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頭一棒,川普麵臨嚴重內外夾擊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12月1日起將擴大稀土出口管製,管製範圍包括全球任何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產品、設備等,都需取得北京許可,美國10日立即宣布將對中國加征100%關稅反製。
對此,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在網絡節目《廣角國際》表示,中美之間已進入到“卡脖子大戰”,美國祭出芯片管製和關稅政策,中國則回敬稀土出口和大豆進口限製。農民為美國總統川普的重要選票來源,因此川普現在麵臨嚴重的內外夾擊。
楊永明指出,美國2018年開啟對中國科技戰,起初確實讓中國措手不及,影響巨大。不過現在中國已在許多層麵有了技術突破和自主,甚至在成熟芯片已具有主導優勢,掌握先進製程也隻是時間問題。美國現也已了解情勢,但在過去這段期間仍不斷對中國下重手,甚至對海外子公司進行常備管轄的管製。
美國現在已不是在進行管製攻擊,而是在自保防衛,川普政府要求台積電赴美投資,將50%產能移到美國,就是希望在中美的芯片競爭中,至少保有自己的芯片製造供應鏈。
楊永明表示,中國目前的稀土出口管製,隻要在14奈米以上一定會嚴格審批,甚至對軍事相關,基本不同意,對美國軍工、AI產業產生嚴重衝擊。而中國的大豆進口管製卡到美國農業出口的大脖子,因為美國將近5到6成大豆為出口,其中70%銷往中國,從6月開始中國暫停進口美國大豆,現在川普隻好用補貼的方式安撫農民。
楊永明說明,中國9日下午公告將釹、鏑、銩、銪和鏷5種新稀土元素,以及數十件稀土加工設備列入出口管製,而涉及超硬材料、鋰電池、人造石墨烯的負極材料都列入管製。因此中國不隻在中美貿易談判增加了重磅籌碼,也在未來中美科技競爭中,設下卡脖子的關卡。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因稀土具有軍民兩用屬性,故對其實施出口管製,此為國際通行做法。為此中國政府依法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管製,目的是為了維護更好的國家安全與利益。在中美科技戰的框架內,當美國禁止本土科技產品技術出口中國時,中國卻出口稀土,讓美國不斷研發精進產品和技術,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安全與利益。
楊永明直言,川普要一直維持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但當他發現實際上對全局無法完全掌控時,失落感非常嚴重,隻好使用更多的威脅口吻、關稅製裁,但最後恐怕都反擊到美國自己的經濟。而川普也表示,將在11月1日同步推出關鍵軟體的出口限製,這一項措施至關重要,可以捍衛美國的國家安全,因此接下來中美雙方的卡脖子戰將進入到很深刻的層麵。
楊永明表示,稀土不隻影響軍工產業,在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高精密的產品,中國已經布局了2、30年,隨著越來越多高精密的產品出現,對於稀土礦產的需求便越高,中國早就意識到稀土重要性,花費數十年進行稀土開采、加工和製程。美國現在進行許多投資,希望能取代中國在稀土製程方麵的先進技術,而中國此次管製範圍包括所有關於製程的數據,布局相當全麵。中國此舉不隻是要獲取美國關稅談判的籌碼,而是希望在未來的工業製造、科技發展上,中國能具有主導權。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12月1日起將擴大稀土出口管製,全球任何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產品都需取得北京許可。(資料照,美聯社)
楊永明認為,目前中美雙方的作為,馬上會演變為中美之間的較量,但不會真的走向和解。美國越來越多的出口管製更顯現出美國在科技戰上麵沒有停手,因此中國更加認清,美國對中采取的科技戰、關稅手段強烈,有意將中國打趴,故隻好回以反擊。
中國可以進行全麵性的稀土管製,便表示已經不畏懼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了,尤其近年中國在芯片層麵已經取得一定的基礎,中國敢進行稀土的全麵性反製,就是經過分析後,認為美國的卡脖子手段已經大概無效了,也根本不在乎關稅稅率,因為受影響的是美國自己的市場。