羽紗、26擔胡椒、476擔鉛、300多擔棉花和42名船員,另外,還有10門9磅大炮和4門6磅大炮。

1784年2月22日,“中國皇後號”終於在寒冬起航。當年的《紐約時報》報道說,“由於這個嚴寒的季節,商業往來已經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僅僅從觀眾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美國人心底都充滿著喜悅之情。”《獨立公報》報道格林船長時說,“這是一個對外交往的裏程碑。雖然前麵有許多困難他不得不去麵對,但這是這個新生的國度開往地球上那個富饒而遙遠的地方的第一艘商船。”

皇後號啟程的時候,菲利普·弗蘭諾寫了下一首詩:

……

從此,芳香的茶葉滿載而去

英國的許可不需要再思量

還有鑲嵌著金飾的瓷器

製作他們的模子是多少精良

她為我們的國家運回大量商品

足以迎合人們對各種品味的向往

……

1784年8月28日,經過188天的航行,“中國皇後號”抵達中國,他們鳴放了13響禮炮向那些停港的船隻致敬,每艘船也回鳴致敬。他們先被安排到了澳門,在這裏領取“海關船牌”,再到一位引水員。在這裏,新來的人都會被教導,要討好海關的高級官員,很快這些美國人就明白了,“哄騙和行賄是做成此事的唯一辦法”。

美國人與其他外夷一樣,隻能住在十三行的夷館,限製行動。當年停靠在廣州的外國船隻,有34艘,英國占了21艘,法國4艘,荷蘭4艘,丹麥4艘,“中國皇後號”形影孤單,但它畢竟還是在海外首次亮出了星條旗。9月14日,粵海關來給“皇後號”測量噸位,以便計算關稅數額。他們來的時候,“皇後號”鳴炮9響,走的時候再次鳴9響——中國對9很在意,後來粵海關給他們送來了兩隻公牛、8袋麵粉和7壇土製酒歡迎禮。

賞錢和測量是美國人對廣東貿易製度的第一印象,賞錢就是禮物,外國商船第一次抵達中國,為了獲得進入港口的特權,必須支付報酬。測量就是計算噸位,粵海關官員登船實地測量與近距離觀察與問詢。這兩個問題解決後,粵海關就會發一個“開艙”許可證。

對美國人來說,最不好的消息是,西洋參降價了。1784年年初,廣州的西洋參每擔2000美元或每磅15美元,但等到他們到來的時候,價格已經降到了每擔200-300元。商人們運到廣州的西洋參數量,是以往的10倍。但美國人還是憑著優質的西洋參,賣了24萬美元,其他雜貨賣了5萬1千美元。來自東印度公司的調查卻顯示,他們並沒有賺到什麽錢,這引發了美英多年的口水戰,後來他們從中國進口的貿易清單也遭到了同樣的口水仗。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在《中國皇後號》的書寫中,還依稀透露著這種200多年後焦慮。

這其實這是不同的結算方式,也有英國和美國對貿易的不同認識有關。茶葉是“皇後號”最大的單子,700箱武夷茶,360磅/箱,價值60美元/箱,共42000美元;100箱春熙茶,320磅/箱,價值300美元/箱,共30000美元。20000塊本色棉布[5],0.5美元/塊,共10000美元,黃金和絲綢共276000美元,瓷器25000美元,其他還有珠茶、僧茶、象牙與茶具。

一開始,美國人為了節省首次貿易國的貢費,說自己和英國一樣,來自印度,但1784年11月,一艘英國商船鳴炮致敬的時候,不小心炸死了一個中國人,中國要求交出大班來問詢,同時對“紅毛鬼”(英國)的船隻限製離港。被歸結在英國港腳船名下的“皇後號”自然受到牽連,不能離開,美國人隻要請求法國人幫助,去向中國人申明自己來自一個新國家,身份也就變成滿大人口中的“花旗鬼”。

1785年5月15日,滿載中國貨物的“中國皇後號”回到紐約。美國報紙對“皇後號”的報道延續了2個月,各種充滿希望的評論與讚賞成為美國人的主要談資。“皇後號”拉動了中國熱,也鼓勵了許多冒險者到中國去淘金。1890年代後,美國迅速成為英國之後的第二大對華貿易國。

但對那些“皇後號”上首航的人來說,卻不那麽容易,他們憂心忡忡,西洋參沒有達到預期銷售價格、利益分配的問題,還有最初投資者丹尼爾·帕克卷走的2300美元漏洞要怎麽填補?而且,因為複雜的債務問題,這艘船要不要多久,就會易主。

夾雜在報紙上的廣告卻是欣欣向榮,“熙春茶”、“小種茶”、“鬆蘿茶”、“武夷茶”、“瓷器”、“絲綢”、“茶具”、“棉布”……中國製造全麵發力,銷售形式也各有不同,“數等上等熙春茶,論箱賣”,“小套件,成套出售”,有些廣告語很有意思,比如“兩個非常古怪的小茶盒”[6]。購買者中,當然少不了捧場的總統華盛頓,他買了一些瓷器。

根據股東商定後的最終分配方案,“皇後號”運回美國的貨物總價值為75666.5美元,翻一番後為153133美元,返航以來沿途出售了6250美元,減去從美國出發的裝備和貨物總值120000美元和貨船公司工資、關稅以及其他意外開支10000美元,那麽“皇後號”最終盈利29383美元。[7]這是一筆可觀的成績單,許多人船的首次貿易都是賠錢的。

中國皇後號在1785年以6250美元的價格出售,1787年被再次出售,之後更名為“埃德加號”,1790年更名為“克萊拉號”,1791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皇後號”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港口被沉入大海,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

“皇後號”帶來的示範效應很大,1785年12月,美國的“實驗”號從紐約出發,前往中國購買茶葉,獲利1.05萬美元。1786年,“土耳其皇後號”從撒冷出發,前往廣州。1787年,“同盟號”從費城出發,前往廣州,他們帶回的茶葉最終獲利50萬美元。同年出發的還有波士頓的“哥倫比亞號”,這艘船完成了美國首次環繞地球之旅。從1784-1790年,來到中國的船隻有14艘[8]。

在美國各地也出現了許多以Canton(廣州)命名的城鎮或鄉村,1789年,馬薩諸塞州東部諸福克縣有一個地方被命名為廣州鎮;而俄亥俄州東北部的廣州市,則是美國最大的“廣州”。

美國對華貿易,催生了美國首批百萬富翁阿斯托(JohnJacobAstor)和伊利亞斯·德比,他們都是在“皇後號”商貿成功後,很快來到中國做貿易。投資“皇後號”的羅伯特·摩裏斯更不說了,他是最先嚐到甜頭的,美國的最先富起的人,發跡都與中國貿易相關。中國不僅是美國第一個外貿國家,成功幫助美國擺脫經濟封鎖,還幫美國人走出了財政困境,走上了富裕之路。[9]

阿斯托發跡史當然離不開皮毛和茶葉,1800年,他就往來紐約和廣州,他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毛皮、人參換取中國的茶與絲綢,一次盈利就高達5.5萬美元,到1847年阿斯托的財富突破2000萬美元。後來他轉投地產、銀行。其後裔大都是銀行家、房地產商或旅館大老板。

阿斯托被評為全球1000年來最富裕50人之一,他創建的酒店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約曼哈頓公園大道聞名世界的華爾道夫·阿斯托裏亞大飯店(Waldorf Astoria Hotel)就是其後被經營的。

李鴻章訪問美國的時候,就是住他的飯店,現在飯店李鴻章的照片都掛載那裏,牆上寫著:“中國總督,李鴻章,1896年停留。”

美國商人能迅速在中國站穩腳跟,與美國對華貿易的保護措施離不開關係。

獨立後的美國政府支持商人對華貿易,提供許多優惠政策。1789年,首次頒布的“關稅法令”,就有著濃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1791年,國會規定,外國船隻進口中國貨物每噸收取0.46美元的關稅,而美國的船隻隻需要0.125美元,同時茶葉獲得最大的優惠,茶葉關稅可以延期兩年繳納。1830年,政府再次降低茶葉關稅,而到了1832年,政府居然豁免了美國從東亞運回的茶葉關稅。這些都為茶葉貿易中,美國趕上英國的步伐作了了充足的準備。

另一個方麵,就像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裏說的,美國人很懂規矩。

美國人又是另外一種情形。他們為了貿易的目的,並使一切都服從於那個目的,他們才以“自由貿易”者的身份,闖進了壟斷的世界。一個沒有封建曆史的年輕的民族,他們自己的刑法,比東方或西方的其他民族都柔和;但是到了中國,他們卻采取了在德蘭諾瓦審判中所宣布的立場--“當我們在你們的領海內,我們理應服從你們的法律;即使它們永遠是這樣的不公正,我們也不能反對它們。

據格林和山茂召日記所吐露,在中國講中國規矩很有必要,我們來做生意,不是幹別的。林則徐禁煙的時候,美國商人也積極地配合行動。在中國官員眼裏,美商確實很“恭順[10]”。

喬納森·戈爾茨坦描述的拉蒂默家庭景象會讓人吃驚,中國廣州港的牆畫占據了這個美國人的家庭牆壁,瓷茶杯、茶杯碟、茶壺……茶幾、茶罐,每一樣東西都有著廣州或南京的合金,甚至連餐具的擱板上,都是中國的小溪垂釣景觀,這與富裕有關,也有著美國人那種會意的自豪感,看看,我也可以過著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所能過的生活。19世紀初期,波斯頓和賽倫的住宅陳設,大約有1/5是從中國運來的,在費城,即便的普通人家,也有瓷器和茶葉。[11]

1771年,查爾斯·湯姆森在《美國哲學學會會報》上說,中國就是美國學習的榜樣,“引進古老的東方世界一些國家的物產,特別是中國物產,我們這個國家將可獲得所期望的空前進展。我們如能有幸而引進中國的工業、生活藝術、進步的管理,以及當地的種植物,美國終將有一天會成為像中國那樣人口興旺的國家。”湯姆森看好茶瓷絲在美國的前景,也論證了費城與北京相似的氣候,當時美國已經從中國引進了稻米、高粱和豌豆。[12]

現在的共識是,要不是因為有鴉片戰爭,中美之間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美國應為中國在鴉片戰爭的表現,從而開始對中國輕視,而中國,也因為美國輸入鴉片,帶有仇恨情緒。

如果貿易中,沒有鴉片,隻有茶,會有多麽不同。

1777年,美國正在和英國打仗,有人在樹林的地窖裏發現了一些藏茶,當即寫信給華盛頓怎麽處置這些茶葉,華盛頓本人也是一位飲茶愛好者,他回信時寫到,“將它運到司令部來給軍隊用”,這些貴重的茶葉將按軍職人員的級別予以分配。

當初隨行到中國的大班山茂召才29歲,1786年被任命為美國駐廣州領事。他所寫的日記,是研究中美貿易很不錯的文獻。山茂召在“皇後號”首航之後,三次來到中國,根據他的觀察,他建議美國人主要從事茶葉貿易,“美國人不能沒有茶葉,而且茶葉的消費必將隨著國內人口的增長而增”[13]。

山茂召少校日記

山茂召少校日記

山茂召對茶葉的近距離觀察,是美國商人了解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通道。1788年,他在日記中說,按最保守的計算,除中國武夷茶外,其餘各種茶葉的價格平均上漲了40%。茶葉的需求量如此巨大,以至中國人幾乎不知道該要價多少。如果搶購茶葉的狂潮持續一年,說不定茶葉價格還會翻一番。這其實為我們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了很直觀的數據,美國加入茶葉貿易後,茶價確實每年都有上漲的趨勢,東印度公司對此非常懊惱。

美國人與中國做生意有什麽優勢呢?山茂召說,我們有人參。

當時美國步履蹣跚,缺錢少銀,山茂召也提供了解決方案,就是用中國人需求的西洋參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用人參去換茶葉或其他東西,中國老百姓也願意幹。法國人最先從北美加拿大的報告中得知那裏有人參,他們又從傳教士那裏獲悉人參是中國的至寶,最先販賣到中過的許多法國人都賺了盆滿缽滿。

我們其實可以回顧下可以作一般等價物的物品,茶葉、鴉片和人參。中國有茶葉,茶葉價格是中國定的,以此作為參照,許多人用茶葉來換取國外的其他的東西。一開始與貿易的英國人,並沒有可以那裏做等價物的,隻有鴉片輸入之後,消費群體大規模增長的情況下,鴉片才扮演了等價物的角色,尤其是等印度茶、日本茶崛起後,茶葉的等價物作用在沿海就消失了。美國人的人參,也是他們獨一無二的珍稀品,恰好又趕上中國的大量需求,所有像茶葉一樣,也作為一般等價物使用。

人參像座金礦,給美國商人注入了信心,當時美國一些科學家還準備研究人工培植的問題,但多次試驗後,不得不放棄。

1787年來華的美國船有5艘來到廣州,他們隻帶了很少的錢,大部分貨物裝載的都是人參,那年人參價格大漲,從130美元漲到200美元,這讓他們大賺了一筆,按照山茂召對市場的估計,在最後一條船離開之前還可能再升20%到30%。隨著人參價格的一路攀高,山茂召建議美國應該限製其他國家到美收購人參,隻允許美國船隻直接送往中國。當然,他也注意到了鴉片貿易,他說澳門總督一年能收到4萬美元的好處費,這幾乎是他們一艘船所能賺的錢。

美國另一個大富翁約翰·顧盛,就是依靠鴉片走私在廣州賺了大錢,1803年,他孤身前來廣州的時候,開始還規矩做著茶葉、人參貿易,後來看鴉片有利可圖,遂加入到走私大軍。在華30後,賺了60多萬美元回到美國。

1750年,就有費城商人想去中國做生意,但受到英國人的打壓便取消年頭。1721年,美國就普遍飲用茶,1781年,美國人的每天至少印茶2次。來自英國海關的報告稱,從1750到1774年,美國人消費了大量的茶葉,有120萬磅之眾。茶葉消費者每年都有增長,1830年代,美國人的人均消費茶到0.54磅,1840年代,到0.99磅,1850年代,增長到1.21磅,19世紀末達到1.34磅。[14]

美國中國皇後號帆船紀念幣

美國“中國皇後號”帆船紀念幣

從1785年到1895年,茶葉是中美貿易中最大宗的買賣。1784年,“皇後號”不過是運了3000多擔茶葉,到到1799年,數量增加了10倍,到33769擔。而到19世紀後,更是有顯著增長,1833年高達10萬擔,1836年又翻了一番,達20萬擔[15]。此後幾十年中,美國從中國輸出的茶葉比重都超過總貨物的60%以上,有些時候達到90%。

美國人一開始並沒有像東印度公司這樣的可以壟斷貿易的公司,他們都是以自由貿易身份介入到茶行業,馬士認為這是美國商人的優勢[16]。東印度公司的種種弊端,讓它在1834年解體,高度壟斷的時代結束了?其實沒有。五口通商後,隨著貿易的發展,美國散商成堆的貿易局麵也被打破,美國的洋行逐漸在外貿中發揮壟斷作用,漢口的慎昌和美時洋行,上海的惠利和協隆洋行,合稱四大洋行,幾乎壟斷了中美所有的茶葉貿易。一般的外國散商和華商都無法介入。

中國出口的茶類中,綠茶在美國貿易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印度紅茶基本不會對中國茶市構成威脅,但日本人在1860年代,從中國學會了綠茶製作技術,確切地說是如何讓綠茶更加保質,不易黴變的技術後,也加大了綠茶的出口貿易。

1885年日本首次使用揉茶機,由此進入機器化製茶時代,日本控製下的台灣也建立了大工廠,製茶產量迅速提高。19世紀中後期,中國又陷入各種內亂與外患事件,茶稅負重,加之沒有人經營管理的情況,中國綠茶質量下滑,這些種種,導致中國對美國綠茶出口量直線下滑,到辛亥革命後,茶葉出口隻占到美國茶葉進口量的8%多一點,之後更難以突破“破十”大關。

清末引進的日本揉茶機

清末引進的日本揉茶機

日本、印度,再加上錫蘭與爪哇的茶,構成了20世紀初期衝擊美國中茶市場的生力軍。英國人沒有放棄美國這個表兄弟,他們極力向美國推銷自己的規模化茶葉,在包裝上做足了功夫。“無論至美國何處,皆可於雜貨店購得同號同種之茶,購取既便,飲之成癖”。這種形式,中國茶業還沒有思考過,為了品飲方便還不是一種潮流,英國人的意識太超前。他們做的小罐茶,一罐一磅,買賣和飲用都很方便,當時中國的《農商公報》說,這種方式改變了茶葉的品飲形態,“美人之嗜好逐漸更變”,最終專愛“裝於小罐中之茶味矣”。1904年,美國人發明了袋泡茶之後,中國茶也成為了美國人口中的老古董,“中國茶三字已為稽古之字”。

雖然現在美國還是中國茶葉出口的第二大國,但其消費茶葉人群的比例大不如前。市場調查公司明特爾(Mintel)公布的數據說:2009年全球茶市場規模預計在566億美元左右,而美國國內茶葉市場規模隻有52億美元,所占比例占隻有9%,從人均茶消費來看,亞洲地區最高,人均每年消費在730杯,而美國隻有人均每年消費隻有157杯。但美國茶葉進口的比例在擴大,2007年進口額為30.99千萬美金,同比增長2.81千萬美金,漲幅9.97%。2010年,美國茶葉進口量達到12.7萬噸。阿根廷茶葉占美國市場的老大,中國依舊是第二位。

美國人的飲茶習慣確實被英國人改變了,進入美國市場的茶葉形態,主要是散裝、袋裝和即飲類,他們把茶葉當作了可樂,他們茶水裏加冰塊,不願衝泡茶葉、倒茶渣,甚至就連茶葉也不願意,故速溶茶占據了很高的比例。

茶葉在美國上升的勢頭讓可口王國受到了威脅,現在市場,消費者可以隨處買到可口可樂和雀巢聯手推出nestea冰茶,百事可樂和聯合利華聯手推立頓liptons冰茶。

美國茶葉協會2011年歡呼道,昔年的“茶葉黨”,終於在2009年又回來了。“茶”在複蘇,“美國有3000多個專業茶室和數量不斷增加,幾乎所有的高檔酒店提供下午茶服務”,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個健康飲料。

[1]這個有不同翻譯,有“折抵稅條例”,也有“折抵法案”,有些甚至翻譯成“減刑法”。這個法案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茶葉走私,“抵代法”頒布後,又出台了“窗口稅”,來抵補茶葉稅的損失。

[2]1780—1784年,共55590擔,1785-1789年,上升到138417擔。

[3]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國皇後號[M].廣州日報譯.廣州:廣州出版社,2006:3

[4]梁碧瑩.論早期中美貿易的特點[J].史學月刊.1985(5)

[5]南京布。

[6]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國皇後號[M].廣州日報譯.廣州:廣州出版社,2006:228

[7]菲利普·查德威克·福斯特·史密斯.中國皇後號[M].廣州日報譯.廣州:廣州出版社,2006:238

[8]蘇寧.早期中美茶葉貿易的啟示[J].福建茶葉.2001(4)

[9]梁碧瑩.美國商船“中國皇後”號首航廣州的曆史背景及其影響[J].學術研究.1985(2)

[10]邁克爾·亨特.中國人探索美國,1784-1879[A].中外關係史學會.中外關係史譯叢[C],第3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56

[11]喬納森·戈爾茨.費城與中國貿易,1682-1846[A].中外關係史學會.中外關係史譯叢[C],第4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250

[12]喬納森·戈爾茨.費城與中國貿易,1682-1846[A].中外關係史學會.中外關係史譯叢[C],第4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254

[13]梁碧瑩.再現中美貿易肇始期的《山茂召日記》[J].世界曆史.2001(5)

[14]烏克斯.茶葉全書[M].儂佳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15]鄒明德.鴉片戰爭前的中美貿易[A].汪熙主編中美關係論叢[C].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1985:107

[16]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M,]第1卷.張文匯等譯.北京:三聯書店,1957:99-100

所有跟帖: 

與對國際關係分析愛搞搞“道德”綁架的朋友共勉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09:27

這個觀點新得像胡說八道。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14:01

那一段曆史是真實的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17:49

我沒太看懂,但是我知道的是法國,當之無愧第一助幫的國家。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30:28

是的,法國幫助美國建國,但建國後美國仍麵對英國的貿易打壓和技術封鎖,美國人在東方找到了突破口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41:44

戰後荷蘭金融支持我們最多,還有自身的努力。感謝中國,定有幫助,但不及歐洲朋友。更多的是開始了中美兩國貿易。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20:00:35

one thing 日本一直美國債最多,什麽時候中國大陸最多的?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18:14

您太年輕了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21:00

“更不好意思說,中國現在還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是說現在嗎?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27:41

這文章發表的當時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28:50

I see.200年前我不沒不好說,但是我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我認為中國對美國和世界走出危機很大幫助。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34:38

是的, 中美本該合作建設世界,中無意取代美,但美國這20年領導層貪腐自大好戰,把國家帶入深淵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39:45

是你的領導人告訴你真心話中無意取代美?那發展那麽多武器處處對準美國的武器對付誰?中文古話防患於未果,彼此彼此。 -青雨紫煙- 給 青雨紫煙 發送悄悄話 青雨紫煙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44:34

農夫和蛇合作? -hellomm- 給 hellomm 發送悄悄話 hellom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55:22

是您的祖國和您的新國家合作 -StewartPlatform- 給 StewartPlatform 發送悄悄話 StewartPlatfor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20:04:33

農夫和蛇? -hellomm- 給 hellomm 發送悄悄話 hellomm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25 postreply 05:23:45

as fake as a three-dollar bill -internuts- 給 internuts 發送悄悄話 internut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5 postreply 19:19:3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